APP下载

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11-11蒋海晓秦爱丽马鹏涛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链球菌乳牙龋齿

蒋海晓,秦爱丽,马鹏涛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儿童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龋齿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以食欲不振、牙疼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1]。龋齿具有可传播性,可继发为根尖周炎,引发颌骨和牙槽骨炎症,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随着疾病的发展,将形成龋洞,导致牙冠完全被破坏,发展至牙齿丧失[2]。龋齿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龋洞形成,只有通过专业的口腔治疗才能够阻止龋齿的继续发展。研究表明[3],想要彻底解决口腔健康问题仅仅单靠口腔疾病发生后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开展口腔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应积极探讨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以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口腔检查的110名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龋齿分为无龋齿组和龋齿组,无龋齿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85±0.52)岁。龋齿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76±0.48)岁。入选者均未见明显病灶;依从性较好,够配合完成口腔检查;儿童家属知情同意。排除近半年内涂抹过氟化物、抗生素治疗者;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

1.2 方法

儿童入院后由口腔科医生行专业口腔检查,让儿童平躺在口腔检查床上,充足光源下,采用问、探、视方式,用平面口镜和5号针检查所有乳牙。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对儿童性别、断奶月龄、睡前是否刷牙、年龄、牙龈指数、是否吃零食、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进行调查,问卷由儿童母亲逐项填写。其中牙龈指数评分按照牙龈健康、牙龈轻度炎症、牙龈中度炎症、牙龈重度炎症分别计0、1、2、3分,牙龈指数=受检牙计分总和/受检数;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采用嚼蜡法采集刺激性唾液于无菌痰杯中,检测前1 h所有患儿均未进食,置入选择培养基中孵育,观察菌落密集程度,0度:<107 CFU/L,代表无链球菌;1度:107~108 CFU/L,2度:>108 CFU/L;3度:>109 CFU/L,1~3度代表有链球菌。

1.3 观察指标

分析研究对象性别、断奶月龄、年龄、睡前是否刷牙、是否吃零食、牙龈指数、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龋齿发病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龋齿发病单因素分析

两组性别、断奶月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睡前不刷牙、吃零食、牙龈指数、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龋齿发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8岁、睡前不刷牙、吃零食、牙龈指数1~3、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均是造成龋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龋齿发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龋齿是儿童时期高发疾病,且此阶段龋坏程度最为严重,会导致咀嚼困难,增加胃部负担,易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发生胃部疾病,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4-5]。贾松菠[6]等研究显示,青岛市内4~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达39.58%。覃悦[7]等研究显示,新疆乌鲁木齐7区1县儿童龋齿患病率达59.20%。本研究中,110名儿童中有45名发生龋齿,龋齿发生率为40.91%,与我国部分地区类似。儿童龋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生理特点而言,儿童乳牙矿程度较低,受到产酸细菌,如变异链球菌,易导致脱矿龋坏。但儿童年龄较小,发生龋齿后不能独立进行专业的口腔治疗,故儿童口腔保健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公众卫生问题。

儿童龋齿的重点在于防治,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控制龋齿的发病率。本研究通过对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龋齿发病多发于3~8岁、睡前不刷牙、牙龈指数1~3、吃零食、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的儿童,亦是龋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儿童牙体内硬组织较薄,易发生脱矿,加上儿童喜食各种零食,尤其是糖量含量较高的食物,且大多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睡前不刷牙,导致细菌大量滋生,进而发生龋齿。提示儿童家长应合理显显著零食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降低龋齿发生率。加强对儿童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建议家长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刷牙,并配合使用含氟牙膏,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保证刷牙的有效性。年龄和牙龈指数也是龋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与年龄越大进食越多,牙齿损伤程度越大,口腔内细菌越多。变形链球是龋齿的主要致病菌,其代谢会产生酸性物质,诱发龋齿。乳牙在幼儿期开始萌出,微生物可滞留在乳牙处,变形链球大量定植。龋齿危害极大,不但影响咀嚼功能和恒牙的萌出,还会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8]。因此,应避免儿童进食过多含糖的食物,饭后正确刷牙,漱口,避免乳牙系统破坏,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儿童龋病与年龄3~8岁、睡前不刷牙、吃零食、牙龈指数1~3、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均为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儿童口腔保健,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龋齿的发生。

猜你喜欢

链球菌乳牙龋齿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乳牙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童年
海豚链球菌LAMP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预防龋齿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