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一夜晚在同一片海洋漂流
——读周百义散文集《岁月绵长》

2021-11-11樊希安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6期

◆樊希安

周百义和我是出版同行,亦是交往颇深的好友。他把散文集《岁月绵长》赠予我时叮咛我看集中的《海上漂流记》。20年前和他同在一片海洋上遇险的经历被他记下,因为这次经历我们更加熟稔。又因为我们“书海泛舟”,有太多的相同经历,所以他说“我们是在一条船上啊!”

他的散文集《岁月绵长》有着炽热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美好的意境,我曾即兴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为“我有六同堪与比,唯有才华不如君”。他的散文感染力极强,读后我兴奋不已。

首先是周百义的散文文学性强,文字优美耐读。这一特点在第一辑《乡情》中显现得尤为突出。《乡居岁月》中“插秧时节”有这样一段描写:“碰到下雨的时节,插秧也是不能停下的。湾子里的农民早就提醒我,买来了竹编的斗笠和棕毛编织的蓑衣。一田红男绿女,细雨丝丝,绿秧如织,偶尔一两只白鹭降落在田间的一角。唐人张志和在《渔歌子》里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大约也就是这种情景。”在《打场》中写道:“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走一步,喝一口,我问月亮买酒不买酒。孩子的童谣声溅湿了月光,也溅湿了我儿时的记忆。几年前,我还在余子店镇上的街头,与伙伴们玩这样的游戏,现在,我已经下乡当了一年多的农民。”“新鲜的稻草气息很浓,青草甘甜的味儿刺激着我的鼻翼,从南边庄家山上吹来的夜风,从山冈上无声地掠过,抚摸着我年轻裸露的身体。……月光渐渐地淡了下去。木梓花的香味儿和着夜露不知何时浸入了我疲惫的梦中。这年,我17岁。”对景物的描写,百义赋予它们文学的色彩。他和三个小伙伴相约去家乡附近的金刚台“挖药”,“路边是一条布满鹅卵石的季节河。夏天暴雨后,当金刚台千沟万壑的山水涌下来时,洪水会占领整个河床,轰轰隆隆,一河的苍黄,像个醉汉,东闯西撞;雨过后,河水就渐渐地瘦下去,腰身慢慢地瘦得窈窕,不露形迹地在大大小小的石头缝里钻来钻去。有落差处,石激水响,潺潺湲湲,煞如琴鸣;河水清纯,清到见三五游鱼,白嘴红腮,翕动自如,待到平坦处,河水才露出脸,丢下一面两面镜子似的水潭,把山光水影收揽怀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锯齿般的山峰,一座座刺向泛着鱼肚白的天空,再是头顶上方裸露的山岩,赭红色的岩壁上挂着银色的瀑布。脚下是幽深的山谷,谷中是满眼的绿色;那是经过一个春天滋养后的绿,厚重的深绿浓艳欲滴。构成这种色调的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互相攀附在一起,争夺每一处向上的空间。山高,花迟,有花儿从浓绿中绽出,张扬着生命的璀璨。但毕竟此时已不是春天,花儿万般努力也只能是配角。山间清晨最热闹的是各种鸟儿的叫声,短促的,拉长声调的,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每一只鸟儿都不甘寂寞,比赛一般,在林间醉人的空气中互相倾吐彼此的激情。”这样优美的文字在集子中俯拾皆是,读之怎能不心旷神怡,继而为作者生动、典雅、简约的文学语言赞叹呢!百义散文的文学性,不仅体现在文字表述上,而且体现在细节的安排上。《京剧票友四叔》一文结尾写道:“四叔出殡时,灵车刚启动,四婶从屋里追出来,递上一把京胡,说:‘老周喜欢这个,让他带上,免得在那里寂寞。’”而另一篇记叙学者阳海清的散文应归属学术散文一类,开头却很奇妙:“他一头撞在玻璃门上,‘嘭’的一声,顿时,头晕目眩。”很是引人入胜。所有这些都展示了百义的文学情怀和文学功底,他的散文是作家笔下的散文,他大半辈子从事出版工作,但他的人生是以作家为底色的。能写出这么优美文字的散文,并和许多作家成为朋友,组到他们的作品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且许多作者、许多作品因此而斐声海内外。如果说出版是他最喜欢的职业,那文学就始终是他的“梦中情人”了。这种爱,这种情,是深入骨髓的,一有机会就会呈现出来,想挡也挡不住,自然地就顺着笔管流淌出来了。

其次,百义的散文还具有思想的深邃性,读后让人掩卷沉思。假如说文字是形式,那思想就是隐藏在文字后的“灵魂”。文学性展示文字的亮度,思想性展示文字的深度,好散文都是形神兼备的。当然,散文的类别不同,表现出的样貌也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没有思想,或说思想干枯的散文,如同塑料花朵一样,是吸引不了人们驻足观赏的,即使被吸引过来,也会失望而去。百义的散文是有思想的,是要告诉读者些什么的,有直言的,有隐喻的,有让读者感悟的。无论以怎样的方式,都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而且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在《打柴火》中,他对“大办钢铁”时,表达了“斧钺之下,莽莽森林变成了濯濯荒山”的惋惜。在《西湖歌舞永不休》中,他道出了对盛世奢华背后的隐忧。他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鹦鹉洲》中写道:“即使曹操能够消灭祢衡的肉体,但他能够消灭存活在时间长河中的浩然正气吗?”在《域外撷英》中,他写下这样的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当有自己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不是法律,而是靠黑格尔所说的,是自省,道德的力量。这种价值判断,有时比严苛的法律还要有力。如何形成这种民族的共识,不是通过说教,或者通过权威强加给人民,而是要靠人民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写游记,他也触景生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圣彼得堡被称为“北方威尼斯”,这里有众多的河流和桥梁,面对彼得大帝当年规划和建设的城市,百义感慨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崛起,只有与世界架起更多的桥梁,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辽阔,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顽强。”

茁壮的思想是思考得来的,也是从苦难中得来的。一个人受的磨难愈多,才会勤于思考,长于思考。百义在同辈人中受到的磨难之深,一般人是难以想像的。他的祖上曾有辉煌的过往:先祖父子四人在清嘉庆年间同朝为官。父亲是嘉庆六年的进士,大儿子是嘉庆十四年的进士,二儿子、三儿子同在嘉庆二十四年中了进士。父亲官至顺天府尹,大儿子官至直隶布政使,二儿子官至浙江按察使,三儿子官最大,做到体仁阁大学士。周百义曾随当小学教师的母亲下放到当地一个生产队务农。他在乡下认认真真当了五年农民,除了生产队的一应农活,还学会了养蜜蜂、榨油、当挑夫,五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让他饱尝了农民的艰辛。后来在母亲的努力下,他以下乡知识青年的身份,在一所农村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百义说:但那些日子夜空中闪烁的星光,一直照耀着我后来的岁月。他借用京剧《红灯记》李玉和与母亲临别时曾经说过的“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这句话,来表达他对这段生活给予的“馈赠”。这段生活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使他有了一双敏锐观察社会的眼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苦难成就了辉煌,“卑贱者最聪明”,这句话用在百义身上是恰当的。百义发表的文章表达真情实感,是有自己见解的。敢讲真话,是敢于追求真理的一种表现。我的恩师、著名诗人、学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说过: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是真话。敢讲真话,就表明了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我对百义追求真理的执着态度,表示由衷地欣赏。

第三,百义的散文还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斑斓样貌,显示了他多方面的才能和熟练掌握散文表现技巧的匠心。散文有多种样式,有抒情散文,有叙事散文,有议论散文,类别不同,要求也不同。但百义能熟练掌握各种样式,或把几种形式巧妙结合,写出的散文让人耐读爱读,又增长不少知识和学问。第一辑《乡情》、第二辑《亲情》和第三辑《他乡是故乡》,应是传统意义的散文,第四辑《履痕处处》、第五辑《域外探影》则是游记式散文,记录游历中的所见所思所想。第六辑《书人书感》却是重在写人,写他和一些作家的交往,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百义在写作中,游刃有余,处理得恰到好处,也颇见功力。因为从事出版工作的便利,我们这些出版人外出开会多,出国考察多,接触作者多。百义去过的一些地方,如国内新疆的喀纳斯、黑龙江的镜泊湖、福建厦门的鼓浪屿等,国外如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美国的华盛顿等,我也履痕所及。百义交往过的一些作者,我也大都认识并交往过,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周大新等,这些地方这些人,在百义笔下都得到很好展现,写得活灵活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百义的几篇学术散文,也值得关注,如《大别山在哪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鹦鹉洲》等,立论扎实,持之有据,所用材料经过认真考证,读之使人多获补益。

百义对散文这种体裁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认为:散文应当是心灵的放飞,目光所及,兴之所至,雪泥鸿爪,断简残篇,皆可为文。但这文一定要用心、用情、用文火炖出来。这个文字要让人读出音乐的节奏,看到自然的色彩与光线,听到鸟鸣啾啾,泉水潺潺。散文可叙事,但不能漫无边际,毫无节制;可抒情,但不能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可说理,但不能枯燥无味板起面孔。散文可长则长,可短则短。长可江河万里,沿途风光旖旎;短则景观微缩,毛发毕现。他自己在写作中努力践行这种美学追求,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现在虽已退休,但壮心犹存。他自言:我的年龄犹如一道正在下行的抛物线,但求知的欲望与写作的冲动,还如年轻时那般“欣欣向荣”。曹操有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百义并不算老,有他这般的豪情,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多的佳作贡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