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11-10罗玉婷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罗玉婷

【摘要】目的:研究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 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 ICU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建立人工气道来进行治疗,为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采取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并于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措施达到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13例、12例、0例,满意度100%,反观对照组分别为12例、11例、2例,满意度为92%,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 ICU人工气道建立患者应用气道管控措施具有更高的针对性、科学性,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ICU;人工气道建立;气道管控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22

前言

人工气道是 ICU中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且对护理质量的规范性也更高,必须要重视尽可能地的缩短置管时间,以此来降低风险性。本次实验中,便重点围绕对 ICU气道建立患者应用气道管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 年12月,均为ICU内患者,共50例,均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呼吸系统疾病,经临床诊断,患者符合该实验入组标准,精神意识清晰可无障碍交流;除本身病症外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精神病史,家属已签署同意书。入组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13∶12,年龄在50~85岁间,平均年龄(65.36±3.34)岁;观察组中包括有15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63.98±4.12)岁。对比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于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密切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注重操作规范性、流程性。(1)病情护理:气道建立是ICU中的常用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控患者呼吸体征,定时做好记录,而且在给氧时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不利于護理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气道湿化处理,一般可使用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主动湿化即加热湿化器进行主动加温加湿,被动湿化即通过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来进行的。(2)环境护理:良好的环境护理对提高护理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地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如有针对性的调整温度、湿度,帮助患者清洁口腔、身体,且在该过程中要重视操作的规范性、无菌性。(3)吸痰护理:人工气道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容易出现痰液过多而阻塞呼吸道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吸痰护理,帮助患者快速排出痰液,保障呼吸道通畅[2]。

观察组需在以上基础上增加气道管控措施。(1)提升舒适性:护理人员要注重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如对于气道湿化方面,主动湿化时建议湿度水平在33--44mgH2O/L之间,Y型接头处气体温度在34~41℃之间,相对湿度达100%,被动湿化时建议热湿交换器提供的吸入气湿度至少达到30mgH2O/L。(2)呼吸道通畅的保障:对于患者来说,舒适的通畅至关重要,在建立人工气道前,要综合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症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呼吸道护理计划,以此来更大程度的降低呼吸道阻塞风险发生率。(3)健康宣教:许多患者在ICU护理中会有较大的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于未知的恐惧。护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适当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向其讲解有关所患病症的健康知识、康复案例、治疗方法的优势等,以此来循序渐进地缓解其心理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预后效果分析

由表1来看,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ICU为呼吸疾病强化监护病房,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对患者的监护力度非常高,而且ICU患者病症情况复杂多样,风险性非常高,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3]。本次实验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气道管控护理措施,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来看,在其帮助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再如表2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通过本次对照实验分析可见,对ICU人工气道建立患者应用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安全性,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肖珊珊,宋婷.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01):176-177.

[2]邵丽丽,张艳,施金梅,朱敏,丁嘉敏.闭环管理模式在呼吸监护人工气道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23-26.

[3]阿依古力·乌斯曼,努尔古丽·阿西木.对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老年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19.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