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生为本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2021-11-10俞夏敏
摘要:在进行初中教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紧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与研究,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状态以及心理特点等,并以此通过进行分层教学的方式,来针对不同差异和特点的学生进行初中初学的教学,从而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具实际的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利于数学课堂的整体效果与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在进行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中得以较为充分的发挥,并在其中也要关注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观察以及合理研究,利用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课堂互动中、小组讨论中、以及作业的布置上进行分层,以此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与运用都能够有一个较好的教学,并且也会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能够产生不同的提升。
一、在教学目标中进行分层教学
在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使得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得以高效的开展,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目标中进行分层,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有不同的标准。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在数学上的积极性,以及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学生加以观察,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从而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在更加符合自己能力以及学习需求的范围内,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使其掌握二次根式的基础原则,即根的指数为2,被开方的数为非负数,通过让学生来掌握这两点二次根式的基本概念点,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较为准确的掌握这一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之下正确的认识这一概念,从而使其能够在学习相关性质与运算的过程中更加容易。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则可以让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以及运用理解的更加细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去进行判断与相关计算。通过让学生更为充分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知识有一个较好的学习与掌握。
二、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分层教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互动来进行分层教学,利用不同的问题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与回答。利用基础性的问题来提升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数学兴趣,利用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营造良好的互动分为,利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加强课堂中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通过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分层,使得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对数学进行正确的并且有效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通过课堂互动来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以及其逆定理的证明,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通过对教材中的图形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哪种数量关系?”通过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观察回答,“可以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之和与第三条边的平方相等。”从而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对勾股定理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而教师则可以通过问题:“那么如何对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行证明呢?”以此则可以对基础较强一些的学生进行互动与引导。由此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将简单直观的问题让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强的学生进行回答,通过问题的分层来对整体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
三、在小组讨论中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利用分层教学来推动小组成员中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相互帮助与讨论,从而来让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此既能够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数学的思考中得到提升,也有利于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数学的思维上得到锻炼。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增强小组讨论的效果与质量,并以此也能够较好的提升整个课堂中的学习氛围,提升数学课堂的最终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去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与性质进行思考。利用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对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特点进行观察,通过讨论来让数学较好的学生对较弱的学生进行特点的讲解,使其在学习相关定理与特点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容易。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不同能力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讨论探究“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以及对角线平分”等问题中,也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得到共同的知识提升。
四、在布置作业中进行分层教学
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其能够充分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加以实践来让学生可以良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通过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以良好的完成作业,并适当的添加难度来对学生进行提升,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意识都会得以较好的培养,从而也能够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加强与提升。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对函数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进行函数图像作业的布置,让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针对一次函数将其图像正确的进行体现,并在其能力的范围之内对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与表示方法进行较好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函数知识学习的较好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问题情景来让学生进行一次函数式的思考,并通过对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与图像绘画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通过分段式的一次函数问题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锻炼。以此通过在作业上的分层来提升整体学生的数学能力。
結语: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在教学目标中进行分层,使得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可以良好掌握数学知识;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分层,来加强整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中进行分层,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思考角度;在布置作业中进行分层,让学生得到合理的作业完成与提升。通过观察并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分层教学中得以更加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金素君. 以生为本,寓教于乐——浅谈初中数学有效分层教学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8):44.
[2] 高建和. 以生为本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 考试周刊, 2019(19).
[3] 董长生. 以生为本——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2).
作者简介:
姓名:俞夏敏(1996年5月11日),男,汉族,江西省,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