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艺术院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2021-11-10王天任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

王天任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应运而生,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面对传统课堂教育对思政教育灵活性的桎梏,集理论教學目标、时代发展要求、教学改革创新于一体的互联网教学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可能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

2020年初,教育部提出要加强教师在线授课技术和方法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好教育部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同时要促进学生逐步适应和掌握在线学习模式,增强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吸收和构建知识的能力。[1]互联网教学作为思政课的新载体激活了教学体系,将网络元素注入课程教育,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固定模式,从而在艺术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中彰显其时代价值。

一、互联网教学的理论根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2]艺术院校作为专门为社会输送文艺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专业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教育责任。在新形势下,承担育人使命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的教学原则,“多向联动”的教学转向,创新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文艺人才。

“以人为本”作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要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沿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轴线,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改革的趋向,时代的进步催促着教学模式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对艺术院校的专业性,思政课教学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方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艺术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三全育人”,即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学方案,要从全员育人出发,带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发展。首先,全员育人就是教学要面向所有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面向的对象是所有在籍学生,因此,全员育人是思政课教学的首要原则。其次,全程育人是将教书育人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开始接受教育的开端就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尤其是到了大学阶段,高校专门成立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全程教育。最后,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仅要全员、全程育人,还要坚持全方位育人,弘扬社会主旋律,展现时代特色,推动学生与社会的总体发展。总的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主阵地,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枢纽。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教学媒体的转向。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轴线,不难发现,大数据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思政课必须走出传统课堂的禁锢,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向。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进“多向联动”的教学转向。“多向联动”的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联动,实现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联动。社会的进步催促着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化转向,这种以课堂和互联网相联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单一式教学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二、互联网教学的目标建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依托于课堂教育,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艺术院校的专业性以及文化性的气息,昭示着思政课教学模式愈来愈向着灵活性与创新性地敞开。因此,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建构势在必行。

传统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堂教学的单一性。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授课为主要形式,教师依托于教科书对学生开展教学,学生按照学校安排好的课程表开展学习,由此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书本式授听”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步打消了学生对思想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其次,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艺术院校里的认可度不高,并且作为公共课,大多数学生将其仅仅看作是满足学分的一门课程。长此以往,课堂授课的互动性缺乏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一大难题。最后,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正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思政教育课程无法返回课堂授课,同时,由于疫情的不稳定性,更无法确定授课的时间。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教育部发布通知,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开展线上授课。由此可见,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催促着必须要探索教学模式的新举措。

在新形势下,互联网教学作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于颠覆传统课堂的单一性以及摆脱空间的束缚性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教学本着开放性与共享性的原则,实现了学习平台上的资源共享。与传统课堂不同,学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固定的教学内容,网络平台的知识共享使学生可以接受不同学校和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性。其次,互联网教学以“零接触式”教学模式,在疫情中彰显了社会价值。由于疫情的传播性,互联网教学在这一时期发挥出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优势,在规避接触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保证了疫情中的安全性。最后,互联网教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互动性。基于网络平台的小程序,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或者学校,而是可以与不同的学校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加强其互动性。

基于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与互联网教学的灵活性,做好互联网教学建构中的角色定位是思政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载体,并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要加强创新发展,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文艺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进行自身的角色定位,找到一条适合艺术院校的思政课体系模式。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要坚持多元化,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在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的同时也要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性,将艺术文化注入到思政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其次,要对互联网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定位。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互联网作为一种“虚拟”课堂,无法现时洞悉到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实现思政课的教学延展。同时,基于教师的引导,在互联网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更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调整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节奏,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总的来说,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加速了思政政治教育的理论传播,更好地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的需要,不断地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發展[4],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出新的教学阵地。

三、互联网教学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育过程,改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途径及其教育引导和管理的方式,这些改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5]由此,只有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强大的支撑。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兴起无疑是一种新的机遇。如何树立互联网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是艺术院校亟需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就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6]

艺术院校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同时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课堂,而是要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统一,合理利用互联网教学,拓展教学新领域。在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与灵活性的优势。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教学把艺术专业与思政教育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艺”论“德”的新型思政课教学体系。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使艺术专业和思政课教育结合得以可能,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中的学习软件,让思政课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式。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不仅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学习,思政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增强教学风格的多元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

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兴起对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不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如何规范互联网教学平台是推动教学方向的关键。第一,建构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规范学生的学习秩序。不同于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授课模式,互联网教学不能实时规范课堂秩序,少数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就会对思政课学习懈怠。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能够实时规范学生的学习秩序。第二,完善健全的课程考核方式。作为新兴的教学体系,互联网平台的课程考评系统还有待完善,面对网络的不稳定以及网络系统的临时故障,课程考评可能应接不暇。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建构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考核系统。第三,把握网络传播的政治导向,要严格把控不良信息的传播与渗透,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育人氛围。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络平台,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坚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与利用互联网教学,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化教学模式。

四、结语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艺术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应站在时代的前沿,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拓宽思政教育的教育空间。互联网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新载体,在思政课改革中具有实效性,但仍然处于探索与建构阶段,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在探索新的艺术化教学之路上一往无前,推向思政教育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教党[2020]16号。

[2]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北京,2014年10月15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年2月27日。

[4]赵汉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及新媒体路径的实践探索》,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31页。

[5]张禧,尹君,陈从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7页。

[6]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2019年3月18日。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