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大学生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1-11-08谢国秀苏艳华朱千刘志军
谢国秀 ,苏艳华,朱千,刘志军
(1 遵义医科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贵州 遵义 563099;2 遵义医科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9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性、暴发性很强并且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自2019 年12 月湖北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后的三个月内感染数激增,范围波及全国各省市。疫情给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影响[1]。面对疫情的蔓延,人们容易产生明显的压力反应,进而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2-3]。大学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和变化、情绪反应复杂多变、自我意识从半独立到独立、社会角色过渡的重要阶段[4]。受疫情影响,2020 年初全国各地高校暂缓开学,学生居家隔离,这种长时间的居家状态可能与疫情本身共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本研究拟评估大学生心理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贵州某医科大学在读学生,于2020 年2 月15 日至17 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星”统一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 712 份,有效问卷1 588 份(有效回收率92.75%)。问卷剔除的标准满足下列之一:作答时间少于6 分钟;未通过测谎题目;存在逻辑错误;根据经验判断存在随意填写。在1 588 名调查对象中,男生368 人(23.17%),女生1 220 人(76.83%);最小年龄18 岁,最大年龄27 岁,平均(20.86±1.71)岁。其中大一401 人(25.25%)、大二344 人(21.66%)、大三464 人(29.22%)、大四350(22.04%)、大五29 人(1.83%);农村902 人(56.80%)、乡镇326 人(20.53%)、城市360 人(22.67%);汉族1 119 人(70.47%)、苗族107 人(6.74%)、土家族70 人(4.41%)、布依族65 人(4.09%)、侗族48 人(3.02%)、仡佬族41人(2.58%)、其他民族共计138 人(23.5%)。
2.调查工具。调查工具包含自编问卷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一是自编问卷。其中自编问卷分三部分: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民族、专业、年级、居住地、身高、体重、情感状态及留守经历等);疫情相关因素(居家隔离天数、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与最近确诊病例的距离等);居家相关因素(饮食情况、学习时间等),后两类问题均采用五点式Likert 计分。二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s for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PQEEPH)。该问卷由高延等人于“2003 年非典”期间基于CCMD-3 对神经症的分类和相应诊断标准编制[5]。该问卷共26 个条目,选项分为“没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依次计为0、1、2、3 分。该量表分为5 个因子:抑郁(6 条目)、神经衰弱(6 条目)、恐惧(6 条目)、强迫—焦虑(6 条目)和疑病(2 条目)。总分及因子分越高,表明对应的心理症状越严重。为确保该量表在居家大学生群体中的适应性,对文字稍作修改。为检验该量表的测量学性能,使用AMOS8.0 对PQEEPH 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发现该量表的五因子模型拟合较好(χ2/df=8.85,CFI=0.872,GFI=0.90,RMSEA=0.06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克伦巴赫α 系数为0.89,说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3.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检验、方差分析探讨PQEEPH 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探讨PQEEPH 得分的相关因素。
二、结果
1.大学生PQEEPH 得分情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居家大学生在PQEEPH 各个因子上的均分为:抑郁(1.38±0.49)分、神经衰弱(1.57±0.65)分、恐惧(2.12±0.58)分、强迫—焦虑(1.18±0.34)分、疑病(1.31±0.47)分,可见调查对象的恐惧症状更为明显。为考察大学生PQEEPH 总分及因子分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使用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上述分数在性别、民族、专业、年级、居住地、情感状态及留守经历等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检验。从表1 中可以看出,女生的神经衰弱、恐惧因子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均);大四年级的抑郁和恐惧得分最高(均),大五年级的疑病得分最高();非医学专业的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及总分高于医学小专业和医学专业(均);居住地为乡镇的抑郁得分和总得分高于农村和城市(均);有留守经历的神经衰弱和疑病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均);在民族和情感状态上,各因子及总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均)。
表1 PQEEPH 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1 588)
表1 PQEEPH 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1 588)
注:(1)专业中“临医”为临床医学专业;“医小”为除临床以外的其他医学类专业,如麻醉、影像、口腔、检验、护理、药学、法医、预防;“非医”为外语、应用心理、体育、公共管理专业;(2)*<0.05;**<0.01;***<0.001,下同。
2.大学生心理状况相关分析。根据变量的数据类型特点,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探讨PQEEPH得分与疫情因素、居家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疫情相关因素、居家行为因素与PQEEPH 得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疫情信息困扰、确诊病例距离、疫情对未来影响、饮食规律、睡眠规律、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网络依赖程度、心理服务需求、每天学习时间与PQEEPH 因子分、总分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见表2。
表2 疫情相关因素、居家行为因素与PQEEPH 得分的Spearman 相关分析
3.大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为探讨疫情中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以人口学变量、疫情因素、居家行为因素作为自变量,PQEEPH 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分成三层模型(人口学变量纳入模型1,人口学变量和疫情因素纳入模型2,人口学变量、疫情因素和居家行为因素纳入模型3),以考察不同类型自变量对PQEEPH 总分的影响。各层自变量以Enter 法进入方程。进入方程前,对于分类变量(性别、专业、居住地)进行虚拟编码,回归分析模型摘要见表3。
由表3 可知,人口学变量(模型1)解释了PQEEPH 总分3%的变异();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疫情因素可解释总分变异的6%();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及疫情因素后,居家行为因素对总分的解释度达15%(),上述三类变量共解释总分24%的变异()。
表3 人口学变量、疫情相关因素、居家行为因素对大学生PQEEPH 总分的回归模型摘要
通过各类具体因素对居家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人口学因素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疫情相关心理症状。在控制了上述人口学因素后,对疫情信息的感知()、非医比医学专业(均)、信息对自己的困扰(001)、疫情对未来的影响()、与确诊病例的距离()、判断疫情结束时间()均对大学生疫情相关症状产生影响。在进一步控制了上述因素以后,发现饮食规律性()、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睡眠规律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需要心理服务的程度()、每天学习时长()对大学生疫情相关心理症状存在显著性影响。上述分析结果提示,影响大学生居家心理状况的因素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三、讨论
1.居家大学生心理状况与人口学变量有关。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下居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典时期的心理状况[5]基本相当,但恐惧症状较为突出,提示应重点针对该群体的恐惧心理进行针对性干预。新型冠状肺炎心理症状在不同特征大学生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性别上,神经衰弱、恐惧因子及总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时更容易焦虑、紧张,而男生显得更沉稳,可能是由于生理差异所致[6]。抑郁、恐惧症状在大四年级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多数大四医学生处于实习阶段,疫情发生时正分布各个实习点或居留学校等家庭以外的环境中,相对更容易引起负性情绪。这与赵章留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7],而与张文海等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不一致[8],可能是由于调查对象不同所致。非医学专业学生呈现出更多抑郁、神经衰弱、恐惧、焦虑等情绪,可能是由于他们相对更缺乏健康相关知识,从而更容易对新冠疫情产生担忧、不安等负面情绪。居住地为乡镇的大学生的抑郁因子得分及总分高于农村和城市,这可能是由于乡镇处于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有较多的人员流动,在信息流通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较为缺乏,而在农村地区人口流动较小,感染等风险也较小。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神经衰弱和疑病因子得分高于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可能在婴幼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使得其对应激事件相对缺乏抵抗力[9-12]。
2.疫情因素、居家行为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存在影响。回归分析可见,疫情信息困扰、与确诊病例距离、疫情对未来的影响、疫情结束时间、饮食规律、睡眠规律、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网络依赖程度、需要心理服务程度、每天学习时长与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均呈显著相关,并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疫情因素与居家行为因素共解释了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总变异的24%,说明居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上述因素的显著影响。疫情相关因素对PQEEPH 总分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居家行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行为因素中,大学生在饮食方面没有平时规律、睡眠情况也比平时更差,这与李建明等SARS 期间的研究结果一致[13]。这提示,在确保不被感染的前提下,应充分重视对大学生居家隔离期间的健康行为的干预。
3.疫情下改善居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对策略。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状况不仅与人口学特征有关,还受到疫情相关因素的影响,同时大学生自身的居家行为也对其心理状况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发现,提出以下建议。其一,多元协同,共护学生心理健康。要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和辅导员等关键角色宣传关于新冠肺炎的正确的科普知识,一方面,减少大学生不必要的恐惧,同时帮助其掌握必要的预防知识;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居家容易导致作息不规律和多方面健康问题[14],可通过多种信息平台(如校园通、微信APP 等)加强对其居家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帮助规划居家计划安排和日程内容,从而促进其健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其二,加强师资建设,提升防疫心理工作战斗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生疫情知识认知易偏差、学生心理情绪易波动、居家学习压力大、家庭人际关系易紧张等问题突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提升疫情下心理胜任力必不可少。通过线上进行同辈咨询师每日工作讨论,邀请督导师进行专业督导,同时积极学习疫情下心理维护相关知识,为做好疫情下心理健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三,强化疫情心理知识宣传。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心理自助部朋辈互助队伍在疫情影响下,积极关注疫情信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从疫情实时更新网站推荐、官方辟谣、日常防护知识、有关病毒性肺炎的理论知识、疫情相关心理知识策略等五个方面出发,定期在易班平台“易心树洞”、微信公众号“学工微家”推送,加大宣传力度,让师生们了解疫情相关动态,做好心理自我防护,戴好心理“口罩”。其四,分类干预,筑牢心理危机防护线。在疫情影响下,在医院实习生、在校不能外出学生、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疫情重灾区学生、有留守经历学生、考研群体、毕业生及确诊心理疾病患者等特殊学生的心理帮扶和疏导工作是心理防疫工作的关键点和危机点。制定特定心理帮扶方案,针对重点关注人群,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确保学生顺利渡过疫情时期[15]。其五,授人以渔,开启学生心理自助模式。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网络支持、心理云课堂等普及心理防疫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开启学生心理自助模式。大学生也要提升居家相关的健康意识,主动安排好生活内容、保持好的作息节奏、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从而将疫情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