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有效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08罗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目视救护车物品

罗芳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在院前急救中,救护车作为一个移动的急救场所,配备着较多的抢救物品药品,而这些急救药品物品要保证100%的完好率,就必须要每日进行质控检查,救护车空间小,物品放置不规范合理直接影响着质控检查的时间和有效性。本院自2020年3月起,把目视管理工具应用于救护车的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目视管理亦称为“看得见的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工作或生产活动, 以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接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在管理的过程中,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使员工在自主理解、接受管理的情况下,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从而实现高效直观的管理。目前在国外医疗机构中,目视管理逐渐在日常管理中得到应用与重视[1]。目视管理从系统层面解决救护车物品质控时间长,质控无效、备物不齐、物品过期的问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前的救护车质控情况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后救护车质控情况为观察组。

1.2 方法

2020年4 月我科成立专案小组,深入学习目视管理知识、收集的救护车物品质控资料,分析、诊断救护车内环境设置问题。专案小组以目视管理模式对救护车内设置细节进行研究和改进,组织护士学习目视管理知识,使护士积极参与并提出建议,制定出改进措施。

1.2.1 药品物品归类

对车内所放置的物品进行详细的分类,分为10种类型:药品,输液物品,大输液,气管插管用物,吸氧吸痰用物,创伤用物、防护用品、测血糖用物、测生命体征用物、其他。

1.2.2 标签分内外,制作直观的外标标签

采用50字号,只标分类名称,要求尽量大和清晰,容易看清,在救护车入口就能看清楚。柜或包内标签形成表格式,编号并列出物品名称、规格、数量。

1.2.3 设计制作物品放置平面图

一车一平面图,均粘贴在救护车进门右上方。该图显示出该救护车的车内布局、及各类物品放置的位置。平面图上各类物品放置位置以分类名称表示。使护士一上车就能通过看图即时了解车内物品分类放置情况。

1.2.4 采用密封条上锁管理

购置了防水耐磨帆布急救包,急救包通过隔层分出几个区,每个区有独立双拉链封闭,将药品,输液物品,大输液,气管插管用物,创伤用物气管插管用物、测血糖用物、测生命体征用物分区放置,对使用率较低的药品,输液物品,大输液,气管插管用物,创伤用物气管插管用物,采用密封条上锁管理,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一次。日检护士只查看完好性及封条有效期。护士开封使用后要及时补充物品药品,并按原来封条的有效期上锁上封条。

1.2.5 物品的摆放

尽量采用“ 立式” 独立放置,减少层叠,以减少取用时对其他物品位置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救护车实施目视管理前和实施后每日救护车物品检查质控时间、月大检质控时间、物品药品质量问题,包括:过期、外包装破损、数量与基数不相符。

2 结果

观察实施目视管理的救护车质控结果,质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施目视管理后的救护车质控日检时间、月大检的时间比实施目视管理前的救护车质控日检时间、月大检的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而物品、药品质量问题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目视管理实施前后救护车质控检查时间比较(±s,min)

表1 目视管理实施前后救护车质控检查时间比较(±s,min)

组别 日检质控时间 月大检质控时间对照组(n=91) 11.1±4.3 33±7.3观察组(n=18) 8.5±3.2 24±5.4 t值 5.233 3.437 P值 <0.001 0.003

表2 目视管理实施前后救护车物品药品质量问题比较(例)

3 讨论

院前急救工作面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反映急救效率的主要指标有接诊时间,急救反映时间,抢救时间等,想提升急救效率首先就需从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着手[2]。一旦救护车准备不充分,车上的物品不齐全,急救药品急救器械使用不当,或者使用后护士没有及时的检查和补充,会使药品出现失效,急救的器械也很可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错过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从表2可见,实施目视管理后救护车的物品药品质量问题明显减少,有利于提高护理的安全管理。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能有效提升急救效率,医护人员能够更快对患者开展院前救护工作[3]。

本院有救护车6台,型号规格各异,空间大小及储物柜的设各不相同,各车急救药品、物品的摆放位置无法统一。急救物品的配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配备太少不能满足抢救需要,配备品种数量太多,能满足需要但难以接班和管理[4]。物品标签小,字数多、密度大,护士在车辆质控检查时,都会影响到质控的时间。质控的时间太长,车辆还没有质控检查完,就有出诊任务了,增加了漏查的几率。救护车通过目视管理,把物品按使用目的进行分类统一集中放置,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或减少物品的数量,在有限的空间内科学的放置;用醒目的、少字数、大字号的外标签使护士第一眼就能知道这是放哪一类物品,从而快速的找到相应的东西,减少质控的时间。柜内小标签采用表格式,编号详细,检查时物品一一对应,要物各有位、过目知数、无找寻时间、一目了然。防止漏查、少物等现象发生。目视管理和定置管理使标示清晰,物品按量放置,运用“性状及颜色的管理”使医务人员能更清晰、准确地取物,进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5]。

院前急救期是时间最短,情况最急的阶段,院前急救的及时性、有效率与患者的存活率有直接联系,同时紧密联系患者预后[6-7]。救护车采用目视管理,一车一平面图,新入科护士一上车就能通过平面图清楚地知道物品的种类、位置,提高对抢救车物品的熟悉程度,从而能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物品进行抢救和有效质控检查。

急救包密封条上锁管理,日检护士只需检查封条完好性和有效期就可以了,大大节约了日检的质控时间。

物品摆放不科学、堆叠放置,导致取用不易而且容易乱,增加清点、整理质控的时间。分类“立式” 独立放置,减少层叠,一目了然,取放方便,加快质控速度。

4 小结

救护车是转运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特点是空间狭窄、物品密集,抢救时取放急救仪器和物品争分夺秒,并需要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因此对物品管理要求高,救护车的物品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管理,对于患者的救治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目视管理工具对救护车内仪器、物品、进行有效管理后,质控结果比较,发现救护车急救物品管理得到有效改进确保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抢救物品放置有序,标识明确,缩短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为院前急救转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目视救护车物品
莫让“目视”被“无视”
称物品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少林黑虎拳(下)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救护车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更安全的红绿灯
眼神在六字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