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中的思考

2021-12-05黄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治疗学治疗师标准化

黄金

(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0 引言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准确逼真、可重复地再现出某案例所要求的疾病特征、心理社会特征和情感反应,能够配合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等临床能力教学和考核工作的人员。1963年Howard Barrows首先将标准化病人用于心理学教学中;1992年原华西医科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原九江医专开始尝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和SP;2015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启动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随着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教学与医学生考核中逐渐推广并广泛应用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考试考核的相对公平公正性。因此,SP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的教育教学、培训考核及技能竞赛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目前,康复治疗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因此对本专业学生的实训技能要求较高[1]。传统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练度较高,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性相对来说较弱,因此学生在进入见习或者实习阶段,一时间难以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标准化病人用于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训技能操作中,及时查漏补缺,进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进行更好的融合。

1.2 有助于学生真正进入临床后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标准化病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康复治疗实践技能操作提供一个可重复、可控制的模拟临床环境。如若让学生直接进入真实的临床环境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不愿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或者是提前与患者预约好后但患者康复治疗临时调整等外在不可控因素,因此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向心理作用,待其毕业后面临进入临床工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建立标准化病人,将标准化病人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日常康复技能实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模拟的临床环境,便于学生真正进入临床后,较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更好、更快地发挥自己的职业作用。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时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康复医学发展之路同样离不开创新,标准化病人有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随时进入模拟临床环境中,探索康复治疗新技术,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正向的循环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1.4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医患沟通技能是医学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3],是作为医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也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需要处理的首要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患者建立对医生的信任,对康复疗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Sasson等[4]在1999年研究发现,由具备一定医学知识的高年级学生扮演SP,能够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SP能够帮助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时,摒弃真实临床工作中患者、医师或其他因素给教学工作带来的不便之处,给学生提供一个可控的、模拟的临床环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1.5 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康复医学模式是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三个角色组建起来的团队协作模式。其中,康复治疗师又是由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文体治疗师、康复工程师等诸多角色组建的治疗师团队。将SP纳入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认识到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团队工作模式中发挥自己积极正向的作用,同时提高自己与团队之间的契合度,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进而对其提高工作责任感有一定的益处。

2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的应用范围

2.1 实训技能考试

康复治疗学是一门对实训技能要求十分高的学科。目前国内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偏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许多医学生往往出现理论知识强、临床实践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阻碍作用。SP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一致性,可以让受试对象更加平等可靠,使学生专注于实践技能操作。因此,将SP用于实训技能考试可以保证考试公平公正,且能够使实践技能环境接近实际临床工作,进而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综合素养。

2.2 康复相关专业的竞赛

康复治疗竞赛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它要求学生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将其尽可能完美的应用于模拟的临床实践环境中。在康复治疗专业相关竞赛中,不仅仅只有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标准化病人也是一个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为参赛学生提供一个可随时随地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且SP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和相关疾病基础的医学知识,能够为参赛学生提供一个可随时需要的角色,进而使学生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完善知识储备量,提高其参赛能力。

2.3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见习、实习考试

见习、实习考试可以对学生在科室学习期间对于科室专业特色、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尤其是康复治疗专业,其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基于临床带教老师工作的性质,且考虑到患者依从性的问题,将SP纳入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见习、实习考试中,便于更加客观、真实的掌握学生在科室中的学习程度及其将理论整合到实践操作中的能力,进而客观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

2.4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

目前,对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技能操作两个部分。毕业考试是对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考核,不仅仅是对其书本上的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其理论知识整合到实践操作能力、医学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康复治疗师具有重要作用。将SP纳入毕业技能考试中,既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又能够让SP逼真准确、重复地再现某一疾病或者某类疾病应有的情绪、病史和(部分)体征,便于毕业考试顺利、持续的开展。

2.5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

目前,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而且,目前学生重理论、轻临床的现象十分普遍。那么,康复实践技能操作在硕士研究生复试环节可以拉开学生之间的层次,便于筛选出理论与康复实践操作均具有优势的高水平人才。目前,硕士研究生考试,同学们选择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居多,因此,若采用本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或者本学院教师作为SP很有可能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环节考试者认识受试者的情况或者其他不确定的状况发生,且本科生、硕士生或者本院教师作为SP,未经过系统化的培训,有可能会出现病情呈现不一致等现象,那么采用SP可以避免上述的情况出现,进而保证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公平公正。

综上,为了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其未来的从业能力,发挥康复治疗师在团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康复治疗专业的标准化病人,并将其纳入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并将SP作为一种常态化角色用于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中,从学生层面来讲,不仅能够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临床工作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医学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等,而且更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康复治疗人才;从教学工作层面讲,可以将SP用于实训技能考试、竞赛、实习考试、毕业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等工作中,既保证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或筛选,又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和便捷性,满足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及考核需求,有效缓解或者规避一些实际临床教学中所面临的法律或伦理等方面的难题,使得教育教学、考试考核等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治疗学治疗师标准化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标准化简述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龙湖
长白山之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