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2021-11-08刘琴吴玉宇蔡启茵黄嘉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波谱分度脑电图

刘琴,吴玉宇,蔡启茵,黄嘉丽

(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危害较大的急危重症之一,多指围生期新生儿窒息或缺氧造成脑部缺养缺血性损伤,会导致新生儿死亡或神经发育异常[1]。据文献记载,早产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高于足月儿[2]。患儿的预后恢复程度与继发性损伤程度有关,因此越早干预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3]。临床检查中,常采取临床评分、常规脑电等来判断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后,医务人员需要阅读大量的信息,且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不同医务人员做出的判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一定程度影响新生儿的治疗,使其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electroencephalography, aEEG)是将连续的脑电图记录简化的形式,其具有操作简单、判读简单且容易掌握的优点[4]。近年来,振幅整合脑电图实现数字化,更加便于分析、判断。本文选取本院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aEEG监测,评价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缺氧缺血性脑中的应用价值,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非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50例为正常组,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所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的诊断与分度标准;观察组新生儿男、女分别为28例(56.00%)、22例(44.00%),新生儿平均头围为(32.59±0.57)cm,新生儿平均身长(50.06±0.82)cm, 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926.54±301.54)g;对照组新生儿男、女分别为27例(54.00%)、23例(46.00%),新生儿平均头围为 (33.02±0.51)cm,新生儿平均身长(50.03±0.91)cm,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936.69±311.08)g;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于新生儿出生后6h内进行aEEG的监测,新生儿的脑信号会以半对数的形式由仪器输出,其速度设定为6cm/h,单位为μV。于振幅整合脑电图波谱的纵向轴上对应处幅度即为aEEG的结果。

1.3 aEEG的判断标准[5]

aEEG的监测结果临床分为以下3种,① 正常:背景活动正常且无异常放电;②轻度异常:背景活动轻度异常,或背景活动正常同时伴有异常放电;③重度异常:背景活动重度异常, 或背景活动轻度异常同时伴有异常放电;

背景活动正常即波谱带的上边界高于10μV,下边界高于5μV,有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背景活动轻度异常即波谱带的上边界高于10μV,下边界低于5μV,或无睡眠觉醒周期,或不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背景活动重度异常即波谱带的上边界低于10μV,下边界低于5μV,无睡眠觉醒周期。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新生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波谱临床分度,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波谱的检测结果。根据振幅整合脑电图波谱及临床判断评价a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

1.5 统计学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分度

表1 临床基本资料

观察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轻度11例(22.00%)、中度29例(58.00%)、重度10例(20.00%),见表2。

表2 观察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情况(n, %)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aEEG 监测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正常22例(44.00%),轻度异常16例(32.00%),重度异常12例(24.00%);对照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正常50例(100.00%),轻度异常0例(0.00%),重度异常0例(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n(%)]

3 讨论

新生儿脑损伤是多种危重疾病导致的严重器官损害之一,主要以围产期缺氧缺血、低血糖等最为常见[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指孕妇怀孕过程中胚胎因脑组织供养不足等引发脑组织损伤,新生儿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原始反射异常等,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7]。因缺氧缺血脑损伤最大的临床特点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进展较缓慢且可逆的细胞凋亡过程,若能及早诊断、合理干预。将会有效降低新生儿患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概率[8-9]。因此,临床上尽早采取有效诊断方式并积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十分必要。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是一种简单化的新型单通道的脑电图监测方法,其操作较为方便、无创性,且不易受外界的干扰,是脑电图检测的极简版,其将电极放于患者的头皮处便可获得患者的脑电相关信息波动情况,可以及时反映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一定程度检出脑损伤[3]。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新生儿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1例(22.00%),29例(58.00%),10例(20%),观察组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正常为22例(44.00%),轻度异常为16例(32.00%),重度异常为12例(24.00%);对照组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正常为50例(100%),轻度及重度异常均为0例(0%);观察组与对照组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可以有效的反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程度,振幅整合脑电图的诊断率与新生儿患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新生儿患者病情越严重诊断率会越高。

猜你喜欢

波谱分度脑电图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盐酸四环素中可交换氢和氢键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P波谱震级和地震辐射能的计算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研究
磁共振前列腺波谱扫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高精度平面回转轴承传动分度盘的设计研究
例谈高中物理教材习题教学策略
矿区典型地物波谱采集与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