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2021-11-08朱永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结石

朱永华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人民医院 石城 342700)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其中超过7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1]。其发病机制多与过度饮食、严重劳累、精神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腹痛剧烈、呕吐、高热、消化功能障碍。临床上对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治疗多采用胆囊切除手术,以降低患者胆道压力,促进胆汁引流,改善胆道梗阻现象。但常规的开腹手术创伤性较大,并发症较多,导致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慢,延长其住院时间[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腹腔镜手术以其快速准确、安全性高的优势得到普及。对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能避免开腹手术的不足,降低手术风险,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3]。本研究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研究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3~54岁,平均为(42.15±6.43)岁;结石类型:单发结石21例,多发结石19例;结石大小1~4 cm,平均为(0.78±0.15)cm。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5~56岁,平均为(42.02±6.75)岁;结石类型:单发结石22例,多发结石18例;结石大小1~4 cm,平均为(0.76±0.19)cm。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行性(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者,诊断标准参考:《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多协会共识和实践指南(2020)》系列标准[4];第一次发病且发病时长在48 h以下。(2)排除标准:合并呈现出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酒精肝患者;合并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合并相关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者;伴有血液系统或内分泌、生殖系统障碍者;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者。

1.3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完成全麻后,在其右上腹经腹直肌完成一长切口(5 cm),钝性分离后,进入腹腔,将胆囊区显露,对胆囊实施检查以及分离,针对胆囊管以及动脉实施切断和结扎,合理展开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于胆囊周围浆膜实施电凝处理。研究组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选择德国STORZ的3D腹腔镜。全麻,头高脚低,左倾位;在脐下作1 cm弧形切口,植入托状体,建立二氧化碳气腹,阻断胆囊管及动脉后,经剑突下孔切除胆囊;如果胆囊过大,可先取胆汁,然后切断。止血、清创,观察渗出、引流情况;将患者胆囊颈前后浆膜切开,对Calot三角实施解剖,常规对胆囊管实施切开缝合。所有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及生命功能监测。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分别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胆漏。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总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s)

注: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IL-6、IL-10、TNF-α水平相比较,均P<0.05。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IL-6治疗前 治疗后IL-10治疗前 治疗后40 40 tP 20.15±2.21 20.36±2.92 0.363 0.718 39.75±4.15 58.96±6.98 14.961 0.000 51.36±5.75 50.88±5.72 0.374 0.709 76.24±6.94 93.52±8.52 9.945 0.000 27.44±3.06 27.54±3.18 0.143 0.886 50.32±5.68 68.54±7.32 12.437 0.000

2.2 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h,±s)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P 13.15±2.53 21.75±3.88 11.743 0.000 16.37±2.75 25.43±4.06 11.685 0.000 26.33±4.16 43.75±5.88 15.296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是临床肝胆外科常见的急性肠胃疾病[5]。该病的发病与疲劳、营养及精神等因素有相关性。近年来,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其病因是患者的胆汁分泌出现异常,再加上胆道功能减弱,形成的结石阻塞胆管,使胆汁滞于胆囊内,长此以往,细菌感染胆囊内膜,引发急性炎症[6]。初发者会出现腹痛、发热症状,对其进行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增厚明显,胆囊三角区有严重炎症,粘连严重,进行切除时易诱发出血。所以,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胆囊精准切除非常重要。及时将病变胆囊组织切除,清除病变炎症介质,可缓解病情,促进预后。

外科开腹手术是临床常用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方法,虽然其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其创伤性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手术过程中会对下丘脑-肾上腺轴产生刺激,对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等正常生理反应表现出不同程度抑制[7]。其次,开腹手术的手术视野较小,呈现出的探查面积较小,切口延伸及组织器官经开腹长时间暴露,使得患者术后感染及并发症风险增加,安全性较低。此外,开腹手术对机体造成侵入,导致患者腹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会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微创观念不断普及推广,腹腔镜手术操作获得广泛应用,其具有应激反应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感染率低的优点,能快速地完成手术,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提高预后[8]。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防止对患者腹膜、胆囊组织以及肝脏造成严重刺激和损伤。在腹腔镜引导下,手术视野得到有效扩大,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将病变组织准确切除,减小身体损伤及出血量,降低疼痛感,有效促进预后。此外,腹腔镜手术呈现出环境相对封闭特点,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正常组织暴露时间,使机体应激反应减轻,将手术安全性提高。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其三角区炎症程度严重,往往表现出充血及水肿等症状,纤维蛋白黏附增加及胆囊壁增厚现象,在解剖期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将患者胆囊前后三角充分显露,精确进行手术操作,提高其手术安全性[9~10]。对出血过多的患者,可进行加压冲洗,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降低手术风险。

本研究通过对80例患者进行不同的胆囊切除手术,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看,两组治疗前的IL-6、IL-10、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同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从两组并发症情况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27.5%相比显著更低。说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因微创技术切口较小,不仅可明显降低手术中出血风险,还有利于其术后胃肠道恢复蠕动,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预后。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安全性较高,还可优化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及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结石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