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网络管理群下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

2021-11-07周守彪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共同体学习班级

周守彪

摘  要:假若加强对其的管理,能够发挥其积极效用,促进家校沟通的实际情况,以此促进彼此的关系改善,实现班级建设持续优化。通过运用管理群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通过加强引导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而网络可以实现对话的即时性,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与学生的积极沟通,以此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功能(QQ、微信群)拉近课堂管理师生的距离,从而促进课堂管理。管理群还可以在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关键词:管理群;班级;学习;共同体

前言

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家长和教师以及相应的教育工作者,教、行政等人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相互建设起的实施共育的社区,其理论概念也相对丰富。也是学习者或者学生组成的群体,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相互交流,最优化学习资源的实质共享,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每一个成员之间以形成实质的人际关系。

一、构建和谐乐学的班级学习共同体

班级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先锋地,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载体,在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上,其最基本的是需要班級参与共同构建。良好的班风以及实际的班级氛围对于班级中的学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上面也是如此。在具体的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发挥学生主导地位,以此实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加强,发动班级的每一名成员共同参与到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上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发自内心认可班级,珍视自己成为班集体的一员,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强烈的集体认同;要让班级成员具备自己的存在价值,就需要定位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同时自愿为集体做贡献。再次,需要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包括德育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实现相互的共同成长及其进步。最后,班级中每一个成员都是相互平等的。这样的话,集体的凝聚力将会得到加强,学生就会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实现良好的学习,在具体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加以努力。在和谐乐学的班级氛围熏陶下,做到相互理解、包容和支持以及合作,从优秀的班风以及班纪等方面标准去实现班集体的发展进步。

二、和谐相处让家长理性看待问题

面对家长的质疑,教师应该冷静思考一下这些问题,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如果有,保证会改正;如果家长的质疑不是事实,是对老师的误会,态度礼貌地跟家长解释清楚,并约请家长来校当面沟通。如果家长还是不讲道理,跑来学校质问,教师切记说话要礼貌,一定不能和家长一样大吼,待家长平静一点,和家长交流时,语气客气一点,可以来个:一笑、二站、三倒水,哪个家长被这样盛情款待,怎好再无理取闹,这时候再心平气和地去沟通。相信有些家长是可以说得通的,所以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态度礼貌,不冲动行事,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唤起家长看待问题的理性;让他们不会因为学生的一面之词,偏信孩子,失去理性,不相信老师,明白老师应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他们说话,让家长指导老师是为学生着想。在平时的工作中,利用QQ或微信给家长多发一些孩子在校活动的图片,家长会感受到老师是真心育人的,对老师也会心存感激,利于家校携手育人。

三、构建合作共赢的课堂学习共同体

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和进步的主要载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传递,还需要开展思想道德引领。实现在新课改的发展之下,落实课堂教学的具体三维目标,不仅加强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针对教学。同时,在学科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重视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成长。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敢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再加以指导和引领。相对于教师来说,需要通过构建宽松且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实现和谐乐学的共同体实现,促进学生之间关系的增长,实现价值观的良好塑造,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四、加强奖励和责任的引导

平时在QQ、微信群里多多展示一些好人好事,利用赏识教育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没有鼓励和肯定,任何人都会失去信心。适当的鼓励是一种投入少回报大的情感投资。父母也是,假如老师每次与家长的交谈,都是以告状为主,那么,再配合的家长也会因此而失去耐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探索学生的亮点并加以扩大,并及时将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告诉家长。这样家长会真心喜欢与老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的老师经常被家长的无理要求和严厉的嘲弄所困扰,甚至像刚开始提到的年轻教师那样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父母不是我们征服的对象,而是我们的伴侣。面对家长的不信任、质疑,甚至是不讲理,教师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否则,不但会失去教师的形象,会令情况变得更糟。育人无痕,雁过留声。平时做个有心人,及时记录下每一个孩子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学跳绳、第一次足球比赛、第一次军训等等,建成相册放在QQ或微信群里。这一张照片是孩子们学校生活最美好的回忆。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浇灌每一朵鲜花。

五、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向家长表明自身的立场,不能因为个别家长的胡搅蛮缠而开绿灯,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一个孩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应是一次情感上的交流与分享,让家长指导老师对其孩子的重视,深深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用心良苦,尽量做到以情动人。用自己对教育的一番热情去唤醒家长觉悟,与家长共同担当托起祖国明天太阳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东兰,王克奇.学习共同体——课堂的行动密码,班级建设的领跑者[J].新课程(中),2019(09):203.

[2]孙海燕. 班级学习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共同体学习班级
爱的共同体
班级“无课日”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