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华礼仪的传承与创新

2021-11-07马兰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承高校创新

马兰

摘要: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学习礼仪文化知识,对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意义,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矛盾、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例如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随意插队、动手打架等,经常看到这些失礼现象,使得人们之间的相处缺少安全感。礼仪文化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他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践履的。基于此本文从高校教育中华礼仪的传承以及创新教学两方面进行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中华礼仪;传承;创新

中国礼仪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礼仪培训是当今高校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允许学生学习传统的中国礼仪,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中国礼仪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使学生全面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一、中华礼仪的传承

(一)传承尊老爱幼中华礼仪

“尊老爱幼”主要是指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中华礼仪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当学会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此中华礼仪进行传承,让学生切实懂得其内在含义,并学会将其运用于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综合性得到发展,同时尊老爱幼作为青年应当传承的一项礼仪,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传承诚实守信中华礼仪

“诚实守信”中诚实主要是指真诚待人,对待他人不欺骗,不隐瞒,不说谎。守信主要是指讲信用,说到做到,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会做到。当今社会中,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大学教师通过教授学生传承诚实守信这一中华礼仪,能够提高学生个人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拥有高尚人格。同时诚实守信也是学生是否能够得到他人信任以及尊重的一项重要品质。因此,教师应当加强此中华礼仪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不断丰富自身,提高个人人生价值,进而使得自己能够全面综合性得到发展。

二、中华礼仪的创新

(一)进行简化教学,帮助学生精准掌握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礼仪方面相对内容较多,同时在礼仪的传承过程中也会存在简化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掌握相关礼仪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礼仪掌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古代见面礼时,为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将繁琐的礼仪进行简单化,如将古代的揖礼,打拱,跪拜,鞠躬等逐渐发展为握手。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古代的礼仪文化,并且在古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此进行简化教学,帮助学生能够精准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将繁琐的礼仪简单化,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也便于学生对礼仪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对于比较复杂的礼仪内容,可以改编为类似《三字经》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而使得学生的个人修养以及人生价值不断地提升,同时也使得高校中华礼仪有效实施。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趣味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今高校学生大多数局限于对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在礼仪方面的开展,教学较少。因此,教师通过趣味教学,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中华礼仪进行传承,并且增强学生的个人魅力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完善自身。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中华礼仪的学习,教师首先在网络中寻找《中华礼仪之美》这一视频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中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并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如,视频中,人物通过演示《节约粮食》这一中华礼仪之美时,首先利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作为视频开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介绍米的来源,以及米的各种名称,让学生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最后通过讲解粮食种植过程以及农民伯伯的艰辛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大学教师通过趣味视频教学,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礼仪之美,并且能够在视频中对礼仪进行学习和传承,以此来使得学生兴趣得到提升,课堂参与程度也有所改善,进而使得其礼仪教学高效开展。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礼仪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项基本素养,也是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礼仪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在高校中,教师应当不断完善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华礼仪的掌握程度,让礼仪能够在当今社会中得以传承,进而使得学生的个人修养不断得到改善,社会也能不断得到发展。当然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计划,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综合性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萍.试论当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北方文學:中,2012:197-198.

论文备注:项目基金:2019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大学生人文素养”(kcsz_10);2019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国家标准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以高速铁路乘务专业为例”(2019jyxm0619);2021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承高校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