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组织对乡村文化的价值
2021-11-07侯永润
侯永润
摘 要:文化的作用是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以及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当然,乡土文化的灵魂也在于此,乡村振兴也依赖于乡村文化的振兴。而现在的乡村文化存在着传统方式尚未转型、淳朴的乡风民俗变淡、伦理问题突出等问题,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文化战略方针相距甚远。在乡村建设方面社会组织具有巨大的作用,它除了可以在动力和资金上提供一些帮助外,还能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助于基层的治理。但是社会组织目前在乡村治理的实施中也面临着多种困境,因此如何更好地促使乡村组织帮助乡村文化建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会组织;乡村文化;困境;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7-0021-03
在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表述了我党乡村文化复兴的伟大战略,在此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乡村经济和政治其实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乡村经济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发展自身,政治也变得空前的清明。但是乡村文化却并没有被重视,过于重视经济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有关文化的丢失,这其中就包括对于一些名胜古迹的保护,还有相关民风民俗的保留。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儿生活在水里。民俗几千年来,就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与乡土社会息息相关,所以乡村振兴战略自然也要从这方面入手去执行。“我国农业技术近年来推广越来越快,农民们的生产方式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而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整个传统社会文化的变迁。”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具有深厚底蕴的民俗文化也不应当被遗忘。文化生活的缺失现在已经严重抑制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驱使农民们去寻找能够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东西,而乡村振兴的本质恰巧也在于培养精神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社会组织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它是基层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注意到了它对乡村振兴的重要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在乡村振兴中政府的作用,觉得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但是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社会组织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所以社会组织就更应该注重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去探索良性的运行机制。
一、社会组织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乡村的供给主体更加丰富。以往的乡村主要是由政府进行补给,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政府已经出现了供给不足或者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但是社会组织的加入会让这个情况好很多,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慈善性质的社会组织,可以到社会上去征集人力和物力资源,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提供更贴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文化产品。社会组织还可以去征集人们的意见,甚至可以动员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社会组织中来。
第二,财力不足问题得到解决。乡村文化建设落后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资金的匮乏。政府每年会拨给乡村一些资金去让他们保护民俗文化和有关的文化遗产,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光靠政府去做这件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乡村建设依然进行得十分缓慢。而让社会组织去做这件事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社会组织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所以它就能够更高效地为村民提供好的服务和文化产品。其次,社会组织还能够从社会各处汇集资金来帮助村民解决贫困的问题,这也有效地解决了村民们的经济负担。
第三,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社会组织除了能帮助乡村征集人力和物力资源之外,还能够调节人际关系,组织整合各大利益群体。在社会组织普及之前,乡村并不是多元治理的,而是保持着政府单一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但是很多村民的懈怠严重拉低了效率。总结原因的话,是因为村民没有很好地投入进来。而社会组织普及之后,很多村民就能够自己来解决问题,现在有很多地方的农村会选择自己去建立社会组织,这也是在真正地实现了人民自己当主人的同时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二、当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第一,多数乡村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乡村社会组织成立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发展、培养人才、整合链接资源、调解民间纠纷、协助乡村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党的领导及政府的协同来共同发展乡村。然而实际上在大部分乡村中,乡村社会组织多是因共同兴趣爱好或特定事物而组建起来的,其成立的宗旨并非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因此,大部分的乡村社会组织都是一些非正式组织,并且呈现出结构较为单一、专业化程度也较低的特点。这些非正式的乡村社会组织往往会因为过分整合而削弱组织系统的有效性,從而影响目标的实现,阻碍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因此,乡村社会组织需要将自己引入市场,并且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成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专业程度。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当从政策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社会组织提供了吸引社会专业人才的合法通道,为社会组织增强人力资源的核心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农村社会组织而言,基层政府提供的针对性政策支持具有先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不足。公信力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公信力的稳固会使群众更加认可社会组织的专业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日渐多元化,甚至出现了一批将社会组织作为谋生手段的人,他们不具备奉献和服务的精神,却打着“做公益、做慈善”的旗号明目张胆地为己谋利。“失信”行为发生得过于频繁会给社会组织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会阻碍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社会组织应完善自身的内部机制,成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和机构,对一些风险较大的部门进行定期排查,同时规范透明运营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真实准确的组织信息和财务信息。除此之外,还需完善社会组织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并且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