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在ICU重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11-07荆攀攀
荆攀攀 张 捷 马 琳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多病情危急,处于高度代谢的状态,加之老年人基础状态差,营养消耗严重[1]。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提供营养及维持氮平衡,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是ICU老年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2]。余帅等[3]研究显示,与静脉滴注营养液肠外营养比较,经鼻肠管+胃管行肠内营养患者在术后7d血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以及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明显降低,且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等明显缩短,提示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肠内营养可分为间断肠内营养和持续肠内营养两种方式,两种肠内营养方法各有优缺点[4]。本研究对152例ICU重症老年患者分别采用间断肠内营养和持续肠内营养,并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免疫、炎性指标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ICU住院治疗的重症老年患者152例,年龄>60岁,均进行肠内营养,既往无胃肠动力不足疾病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60~89岁,平均(70.36±6.59)岁;体质量(55.36±3.18)kg。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龄60~91岁,平均(71.19±7.26)岁;体质量(55.96±3.64)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应对症支持,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行鼻饲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液间断输注,使用一次性硅胶胃管经鼻建立肠内营养通道,胃管连接 50 ml 注射器,鼻饲剂量150 ~200 ml/次,浓度从稀到稠,缓慢推注,6~8 次/d,鼻饲后温开水冲洗鼻胃管并妥善放置。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液持续输注,鼻胃管连接营养泵和加温器,初期给予温开水 500 ml,以 30 ml/h持续泵入营养液,耐受良好者逐渐增加至50~100ml/h泵入,日剂量24h内泵完。
1.3 观察指标
(1)营养指标: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和血红蛋白(Hb);(2)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3)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检测血清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4)炎性指标:IL-1β、IL-6、IL-8和TNF-α;(5)并发症:包括腹泻、胃潴留、胃食管返流、误吸、便秘,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支持前后免疫指标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支持前后免疫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支持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支持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比较
2.4 两组支持前后炎性指标的比较,表4
表4 两组支持前后炎性指标的比较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3 讨论
3.1 肠内营养对ICU重症老年患者的临床作用
肠内营养具有补养方便,可经胃肠直接吸收,营养利用率高,同时还可维护正常的生理结构,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等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临床给予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5-6]。ICU重症老年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常伴有感染等应激状态,而强烈的应激刺激又使代谢紊乱,呈现高分解代谢状态,引起患者的能量极大消耗,患者营养状况下降,导致营养不良,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对营养不良进行积极治疗是ICU危重症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7]。杨奕等[8]分析ICU 老年患者的预后与胃肠营养支持的相关性,发现观察组原发病好转率77.50%,同时Hb、PA摄入量得到明显改善,提示胃肠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ICU老年重症患者预后。
3.2 ICU重症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方式的选择
目前,肠内营养在危急重症患者中治疗的优势已得到临床认可,但何种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对肠内营养液持续输注与肠内营养液间断输注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LB、PA、TRF、Hb营养指标,CD3+、CD4+和CD4+/CD8+免疫指标,D-LAC、DAO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IL-1β、IL-6、IL-8和TNF-α炎性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与程晓霞[9],张爱民等[10]研究结果相一致,均提示ICU 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行持续输注对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积极意义。胃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对危重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性反应。肠内营养液持续输注并发症显著少于间断输注,可能与间断输注采用注射器进行手工推注有关,手工推注输注速度较难掌握,控制不好易发生恶心、呕吐、返流等并发症。而营养泵为自动化操作,可提供匀速、匀量的营养液,从而减少胃肠道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11]。同时,注射器推注为间断反复操作,也加大了患者的感染风险[12]。
综上所述,较肠内营养液间断输注,肠内营养液持续输注对ICU老年重症患者更有利于营养吸收,提高免疫力,保护肠黏膜,降低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