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指标及阿托品用量的影响
2021-11-06裴亮
裴亮
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 新余 338000
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会引发相应的炎性反应,且该病患者常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极大影响了其身心健康[1-2]。目前,临床常采用常规治疗法(洗胃、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等)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过程中患者会产生疼痛感、不适感,影响治疗效果[3]。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体内各种氧离子和自由基起清除的作用,可抗氧化、维持红细胞正常生长,具有解毒的效果[4]。为此,本研究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心肌损害指标和阿托品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9 月至2020 年1 月新余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8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7.43±6.53)岁,年龄范围20~71 岁;病程(4.13±1.78)h,病程范围1~6 h;中毒农药类型:甲胺磷中毒22例,敌敌畏中毒8例,乐果中毒1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7.87±6.38)岁,年龄范围22~70 岁;病程(4.07±1.72)h,病程范围1~6.5 h;中毒农药类型:甲胺磷中毒22例,敌敌畏中毒8例,乐果中毒1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2016)》[5]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近亲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肝功能不全患者或病原体阳性者;②伴有心脏病史,近期服用肝损害药物及保护心肌药物。
1.3 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①患者入院后用清水洗胃,直到洗出的液体无色、无味,用20%的甘露醇进行导泻,对患者进行清洗,换洗干净衣物。②保持患者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对电解质紊乱进行更正。③给患者吸氧,维持呼吸通畅。④对重症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中毒并发脑水肿出现昏迷者进行甘露醇脱水治疗。⑤按中毒深度给予不同剂量阿托品治疗,达到“阿托品化”,且均肌内注射氯解磷定。根据患者情况重复给药,直至其中毒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到60%正常值。(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谷胱甘肽钠(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54,规格:2.4 g)治疗,将注射用谷胱甘肽2.4 g 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1 次/d,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治疗7 d。
1.4 评价指标
(1)心肌损害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 d、3 d、7 d 后,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检测。(2)阿托品用量:治疗期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阿托品使用量。(3)炎性水平:涵盖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7 d 后,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收集血清,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患者各项水平进行测定。(4)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TnI、CK-MB 水平
治疗1 d、3 d、7 d 时,观察组cTnI、CK-MB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nI、CK-MB水平比较(U/L,)
表1 两组患者cTnI、CK-MB水平比较(U/L,)
2.2 阿托品用量
观察组阿托品用量(258.63±114.25)mg 比对照组(316.58±131.37)mg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5,P=0.039)。
2.3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7 d 后,观察组血清IL-18、IL-4、IL-10、IL-6 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1例头晕,1例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5例头晕,4例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肝脏中具有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其给肝脏造成的损伤最为严重;虽然其不属于嗜肝性毒物,但可使患者机体内积存大量乙酰胆碱(Ach),引起K+-Ca2+通道异常,对心肌及传导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增加血流外周阻力,增加大量炎症递质释放等,可直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害[6-7]。近年来,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解毒为主,通过洗胃、药物治疗等方式,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等,促进患者各项体征的恢复,但洗胃等会让患者产生不适感,影响治疗效果,故找寻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8]。
cTnI 可做为心肌损伤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标志物之一,其在心肌细胞中具有丰富的含量,且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量,且当心肌完整时,cTnI 不会通过心肌细胞膜参加血液循环,而心肌发生损伤或细胞坏死时,会通过受损的心肌细胞膜流到细胞间质,再流入血管和淋巴管内[9]。而IL-18 属于一种细胞因子,也属于很重要的多效能促炎性因子和较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促进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产生,引导机体表达多种黏附分子,在整个细胞因子网络中有极大作用[10]。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阿托品用量过大时会引起药物中毒,患者会出现强烈兴奋、呼吸受阻等表现,禁擅自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 d、3 d、7 d 后,观察组cTnI、CK-MB 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阿托品用量比对照组低,治疗7 d 后,观察组血清IL-18、IL-4、IL-10、IL-6 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改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损害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阿托品用量。常规治疗中通过洗胃,可缓解机体内毒素;吸氧、机械通气治疗可缓解缺氧现象,维持气道通畅,促进代谢等;阿托品和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 受体进行竞争,能够拮抗过量乙酰胆碱对突触后膜刺激所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损害情况,缓解患者症状等[11]。但是,该方式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感,且易产生便秘、出汗减少、视力模糊、胃肠动力低下等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达不到最佳[12]。而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三肽(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的残基),对细胞具有多种生化作用。同时该药能够促进胆酸代谢,与有机磷毒物相结合,对有机磷排泄起促进作用,可降低有机磷毒物的浓度,激活多种酶,对蛋白质代谢具有促进效果,使受损的心肌细胞得以修复,进而达到改善患者cTnI 水平的作用。此外,该药可参加到细胞内氨基酸转运、DNA 合成调节中,对外源性毒物具有拮抗效果、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氧自由基起消除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需要过多其他药物辅助治疗,从而达到减少阿托品使用量的效果。而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性较高,能够稳定肝细胞膜,对肝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达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cTnI、CK-MB 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减少阿托品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