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2021-11-05孙瑞
孙瑞
[摘 要]教学需要把“教材中的数学”变成“活动中的数学”,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经历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以“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构建数学知识。
[关键词]千克与克;动手实践;质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9-006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指出“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重过程、重探索、重体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需要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没有动手实践,没有亲身体验,知识很难扎根在学生头脑中,数学活动经验必须由学生在“做”中获得,是教师没有办法“教”的。只有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多感官感受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能使抽象的知識变得具体。
“千克和克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质量单位的开始,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并能估出物体的质量,感受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为后面学习“吨的认识”奠定基础。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主要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三个特性:
第一,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质量单位看不到、摸不着,不像长度单位那么具体和直观。因此,教师可搭建一个比较重的“支架”,将其放置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抽象的知识生动起来。
第二,体验性。安排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千克”和“克”。
第三,科学性。教材把“千克”和“克”编排在同一节课中,这样的编排可以让学生在对比轻重中形成整体感知。生活中更多的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质量,本节课先安排学生认识“千克”,然后再给出比较微观的“克”,这是基于学生对概念认知直观上的先易后难来强化生活性。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体验一:猜
师(拿出两袋大小相同的黄豆和棉花):黄豆和棉花,谁重?
生:黄豆重。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体的轻重是有生活体验的,当物体的质量相差很大时,通过眼睛就能看出来。这里的问题重在突出物体的性质决定质量,丰富学生对于物体质量的体验。】
2.体验二:掂
师(拿出和黄豆质量相同的一大袋棉花):黄豆和棉花,谁重?
师:有同学认为黄豆重,有同学认为棉花重,有同学认为差不多重,谁说的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验证?
生:称一称。
【设计意图:学生首先会基于大小判断物体的轻重。通过猜、掂、称三个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感受到不能单靠眼睛观察,而要用手去感知轻重,当“掂”无法判断时,需要用“称”的方法,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经历体验,建立概念
(教师介绍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秤;学生认识盘秤,并使用盘秤称量物品)
师:你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kg)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作物体的质量,像长度一样,质量也有单位,国际上通常用千克来作单位。
师(课件演示用盘秤称1包物品的质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放了一些物品后,指针指向1,表示物品重1千克。
师:一大格表示1千克,如果指针指向2呢?3呢?4呢?5呢?
生2:放物体后,指针指向几,就表示物体重几千克。
师:这个秤最多可以称多少千克呢?
生3:5千克。
师:黄豆和棉花到底谁重?我们一起来验证。
生4:一样重,都是1千克。
师(课件出示图片;图略):木头和塑料,哪一个重?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盘秤,明确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通过称一称这个环节,确认一袋黄豆和一大袋棉花的质量都是1千克;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打破认知的误区,理解物体的轻重比的不是物体的外观和大小,而是物体的质量。】
3.体验1千克的质量
(1)一掂,建立标准量感
师:请组长拿出1千克的黄豆,组员轮流掂一掂(双手捧),静静地感受1千克有多重,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
(2)二掂,比较标准量感
师(呈现:300克盐、3千克洗衣液,1千克黄豆):组员轮流掂一掂,判断物品质量比1千克重还是轻。
(3)三估,判断标准量感
师:你觉得这根香肠和1千克大米比起来怎么样?
生:很轻。
师:估一估,几个这样的香肠重1千克?
师:小组合作,估出重1千克的物品后放入袋中,然后进行验证,并数出它的个数。
【设计意图:在进一步认识千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掂一掂1千克的大米建立1千克的标准量感,接着通过掂一掂盐和洗衣液,进一步建构1千克的概念,最后通过估一估1千克物品的数量并验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实物参照。这三个有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感受、判断,猜测、验证的过程,学生在反复的对比中建构了1千克的概念,形成1千克物品的量感。】
4.确立1克的标准
师:你觉得7颗黄豆重不重?
生1:很轻。
(教师用迷你电子秤称7颗黄豆的质量)
师:g是克的缩写,克也是质量单位。
师:大家将7颗黄豆放在掌心,静静地感受1克的质量,把这种感受记在心里。
师:找出杯子里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
⒌建立克和千克的联系
师:你知道这根香肠有多重吗?
生1:200克,包装袋上写了净含量200克。
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
生2:就是指不算外包装袋的重量。
师:那两根这样的香肠有多重?3根?4根?5根呢?(生答略)
师: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5根香肠的质量是1000克,而之前我们称出来的是1千克,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4:相等。
师:1克和1千克比起来,你有什么感受?
生5:1克的感觉很轻,1千克的感觉有些重。
师:什么样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呢?
生6:比較轻的物品。
师:什么样的物品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呢?
生7:比较重的物品。
师:千和千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质量单位。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质量单位吗?
师:对,公斤、斤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质量单位,1千克就是1公斤,也就是两斤。
三、巩固练习,内化认知(略)
【教学反思】
首先,虽然千克与克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但日常生活中学生并不会关注。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堂呈现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的现实,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质量单位。
其次,“1千克、1克的物体有多重”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质量单位的建立不同于长度单位,不能靠观察得到,而要靠身体的感觉和感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具体感知1千克、1克物体的具体质量,使学生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最后,在认识质量的传统教学时,只要让学生记住千克和克,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就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笑话,比如,一个乒乓球重3千克,一个书本重4克,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只有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反复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才能把“书本中的数学”变成“活动中的数学”,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