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财务分析的企业经营决策方案研究
2021-11-05黎江虹
作者简介:黎江虹(1988— ),女,汉族,山东滨州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不再是粗放式管理,越来越趋于精细化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举足轻重,财务分析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能够给管理层提供定性、定量的标准,为管理层决策引领方向,也可为企业各层职工提供更明确的奋斗目标。文章介绍了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阐明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主要从企业内因方面揭示了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经营决策;不足;建议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企業的经营方针及战略规划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管理层制定经营方针和战略规划提供有效依据。财务分析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财务分析工作的内容、方法,以及财务分析工作在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情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考核经营绩效提供依据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财务分析工作在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独立性,财务分析体系以及管理层财务思维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加强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层建立财务思维、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控制人为调节四条措施。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工作的内容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财务分析工作的具体内容是指根据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等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信息与上期或历史某期比较、与年初预算比较、与同行业比较,研究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化,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方向;趋势分析法是研究企业一定时期(连续三年或五年等)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揭示企业的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法可以使用绝对值指标、相对值指标,也可引入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因素;因素分析法是确定分析对象有关的影响因素,判断因素对研究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比率分析法是指运用同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比率,用以评价企业当期或过去某期的经营管理情况,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根据需求,使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
二、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有利于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分析能够使管理层更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1.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
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例如,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财务指标,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判断企业可以承受的财务风险,合理安排企业的融资结构。
2.了解企业盈利能力
通过对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分析,了解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限内获得利润收益的能力,掌握自身的利润水平,衡量自身收入与成本之间的配比关系。通过有效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前景。
3.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现金流量表是利用收付实现制,剔除折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非实际收付现金的情况编制的报表,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获悉企业实际可动用的现金,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现企业管理或经营决策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方案、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应付账款付款周期、投资方案等。
(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管理层引领经营决策的方向。现代的企业管理不再是粗放式管理,日渐趋向精细化管理,管理层决策不能仅仅靠拍脑袋、判断市场走向、预测宏观经济环境,而应依靠具体的财务分析报告。一流的财务分析报告,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调整决策方案及实施力度。从短期战略看,管理层比较关注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能从短期财务指标分析中了解企业的库存情况、资产周转情况、资金数量等,做出更有利于短期扩张的决策;从长期战略看,管理层更关注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技术投入比率等财务指标分析,做出长期规划,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为企业考核经营绩效提供依据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考核经营绩效提供依据。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来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可靠性高、可比性强、量化程度高,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发现企业管理存在的漏洞,有利于企业正确对待各类风险、充分抓住各种发展机遇,挖掘企业各种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除此,进行预算执行率的分析可以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完成情况,为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提供依据。但应注意,企业绩效评价不应只参考财务指标分析,还应包括其他信息,例如:企业的组织架构、人员的分工、市场情况等。因此财务分析虽然在考核企业经营绩效中起到重大作用,但是并不包括所有影响因素,企业应考虑影响绩效的方方面面。
三、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一)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1.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财务分析工作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熟悉企业经营业务、战略规划、业绩考核。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专业人才,主要控制企业的成本核算、日常账务处理等财务基础工作,对于企业的业务方针、业绩考核等工作参与较少,导致财务分析结果较为片面。除此,大数据环境下,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由海量数据中分析重点数据,摘取重点内容的能力,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未接受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导致工作效率较慢,数据准确性不能保证。
2.管理层缺乏财务思维
目前,企业多数管理层人员是业务出身,重业务轻财务,缺乏财务管理思维,对于财务提出的意见不重视,认为业务才是企业的盈利部门,财务是企业的费用部门,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初创期的许多小企业甚至没有财务部门,只注重业务的拓展;发展期的大企业虽然设立了财务部门,但是未进行职责分离,出纳、会计一肩挑,只为申报纳税、日常报销。这种情形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令人堪忧,得出的财务分析结果令人质疑,更不可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财务分析人员缺乏独立性
财务人员的独立性是指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独立,要对处理的财务信息保持客观的态度进行核算、监督。财务人员独立性包含思想独立、物质独立,即财务人员从思想上保持客观、公正、独立,物质上不受财务分析结果的影响,薪酬待遇、升职加薪与财务分析结果无关。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所有者與管理者是分离的,管理者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对外进行业务活动,成为企业的“内部人”,而企业的所有者成为企业的“外部人”。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聘任、升职、解聘都取决于管理层的决定,财务人员物质的独立性很难保证,物质独立性得不到保障更别谈思想的独立性。面对管理层的不合理授意,财务人员很难说“不”,应对舞弊的空间非常狭小。
4.财务分析体系不够完善
(1)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定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析质量、工作流程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被动,获取的数据不准确,业务部门不配合,财务分析结果不可靠,不但不能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反而可能误导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企业的严重损失。
(2)财务分析依据的数据滞后、分析方法单一。财务分析是以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数据具有滞后性,不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目前使用的方法大多是比率分析法,方法比较单一,对于问题的动因无法深入分析,无法准确衡量企业的整体价值及经营方向,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的价值减小。
(3)财务分析缺少非货币指标。目前,企业财务分析基本依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而报表数据全部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企业的其他非货币性指标并未反映。财务分析也更关注收入、成本、资产、负债、利润率等货币计量的指标,对于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人力资源、营销渠道等未进行考虑,亦未分析企业外部的通货膨胀率、政策变化、市场供需等,导致做出的财务分析过于片面,分析质量不高。
(二)应对策略
1.加强财务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定期进行现有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财务人员自主学习。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关财务准则变化非常大,财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准确进行账务处理,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才会准确可靠;其次,引进综合型人才。现在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向管理型人才发展。财务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成本核算、费用报销等基础性工作,财务人员应了解企业自身业务,分析行业形势,为管理层做出更切合本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最后,应建立人员淘汰机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准则,对财务人员的道德品质、专业能力等岗位必备素质进行考核,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转岗、继续培训甚至淘汰。
2.管理层建立财务思维,重视财务分析
企业管理层要有全局观,立足企业整体利益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有定性和定量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目标,财务分析能够给出定性、定量的标准,给全体员工引领前进的方向。建立企业管理层的财务思维,首先,管理层需学习财务知识,培养财务量化思维,定量目标比较明确,可以更直观的反映管理层的意图。管理层通过解读财务指标能更精准的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企业管理存在的优缺点;其次,管理层应建立财务管控思维。企业的业务涉及方方面面,财务人员很少参与企业的业务,不利于财务管控工作的开展,因此财务人员的工作需要管理层的密切配合。
3.控制人为调节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客观真实的财务数据是财务分析报告的基础,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独立性。首先,定期开展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树立优秀典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造假成本,对造假人员绝不姑息,减少财务分析人员以及管理层舞弊的概率;最后,施行财务人员企业所有者委派制度,财务人员的薪资、升职由企业所有者直接决定,减少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人员工作的干预,保证财务人员的独立性,保障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
4.完善财务分析体系
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应立足于完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多方面获取财务分析所需资料、使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
(1)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是财务分析工作能够顺利执行的基础。首先,制度应规定各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责,将财务分析工作与业绩考核相关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配合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其次,详细制定财务分析的内容、使用方法、评价指标、分析原则等,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据可循;最后,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定期检查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并且充分利用检查结果,对于出问题的环节进行整改,不配合的人员给予惩罚。
(2)利用信息技术,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高质量、高效率的财务分析体系,一定要以财务分析信息化为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越来越重要,如何保证财务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是管理层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人类分析数据的速度和准确性是有限的,企业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才能满足需求。企业应该引进财务分析技术软件的基础建设,用软件代替人工,并设置预警系统,财务人员重点分析预警的财务指标,找出内部动因,发现企业管理的漏洞,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及时调整财务政策或经营方针。
(3)采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企业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指标分析,纳入非货币性指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可以规避单一财务分析发法的弊端。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对于短期投资项目,应该多使用静态指标,能反映出投资风险的大小,特别是在资金缺乏和特别强调项目清偿能力的情况下,静态指标尤为重要;对于长期投资项目应考虑多使用动态指标,考虑项目的增长潜力,发展速度等。除此,企业在财务分析时还应考虑市场竞争、宏观政策、行业前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非货币性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工作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为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企业应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倾斜力度,充分利用财务分析结果,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保障企业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磊.浅谈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20(6):74-75.
[2]钟能烽.财务分析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8(32):235,237.
[3]孙莉萍.谈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中小企业,2020(9):117-118.
[4]黄芳.论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的科学化[J].中国商论,2019(16):204-205.
[5]苏胜男.关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中国商论,2020(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