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视角下小学美术课堂提问效度的比较研究
2021-11-04黄聪丽
一、缘起:提问效度之惑
问题1:课前设问把握不准
设问是美术教师备课遇到的难关之一,因缺乏教学经验及大量的听课积累,年轻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遇到设问无方向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问题2:课堂提问指向不明
美术课堂常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指向不明确的问题,学生无法了解教师的提问意图,并且这些提问也未能体现美术的学科性。
问题3:课堂追问层次不清
类似于“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属于比较宽泛的问题,学生全凭自己的直觉回答,且与上一个问题在层次上区分不清,追问层次影响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美术教师的课堂提问效度”为观察点对同课异构《新家园》进行课堂观察与比较研究。
二、整体比较:浅探设问风格
(一)有的放矢,观察量表按需设计
观察量表分为三部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本次观察在现场即时记录的基础上借助后期的视频及录音,完整地记录了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表1)
(二)管中窥豹,观察结果数据分析
1.课堂提问总数对比
通过汇总,L老师课堂提问总数25个,Z老师课堂提问总63个,后者是前者提问数的2.5倍。(表2)
2.课堂提问类别对比
将数据分项制作成直观的统计图(图1)。Z老师的清晰问题与模糊问题相近;L老师的清晰问题高于模糊问题,Z老师“有直观答案的问题”占比最重,其次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效的问题占比最小;L老师的这两个层次问题平分秋色,无效问题占比最小;说明两位老师在提问的设计上都注重问题的有效性及价值。而“无效问题”方面,Z老师高于L老师;“有直观答案的问题”则是Z老师高于L老师。
3.课堂学生反应对比
图2反映学生回答方式,Z老师无应答的比例明显高于L老师,集体应答的比例也略高于L老师;L老师个别回答及汇报比例高于Z老师,Z老师讨论、汇报比例为0。与图2相对应,这与教师的提问层次有关,Z老师的无效问题与无应答呈正比。两位老师的共同点是学生个别回答的比例最高,符合大部分美术课堂的特点。
4.课堂教师理答对比
图3反映两位老师的理答均倾向于鼓励、追问等理答方式,较少使用打断、代答、不理睬或批评。同时二者存在差异:L老师使用称赞、鼓励、追问的方式高于Z老师,说明L老师更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深层次的问题;而Z老师使用重复答案的方式明显高于L老师,比例高达23.8%。
(三)片段对比:深究设疑策略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比喻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不失为一种经典的提问策略,下文将从两位老师的课堂片段对比中寻找美术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引导之法,贵在善问——美术课堂提问策略
(1)提问主体适时转换:释手放权而达百花齐放
【教学片段1】(表3)
【分析】用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看待她们的课堂提问,则学生与教师处于“话语权力网络之中”,教师是占据权力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被权力控制的服从者。[1]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掌握着一定话语权,都以教师为提问主体,学生提问机会寥寥无几。区别在于Z老师的课堂提问更具主导性,面对学生无答时则面露尴尬并没有及时理答,有时采取重復学生话语进行应对,产生了消极影响;而L老师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带领学生逐步理解建筑的空间秩序。提问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感知与表达,学会“释手”让学生感知,再放弃控制权,由学生自行探究。
(2)提问类型合理分配:张弛有度而致迁思回虑
布鲁姆将提问分为事实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评价型问题六种类型。[2]其中前三类属于低认知水平的提问,后三种属于高认知水平的提问。Z老师(图4)出现事实型问题较多;L老师(图5)较少提问事实型问题,多以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等提问类型为主。两位老师的差异在欣赏作品时体现得更为明显。由此可见,美术课堂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提问类型。
(3)提问角度另辟蹊径:激趣导思而促情感共鸣
从表4中看出两位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描述作品的线条、造型、空间等美术元素。区别在于提问角度,Z老师的三个提问:能找到上面的点线面吗?你有没有看到这里的线?点在哪里?——此类问题为并列关系,停留于表面,很难启发学生深挖作品的形式美原理。而L老师的课堂“金句频出”,她不断变换提问角度,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文字等资料,有学生评价“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中的山是有层次感的,博物馆的设计也是有层次感的。”如此精准的描述对于没有中国画基础的小学生来说实属难得。学生甚至自创“一只绿叶进墙来”的有趣诗句——这就是美术课堂的生成,得益于L老师循序渐进的提问。
2.问而不得,不妨再问——美术课堂追问策略
(1)追问契机,相时而动:趁热打铁方能水到渠成
【教学片段2】(表5)
【分析】对学生来说,在缺乏审美经验及美术史知识的情况下,欣赏来自千年之前的传世名作具有较大难度。起初,学生的回答是笼统而概念的,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逐步感知细节,将注意力都引向《万壑松风图》局部,将之与建筑的空间相联系。分析作品时,美术教师不妨停下脚步,倾听学生的声音,采用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描述细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追问内容,追根溯源:直击要点方可事半功倍
【教学片段3】相似环节两位老师的问题链对比(表6)
【分析】学生无应答时两位老师都采取追问方式:L老师通过巧妙的、有针对性的评语把无应答的状况转化为教学生成;Z老师则反复进行无效的追问,从一个模糊问题跳向另一个模糊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集体沉默。根据人类的知觉理论:人类经验分为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第一性是所有感知经验的直观性相,第二性是经验感知的焦点,第三性是指感知对象的意义。[3]如果美术教师的追问未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第二性或第三性,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或初步的审美意识。L老师通过追问带领学生脱离对事物第一性的关注,运用语言引导他们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与意义(即关注第二性与第三性),从而将学生视界中模糊朦胧的知觉印象逐步明朗化。
(3)追问频率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方引思维碰撞
【教学片段4】(表7)
【分析】片断中Z老师连续追问了几个问题,而学生的回答始终没有说出具有价值的答案。此环节中教师的提问不仅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频率的追问损害学生的能动性,最终答案只能由教师揭晓,因而适度有效的追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3.有答必应,相辅而成——美术课堂理答策略
(1)理答语言因人而异:真情实意才显教育智慧
有时审美理解的过程是单调、枯燥的,两位老师充分运用激励理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Z老师以其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及肢体语言,提高了学生应答的积极性;L老师的激励性理答则更具体、更具针对性,充满激励性的语言,有效地刺激着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以愉悦的情绪参与到美术欣赏活动中。
(2)理答内容提纲挈领:言必有中才能深挖究底
【教学片段5】(表8)
【分析】L老師注重理答语言的个性化,对每一个回答都能以不同的理答加以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Z老师的理答则存在空洞化倾向,出现高频次的“太棒了”“对”“很好”。这类理答语言只能激励发言的学生,对于其他学生来说,等同于教师发出了“停止思考”的信号。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时,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多倾听学生的声音。
(3)理答方式临机制变:不落窠臼才显教学机智
L老师的理答方式更为多样,重复学生回答的次数更低;而Z老师重复学生回答的频率较高。说明两位老师在教学机智方面存在差异,尤其当学生的回答达不到预设时,L老师能更为耐心地采取追问、引导的方式理答,而Z老师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理答方式反映教师的个人素养,单一的理答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唯有因人而异的理答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结语
有教育者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美术课堂需要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对话式”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术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果、提升教学品质,就必须关注自身提问的水平,包括提问的语言、细节、效度、时机、频率等技巧和方法,注重提问要有指向性、启发性、学科性、开放性等要素。
注释:
[1] 高朋.妇科的话语理论及其教育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月第6期.
[2] Jay McTighe, Grant Widdins,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俎媛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 王柯平.美育的游戏[M].南京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黄聪丽,杭州市文理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