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诗赋的视觉再现

2021-11-04任金星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画家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在高一年级美术课中,学生已基本掌握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和表现方法。同时,高一语文设有苏轼诗赋为内容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绘画创作。诗赋一直是中国绘画的重要创作来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将古典文学作品与绘画相结合进行学习,不仅是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精神的学习与传承。

二、基本问题

如何通过绘画形式再现诗赋中的内容与情境?

三、问题情境

小李同学发现,当下很多影视导演喜欢将中国经典文学作为创作题材进行拍摄。一方面向经典文学致敬,以电影、电视独有的视觉方式向观众重新解读经典,另一方面,对经典文学的拍摄也成就了很多优秀影视作品。那么,在没有数字影像技术的中国古代,艺术家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再现他们心中的经典诗赋作品呢,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四、教学目标

综合目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诗赋是中国绘画的创作来源之一,通过艺术实践对诗赋进行绘画表现创作,体验传统经典文化之美感。

具体目标:学生将了解中国绘画如何表现经典诗赋的内容;学生将理解中国绘画如何再现经典诗赋的情境;学生能够对诗赋进行绘画创作,感受传统经典文化的艺术创作魅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构图、空间、视角等绘画形式表现诗赋中的内容与情境。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形式对诗赋的情境中表现,并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针对小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可以帮他解决这个困惑?是的,在没有影像技术的古代,绘画是当时画家再现经典诗赋的重要方式。

其实,以诗赋为题材进行创作是中国绘画的传统之一。在这项传统中,苏轼以及他的诗赋是被后世艺术家重点表现的经典对象,他在黄州写下的《赤壁赋》更是后世文人进行绘画表现的重要作品。北宋画家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便是对这首诗赋的完美再现,也是第一个以此赋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家。那么,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了哪些艺术形式视觉化地再现赋中内容与情境的呢?让我们结合《后赤壁赋》的原文诗句一起走进《后赤壁赋图》,感受乔仲常的图像世界。

《后赤壁赋》是苏轼重游黄州赤壁后所做。文中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描写苏子与二客过黄泥坂,行歌赏月,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等活动;其次,描写苏子一人踞虎豹,登虬龙,长啸中,心生悲恐,返而登舟的情景;最后,苏子游后睡去,梦见化作孤鹤的道士,惊醒后,不见其踪影。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画家,将会怎样在一幅画中描绘出从夜暗到天明,跨时间、跨空间的场景呢?

文学作品在表述时间变化上更为自如,而绘画作品在空间视觉展示上更有优势。根据赋文中时间与空间的流转,乔仲常巧妙地运用了“异时同图”的绘画手法,将整个事件划分为九个片段,在不同片段中附有对应的赋文,并以山石作为不同画面的隔断,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出现了八个苏轼的形象,最终以手卷的形式实现了纵深时间向统一平面的转化(图1)。

手卷是中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长度和横幅的特点又称“长卷”或者“横卷”。古人常以手卷形式表现某一事件的发展过程,巧妙地运用某些物体对不同时间、地点所发生的情景进行隔断,实现了一幅画中跨时间、跨空间事件的完整展示。例如,《洛神赋图》(图2)与《韩熙载夜宴图》(图3)两幅作品分别以树石与屏风作为不同场景的隔断,让故事娓娓道来。

教师提问:解决了时空表现的问题,画家乔仲常又以什么样的绘画表现手法对其内容进行创作的呢?

《后赤壁赋》以叙事写景为主,对于事件中的人物和景物都有详细的表述,如:“二客从予”“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举网得鱼”“归而谋诸妇”“携酒与鱼”“断岸千尺”“水落石出”“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适有孤鹤”“梦一道士”“开户视之”。而乔仲常是以白描的方式对这些细节进行了真实再现。(图4至图12)

学生思考:对于诗赋的绘画创作,一定要把文中所提到的事物真实描绘出来吗?

其实,有很多对诗词的绘画创作并没有进行直接表现。例如,齐白石依据同名诗句创作的《蛙声十里出清泉》中,含蓄地描绘出蛙声一片的诗意情境。这也是苏轼所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艺术追求。

学生思考:乔仲常的白描手法是不是就无法体现出《后赤壁赋》中的意境呢?当然不是。结合赋词,我们一起看看画家用哪些绘画形式表现文中情境。

情境一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如此良夜。”此处写有“霜露”“脱木”“人影”“明月”“月白”以及“风清”等多处有关景色的描写,突出“寒”的意境。画家以“人影”和微动的枯柳以及岸边一株枯树等细节分别暗示文中的“明月”“风清”“脱木”。画面中光秃秃的“黄泥坂”与“岸石”,构图上大面积留白的江面,以及“平远”之式描绘出“霜露”“月白”的孟冬时节,江岸边荒寒淡瑟的美感。(图13)

情境二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文中对江流、山石、月小、断岸等景色之间的大小、高低、动静对比进行描写。画中左右两侧山石高大方硬,借着密集的线条方向朝一处生长,消失在畫面上方,与断岸以及岸上静坐的人物形成大小与动静对比;流动的江水与山石除有动静关系以外还形成一刚一柔的虚实美感,同时与画面前方的断岸组成落有千尺的高低之势。此时,人与自然已融作一体。(图14)

情境三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画家有意将图四、图五、图六三个画面连接的极为紧凑,其中怪石凌厉,草木繁杂,对应苏轼的“履”“披”“踞”“蹬”“攀”“俯”等连续动作,暗示出人物迫不及待的情感状态。(图15)

其中,图五、图六两幅画面中有景无人,从客观视角转向主观视角,让观者沉浸在“虎豹”“虬龙”“危巢”与“幽宫”之中,不由得“肃然而恐”。图五中,由之前的“平远”转向“深远”,纵深空间进一步强化了“虎豹”“虬龙”的神秘气息。

情境四

高潮退去,“反而登船,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画面留白于江面,小舟轻行,加以“平远”表达悠然放乎之情,与情境四中画面的繁杂跌宕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孤鹤横江东来,掠舟而西也。(图16)

情境五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予亦惊寤。”在最后一段赋词中,描写了苏轼与道人梦中相遇以及对现实与梦境的困惑。为了营造梦境中的超现实感,画面再次回至“深远”,将观者目光引向画面尽头,创造与现实的距离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画家将苏轼置于卷尾,放眼望向右方,此时已分不清从夜时到天明一路的跌宕是现实还是梦境。(图17)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一场梦呢?

作为“苏粉”乔仲常早已心领神会,悄悄地在画中作出伏笔。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画中苏轼都比其他人要大一些或者一直处在重要的位置,只有图八中端坐的苏轼与道士大小是一样的。据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测,画家乔仲常有意将现实中的苏轼画得大些,以强调他的主角身份,图八中与道士大小一致,则是对梦境的暗示。(图18至图21)

最后,图九中,只有苏轼一人驻门而望,我们也无法通过墙门的大小来判断他的身材大小。然而,画家只是把苏轼安排在画面的一边,让观者的视线划向深远的山林之中。此时画中人物处于现实还是梦境呢?乔仲常的这种表现方法让观者对原著的解读又多了一份想象。(图22)

欣赏完画作后,再读《后赤壁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或许乔仲常正是借此画表达苏轼人生如梦的豁达境界。

由于《赤壁赋》过于经典,后世很多画家都以此进行创作。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画家描绘同一场景,在表现形式和意境上都有哪些异同呢?(图23、图24)

乔仲常和马和之两人都表现出画面的“平远”之势。乔仲常画中,小舟依山石缓行,表现了“虎豹”“虬龙”之后的悠然放乎之感;马和之绘之远山,江面浩渺,惊心动魄之后,小舟随波逐流,不知飘向何处,表现出身不由己的怅然感。(图25、图26)

乔仲常和文徵明都有表现画面的“深远”之势。乔仲常将文中内容分为三段,画面层层递进,逐次表现;文徵明绘出整座山石,画苏轼盘旋于其中;乔仲常从主观视角出发,表现出置身于山林之中的现场感;文徵明则以客观视角,加之滔滔江水,侧重表现山石的险峻与浑然天成之感。

可见,不同画家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呈现画面的,这也是他们对苏轼人生及其作品的不同感受的真实再现。

所以,经典诗赋为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画家们对其做出回应,将感悟转化为图像重新解读,追思先人,释怀人生,也让诗赋焕发出新的生命。

画中还有些小细节,值得大家课后探讨:

1.渔夫的形象文中并未提及,畫家画出渔夫仅仅是表现“举网得鱼吗”?

2.在苏轼的院舍中画有一匹马和一俯卧的人物,文中并未涉及,出现在这里有什么样意义呢?

总结一下,画家乔仲常是如何表现《后赤壁赋》中的内容与情境的呢?

创作实践活动:

苏轼的《赤壁赋》分为前后两篇。根据本课的所学知识与体验,对《前赤壁赋》以绘画的方式进行表现。

活动建议:

1.了解《前赤壁赋》内容,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意境。

2.你的创作是选取文中某一片段还是全部内容?如何表现时空问题?以怎样的手法对其内容进行表现?文中不同情境,运用怎样的美术形式进行描绘?

3.收集其他画家对《前赤壁赋》的绘画创作,分析其异同,并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任金星,安徽省当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赤壁赋苏轼画家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酷炫小画家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