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造诣的苏轼“题画诗”审美意境探究

2021-11-04魏智子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题画苏轼意境

诗与画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也是艺术家抒情写意的产物。“题画诗”是贯通于诗画之间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它将原本独立的文字(诗)和形象(画)关联起来,以诗画一体的形式共同传递出中国画所独有的审美意境。本文以“苏轼的题画诗”为探究对象,从其内容、意涵等方面,进一步展现苏轼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追求。以期从苏轼的题画诗中,深切感悟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真挚情感,继而对他的画品、文品、人品建构更整体的联结与思考。

一、从苏轼“千古风流”中寻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画为无形之诗,诗即有声之画。语所难显,则以画形之;图有见穷,则以诗足之。诗画结合的“题画诗”是随着中国传统绘画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宋代之前,极少有人在画作题字,大多数画家会在较为隐秘的角落写上姓名,并不容易被发现和察觉。但是,自宋代开始,文人画的萌芽和兴起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在画作上题写跋文或诗句,苏轼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取得极高成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千百年来,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超然豁达的千古风流之气度更成为历代文人名士的典范。

从苏轼生活的时代来看,可谓是文化巨匠辈出之时,一方面宋朝历代帝王都喜爱收藏和创作书画,使画家的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文人阶层也积极参与到书画艺术的创作中,画家与文人的频繁互动,使画家通晓文学,文人也懂得画理,所以当时的画家非常热衷于将诗词与书画相结合。苏轼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率先提出了“士人画”的绘画理论,进一步推动了诗词创作与绘画品评的融合,同时,苏轼改变传统的题画诗形式,他创作的题画诗摆脱附属品的地位,一跃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式,作为文人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于画作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与前辈、好友之间深切情谊的真实记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王诜《渔村小雪图卷》见证了苏轼与王诜艺文交往对后世的影响,画作是创作于“乌台诗案”后,王诜受苏轼牵连被贬后,借由此画表达作者对山林隐逸之生活的向往,画中意境悠远空灵,蕴含着苏轼追求的文人画“得之于象外”的审美韵味。在这幅画卷背后,有乾隆皇帝和群臣题诗十余首,均是以苏轼为王诜的《烟江叠嶂图》所作题画诗为韵。

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作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佳作,也同样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文徵明《前后赤壁赋卷》、钱穀《后赤壁图扇页》、沈度《赤壁赋册》等都是针对这一题材展开的不同形式创作。其中宋人《赤壁图页》几乎再现诗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审美意境。

二、从苏轼“诗中有画”中澄怀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

(一)诗中有画的山水意境

题画诗的重要内容在于描写与表现绘画作品的画面。传统的题画诗通常是将画中物象转述到诗词中,以解读或传递画面信息为主,但只是逐一对画中物象进行描述,难以展现完整的山水意境。苏轼的题画诗却有所不同,它的内容表达类似于一幅渐渐铺开的山水画,蕴含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书王定国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岸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1]

此诗的前半部分是描写《烟江叠嶂图》中的山水景象,远处,千重群山间,翠色若隐若现;近处,山崖绝壁林立在幽深的谷地两旁;中间,百道泉水激流奔进,岸上是繁密的林木和巖石,从远处到近处,从山峰到泉水,从深山到行人,从幽深到疏阔,层次感极强,使人读诗时如在画中,苏轼通过流动的视角,全景式的描写表达出自然山水的节奏与和谐,引导观者的视角从有限的方寸画面延展到无限的诗文境界。

此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是描写了他被贬在黄州的自然景色。以时间为点,写出了黄州春夏秋冬四景的特点。在整首诗中,苏轼通过将黄州风光与画中景象相联结,表达自己渴望皈依自然,回归山林的心愿,可见苏轼的“题画诗”不是对笔墨艺术的抒写,而是追求理想中的审美意境表达,在诗画结合中整体建构物、境、心三者的关系。

(二)画中有诗的墨竹情怀

文人画注重画家“士气”“逸品”的抒发,讲究笔墨情趣和画面意境,所以很多画家不只是停留在描写实景气韵,更注重画作中个人心情和艺术风格的体现。由此,苏轼的“题画诗”创作,也常常是睹画怀思,意在画外。例如,苏轼在题画诗《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中描写文同画竹的情形:

其一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其二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保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其三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可怜先生槃,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2]

诗中以“其身与竹化”隐喻画中的墨竹已不是普通意义的“自然之竹”,而是墨竹精神与画格的“胸中之竹”表达。苏轼认为,在画竹时,全神贯注于竹,以致忘却自我,思想感情移入对象,与竹子融为一体,故其能有无穷清新的风格,表达出画家所欲表现出来的精神及性格。[3]也就是说,苏轼在“题画诗”创作时,更倾向于表达他自身人格的心境思想和审美意蕴,他在诗中以“有”“无”“见”“不见”等词隐喻自己超尘洒脱的艺术情怀,与此画中“以竹比德”“以竹喻人”和“以竹寄思”等画意默契神会,浑然于一体,表达了他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意境之追求。

三、从苏轼“人间有味”中观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的人生经历充满波折、虽才华横溢却屡次被贬,他在多年的羁泊飘零中尝尽了失意流放之苦。在生活的不断打击下,他依然满怀热爱,洒脱地面对困境。此时,诗词便成为他畅意抒怀之寄托,如“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凸显了他的洒脱率性;“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展现了他的乐观豁达。苏轼就是在仕途多舛的矛盾与痛苦中,历练了坚定乐观、旷世豁达的情怀和人生态度,成就了被后世誉为文人雅士典范的“苏轼形象”。

仇英《人物故事图》全册中的《竹院品古》图描绘了苏轼等文人雅士品赏古物的场景,画中人物举止高雅,反映出文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品评之风的兴盛。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中形象地表现了苏轼晚年被贬到海南时,在访友途中遇雨的场景,他向农人借来了斗笠、木屐,農人都争相笑看,而却苏轼坦然处之,并写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诗句。这些都反映了苏轼所追求的审美意境正是蕴含在他“人间有味”的生活经历之中,随着他起起落落的人生而不断升华。

综上所述,苏轼的文学造诣促成了他对诗画之间相融、相通的审美思想之追求。在他的题画诗中,一方面是寄情山水的意境表达,以可居可游的画中山水替代真实生活中的山水,通过对画面有形空间和诗人无形心灵交融的精神家园塑造,营造游于现实之外的山水桃源;另一方面是笔墨意趣的观念传达,通过题画诗展现苏轼自我的人格气质和对现实的生命感怀,将画面之境无限延展,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实现虚实艺术之间的转换,彰显“苏轼形象”的独立人格,追求人品、文品、画品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 衣若芬.苏轼题画文学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2] 胡晓明.论《宋诗精华录》所选东坡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06):61-79.

[3] 康倩.画内与画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

作者简介:魏智子,浙江省海盐县向阳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题画苏轼意境
题画二首
郑板桥《题画兰竹石》?
从善如流
苏轼题画诗
苏轼错改菊花诗
题画诗册页
春色满园
苏轼吟诗赴宴
一朵花的意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