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男生自我伤害心理危机干预个案
2021-11-04胡巧
胡巧
摘要:一位初三男生因为与家人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心情很压抑,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同学发现后及时报告班主任,随后心理教师对该生进行辅导。心理教师通过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納、理解、倾听等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同时上报危机事件,与班主任、校领导多方配合,并及时联系家长,家校配合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学生状况逐渐稳定,危机得以化解。
关键词:自我伤害;心理危机干预;初中生;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0-0055-03
一、危机事件概况
2021年1月26日晚上,我在家休息时接到初三年级一位班主任的电话,他提到班上有学生报告说看到小Z手背上有多处明显的刀痕,能看到血痂。班主任找到小Z了解情况,确认是他自己用小刀划伤的,问及原因,小Z只是说和家里人发生了矛盾,心情很压抑。班主任建议他找心理教师聊一聊,小Z同意。所以班主任与我联系,并预约了第二天进行心理辅导。
二、个案基本资料
小Z,男,初三年级学生,性格安静内敛。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十多名,较为稳定。平时在校表现良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从班主任处了解到小Z的父母已离异,父亲事业有成,平时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小Z,长期不在小Z身边。目前小Z的主要监护人是姑姑。小Z小学在湖北省某地级市就读。此外,小Z的家长对其较为严厉,特别看重学习成绩。父亲为了掌握他在家的学习情况,在家中安装监控,随时监督。
因为这届初三学生在初一初二时由我任教心理课,所以我对小Z有一定的了解。在我的印象里,小Z上课总是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三、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及内容
(一)与来访者面谈,收集信息
小Z按照约定来到心理辅导室。他戴着口罩,脸上的表情看不真切,手上戴着一双露指手套,看不出伤痕。他看到我,有点局促,但仍然有礼貌地说:“胡老师好!班主任跟我说约了这个时间过来心理辅导。”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回应道:“是的。一段时间不见,感觉你好像又长高了一点。”我边说边引导他坐下来。
坐下来之后,因为距离比较近,我发现小Z的脸上隐约能看到一点伤痕。在争取他的同意后,他把口罩摘下来,我看到小Z的左脸和右脸均有长条竖纹刀割痕迹,十分显眼。
我担心地问他:“你用刀划伤脸,不担心毁容吗?”
小Z回答说:“不担心。”
我又问及他手上的伤,他把手套摘下来,我看到他两只手的手背上都布满了一厘米左右的刀痕,粗略估计有二十几条。
接下来的谈话,就围绕着“刀痕”慢慢展开。小Z在25日晚上与姑姑发生了冲突,起因是姑姑未经过他的同意翻看其手机,并退出了几个QQ群。他发现后非常气愤,与姑姑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之后,小Z回到房间躲进衣柜,用小刀割伤脸和手。虽然事后姑姑跟他道歉,但小Z感到姑姑并不是真心实意地道歉,她不认为自己有错。面对姑姑的道歉,小Z表面上接受,但其实内心里并没有谅解姑姑。
根据小Z的描述,家中长辈,无论是爸爸、姑姑还是奶奶都对他比较严厉,并且对他学习上的期待较高,希望他考上重点高中。但是以小Z目前的成绩来看,考上重点高中较为困难。家长希望他能够抓紧初三的学习时间,努力冲刺。要求小Z除了学习,其他的事都不能做。当我问到平时有什么放松或者娱乐方式时,小Z说:“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课外书,可是姑姑不让看。能够想到的放松方式可能就是睡觉,但是睡觉时间长一点也会被姑姑叫起来去学习。玩游戏是完全禁止的。偶尔能够有一点点时间可以在QQ上和同学聊天,稍微放松一下。”说完,小Z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当我问到学习上的规划,小Z表示他也希望努力考上重点高中。
谈到与家人的关系时,小Z表示他知道家人是为他好,但是方式有些极端,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姑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比较传统。奶奶与姑姑态度一致,支持姑姑对他严加管教。爸爸文化水平较高,在学业上能够给自己一些指导,但是性格也非常固执。父子之间平时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当面沟通机会较少,而且容易起冲突。小Z曾经尝试与家人沟通,但是在多次经历挫败之后,渐渐放弃,认为沟通无效。家人当中,小Z与表姐关系较好。此次与姑姑发生矛盾之后,表姐及时开导小Z,对小Z的感受表示理解,因为她也经历过,感同身受。
近段时间以来,小Z一直感到非常压抑,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刻不停地学习。当我问及是否有轻生念头时,小Z说曾经有,但是没有采取行动。他说对于生活,对于这个世界他还有所留恋,对于未来还是抱有希望的。当问及以前是否有自伤行为时,小Z说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有过,但没有这次严重。当用刀划伤自己,看着伤口流血的时候,他感觉压抑的心情得以缓解。他知道用刀划伤自己是不好的,但又忍不住想去做。
(二)案例分析与辅导策略
1.生理原因:男,15岁,处于青春期。
2.社会原因:
(1)学校因素:面临中考,想考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大。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父亲又因工作忙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养方式为专制型,家长对孩子高度控制、过度干涉,例如通过安装监控,监督孩子学习;不经过孩子同意查看手机,并退出QQ群;不允许孩子做学习以外的事。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较少回应。
(3)应激事件:与姑姑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
3.心理原因
(1)个性方面:偏内向,气质类型偏抑郁质。
(2)情绪方面:长期压抑,较少有高兴的情绪。
综合来看,小Z出现自伤行为主要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其次是个人因素。有研究表明,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心理韧性有着消极的影响,即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青少年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更难适应。也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心理病理症状(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间接影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