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模型建构例析
2021-11-04廖中富
廖中富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建构,对培养科学思维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科学思维素养的视域下,进行模型建构例析。
【关键词】模型;模型建构;科学思维素养
在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家核心素养研究专家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库恩认为,思维是智力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证明,将模型建构应用于生物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一、科学思维素养的内涵
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的求知态度,采用适当的科学思维方法去阐释生命现象,揭示事物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生物模型概念及种类
模型是对认识对象的高度概要性描述;可通过实物或其他直观手段,也可借助抽象形式进行表达。模型建构是指借助数学符号、公式、材料、文字等,把微观的事物生动展示出来。生物模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一)物理模型 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概念模型 如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三)数学模型 如酶活性变化曲线图、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三、发展科学思维素养的模型建构例析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模型建构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物理模型,加深理解生物学概念
必修一教材中有个很重要的核心概念是:“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一核心概念,在讲完“细胞的基本结构”后,我就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物理模型,加深理解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细胞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学生在构建细胞模型时要自己挑选材料、自行设计方案。学生之间要密切分工合作,不同学生制作不同的配件,不同配件制作好后再进行组装,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通过建构物理模型,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发展。
又如,在讲授“DNA分子结构特点”时,我首先跟学生分享了科学家沃森、克里克如何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再结合自身研究发现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这两位科学家在创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运用了很多科学研究方法,他们充分尊重科学家已有事实,采用归纳、抽象、简化的方法,大胆舍去非本质属性的东西,构建了一个形象、直观、具体的物理模型。在讲完“DNA双螺旋结构”内容后,我还安排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尝试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学生通过亲身制作模型,不仅领悟了模型构建方法,还大大加深了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加深了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
(二)建构概念模型,训练科学思维方法
概念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即概念模型,概念图的形成也是建立模型的过程。例如,光合作用的概念是科学家在经历一系列探索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与综合形成的。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光合作用知识,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尝试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接着设问:CO2、H2O是如何生成有机物和O2的?光能是怎样存储在有机物中?关于O2的来源学生提出有3种可能:可能来自CO2,可能来自H2O,可能来自CO2和H2O。教師可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02“思考.讨论”第一段内容,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初步判断O2来源CO2的可能性较小,最可能来自H2O。事实与推测是否一致呢?教师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02“思考.讨论”第二段内容——希尔实验。通过分析希尔实验,学生明白O2来自H2O。教师进一步设问,能否确定O2全部自H2O?若要证明O2全部自H2O可采用什么方法,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师生分析鲁宾和卡门实验后知道O2原来是全部自H2O。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阿尔农实验资料,基于上面几个科学家实验,学生就获知,光反应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场所。关于(CH2O)等有机物的来源,教师可补充卡尔文实验,让学生知道C的转移路径和反应场所,再引导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内在联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构建了光合作用概念模型(见下图)。
经过系统的分析与综合而形成的概念图,能够很好地将繁琐知识点简单明了呈现出来,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整体记忆知识。长期进行概念图的建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还可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建构数学模型,促进探究性学习
建构数学模型是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表观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例如,在讲授《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我是利用“问题探讨”提供的信息,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66页的表格,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菌的数量为纵坐标绘制变化曲线(如下左图)。学生通过曲线图可以直观感受生命现象的规律,这种规律也可用数学公式展现。讲完“种群数量变化”,我将全班学生分为5组,设计实验去完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周后由各组学生代表分享实验结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酵母细胞数量为纵坐标绘制变化曲线(如下右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发现种群增长规律如下: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以“J”型方式增长,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以“S”型方式增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抽象,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解决种群数量增长问题,极大促进了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模型建构方法,确实能够有效解决生物学的问题,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更好地达成生物学课程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KUHN D. Science as argu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tific thinking [J]. Science education, 1993, 77 (3): 319- 3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
[3]赵占良.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7.(书)
[4]吴成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32.(书)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2.
(责任编辑:伍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