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021-11-04李大良
李大良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工作重要环节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辅导室,旨在以此给予学生以良好心理辅导。但实际中由于个别学生受社会、家庭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严重,其内心状态呈“闭关锁国”状态,即便教师或心理辅导员想要给予其帮助,却也不知从何入手。当前,如何使学生自我敞开心扉已成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大亟待积极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辅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921年,霍尔莫斯首次提出在学生心理辅导中引入游戏,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将游戏引入对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及学会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切实促进学生心智及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近年来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者逐渐引入游戏辅导,并取得良好教学成果。下面,本文将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辅导的运用进行简要阐述,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带来一定帮助。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辅导的运用
(一)灵活运用沙盘游戏
作为心理学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沙盘游戏具体指借助白沙和相关玩具来开展心理辅导。实际应用过程中,心理理疗师会给予受治疗人员以充足且自由空间,让其按照自我意愿对沙盘内所放置的微缩模型或道具进行自由摆放,创造出与之心理状态相对应的外部世界。在此过程中,受治疗人员可实现心理状况的自我修复与成长。一直以来,沙盘游戏备受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者青睐且均有深远影响力,可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因此,在日常心理教育课堂中,教师可引入沙盘游戏,将其灵活应运到学生个体或团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此促進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延伸、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自信心。但实际教学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会随着沙子的流动而变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我意愿及想象力,如此才可使学生克服语言表达和开放心理障碍,使其能够自主向教师表达自身内容诉求和自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二)灵活运用亲子游戏
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亲子游戏的引入和应用可以很好的治疗或解决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亲子游戏具体指的是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下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到相关游戏当中,并在这一游戏过程中达到治疗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积极转变自身心理想法。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随着多样化教育模式的诞生与应用,家校联合教育方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主要发展趋势。当下,无论是学科教育还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再单纯的依靠学校和教师,家长也应该发挥自身教育作用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当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而亲子游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入和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二者之间家庭关系的改善,更能够大大降低学生问题心理以及不良行为的发生率。除此之外,亲子游戏的开展还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因此,在日常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联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家长举办亲子游戏;例如两人三足接力赛、大象抛接投沙包等。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方式以及游戏治疗技巧等知识详细告知家长。
(三)灵活运用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在小学生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很好的给予学生以心理层面上的指导。心理游戏主要是借助团体中的人际交互作用帮助某一个个体学会在与团体其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观察,并在这一过程中去进行自我的深刻认识和探讨,以此自主去调节自我与团体中其他人的交往和相互关系。实际教学中,可引用的心理游戏有很多种,且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中都有介绍;例如,在《儿童游戏心理辅导》(徐光兴编著)这一本书籍中就对各种各样的心理游戏作了详细介绍,例如《热气球》、《你知道吗?》、《微笑沙龙》等;当然,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在收集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关联的心理游戏,然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贯彻融合。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心理游戏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可以引入相关心理游戏,以此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情绪与积极性;而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还是可以引入相关心理游戏,以此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科学运用心理游戏可以充分发挥游戏效能,使学生在和谐、轻松以及平等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认知心理以及个性心理得到完善,为其今后健康、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辅导应用要点
(一)注意贴合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站在另一种角度上来说心理辅导就是情绪的讨论,如想要实现有效心理辅导,则需要寻找贴合学生情绪的辅导方法;相反,若心理辅导方法不符合学生情绪,那么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激起学生兴趣的。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就根据学生情绪谨慎选择和斟酌游戏内容和开展形式;如此才可保证学生的全身心参与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目标辅导
教学中,教师应就学生实际情况来设置游戏目标;且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游戏的发展情况,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和和指导,以此保证游戏最根本的辅导目标(即恢复学生心理健康),杜绝一味追求趣味性或者学生参与激情的现象发生。
(三)注意游戏总结
因身心年龄较小原因,所以小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所获得体会和感受存在一定的表面性;为切实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游戏中所涉及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自己对游戏的看法表达出来;而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自己在游戏过程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的深入思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游戏辅导这一措施有着积极意义,可使学生乐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愿意敞开心扉、积极表达。希望各教师都能够重视游戏辅导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敏.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游戏辅导[J].新课程(教研版),2019,(6):229-229.
[2]郑晓利.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8):36+47.
[3]张甜甜.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J].好家长,2019(33):206-206.
[4]席晓艳.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4):262-262.
(责任编辑:李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