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车前子的成药配伍规律
2021-11-04王元雪
王元雪
车前子甘、淡、微寒,归肺、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的作用,可治疗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本文从含有车前子的成药入手,在有效的验方中进一步挖掘其用药配伍规律,拓展诊疗范围。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2015、2020 年版)、《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 版》为来源,提取含“车前子”的成药处方,并排除组成重复的制剂,整理出93 首处方。
1.2 处方录入与规范化 根据成药说明书,对93 首处方中的中药名称参照《中药学》进行规范化处理及合并,例如“炒白术”、“白术”统一为“白术”。部分中药名称未细化,如“牛膝”未说明是“川牛膝”还是“怀牛膝”;“地黄”未说明是“生地黄”还是“熟地黄”等,这部分按照成药说明书中具体药名统计。在整理时,排除辅料(如薄荷脑、薄荷油、蜂蜜、甘蔗),也排除“甘草”、“炙甘草”2 味使用频率较高的使药。同时根据功效主治,简化每个处方所治疗的疾病与证型。筛选频数>1 的中药,共183 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录183 味药物的药性(寒、热、温、凉、平),药味(酸、苦、甘、辛、咸、淡、涩),归经(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心包、三焦)。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 SPSS Statistics 22(简称SPSS)和SPSS Modeler 18(简称Modeler)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制复杂网络图,使用Excel 表格绘制柱状图、雷达图。通过SPSS 对频数≥10 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层聚类)。通过Modeler 对频数>1 的中药进行关联分析(Apriori 算法),绘制复杂网络图。
2 结果
2.1 主治的疾病、证型 去除“其他”类(说明书没有明确提出治疗哪种疾病,或所治的疾病仅对应单个成药)的8 首处方,将剩余成药根据所治疗的疾病绘制柱状图,频率前3 名依次为:尿路感染、腹泻、眼病。见图1。去除“其他”类(同证型的成药≤2 个)的6 个成药,将剩余成药根据所治疗的证型绘制柱状图,前3 位常见的证型为:湿热、脾虚、肾虚。见图2。可见含车前子的成药,多有清热、利尿、明目等功效。车前子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湿热淋证;可以“利小便而实大便”,用于治疗泄泻;车前子归肝经、可清肝明目;且常与补肾药物配合,治疗肾虚水肿。
图1 主治疾病的分布
图2 主治证型的分布
2.2 用药频率高的中药 186 味中药中,出现频率>20%的中药9 味,>15%的22 味。见表1。
2.3 中药的药味、药性、归经 186 味中药中,药性:以寒性(如泽泻、黄芩等)、温性(如白术、熟地黄等)居多,可清热利湿、补肾健脾。药味:甘(如茯苓、山药等)“能补、能和、能缓”,可健脾肾;苦(如白术、黄芩等)“能泄、能燥、能坚”,可燥湿热;辛(如菟丝子、陈皮等)“能散、能行”,可行气燥湿。见图3。药物归经:以肝经最常见,分析除车前子外,还有许多补肾(如熟地黄、菟丝子)、清热(大黄、黄连、菊花)的常见药物同时也归肝经,治疗眼病也是以肝经为主,因此范围较广、出现次数较多。不难理解,归脾、肾两经的中药占比较多。归肺经的药物中,车前子、茯苓、山药、黄芩较常见,这些归肺经的药物可利湿,还可清热、行气,可用于治疗淋证、眼病等。见图4。
图3 药性、药味
图4 药物归经
2.4 配伍规律分析
2.4.1 系统聚类 将表1 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层聚类)并绘制树状图,聚类方法选离差平方和[1],区间选欧式距离平方。根据树状图结果及中医理论,筛选合理的结果(去掉“黄柏、黄芪”和“肉桂、麦冬、薏苡仁”两组),大致将除车前子外的中药分为9 组。见表2。
表1 频数≥10 的中药列表(以频率排序)
表2 高频用药分类
2.4.2 关联分析与复杂网络图 将频数>1 的中药提取后进行关联分析(Apriori 算法),与车前子关联置信度100%且支持度前5 的对药、与车前子关联置信度100%且支持度前5 的角药,见表3~表9。并将数据绘制成复杂网络图,最大链接数=80。见图5。
图5 复杂网络图(最大链接数=80)
在所有成药处方中,茯苓、泽泻是最常见的与车前子搭配的中药;车前子与山药、熟地、菟丝子协同,共奏补肾、利水湿的作用;“脾为生痰之源”,白术与车前子搭配可以健脾并加强利水湿的效果,而且“利小便而实大便”,可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见表3。
表3 支持度前5 的对药、角药(n,%,n=93)
对各个中药进行疾病组内关联分析后,可以看出在治疗尿路感染时,车前子常联用木通、萹蓄、大黄、黄柏、茯苓、瞿麦、泽泻等药物,加强清利湿热、利尿通淋的功效。见表4。
表4 尿路感染的对药、角药 (n,%,n=15)
在治疗腹泻时,车前子常与苍术、白扁豆、诃子、山楂、木香、藿香、白术等药物配伍,可见有3 个治疗腹泻的思路:健脾利湿、芳香化湿、涩肠止泻。见表5。
表5 腹泻的对药、角药 (n,%,n=14)
车前子有明目的作用,常与菊花、决明子、黄芩、当归、栀子一起治疗眼病,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养血活血是治疗眼病的常用治则。见表6。
表6 眼病的对药、角药 (n,%,n=12)
车前子本身可以清湿热,在带下病中常与柴胡、白术、山药、陈皮、苍术配伍,具有疏肝、行气、健脾的功效。见表7。
表7 带下病的对药、角药 (n,%,n=8)
五子衍宗丸组成为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补骨脂也是补肾的常用药,可以推测,普遍认为阳痿是由于肾虚引起的。见表8。
表8 阳痿的对药、角药 (n,%,n=8)
车前子联合茯苓、山药、泽泻、牛膝等加强利水消肿的功效,还有附子等补肾阳的中药,可见温阳化气利水是治疗肾炎的常用思路之一。见表9。
表9 肾炎的对药、角药 (n,%,n=6)
3 小结
综上所述,车前子可用于治疗肾系、脾系、眼病、带下病等诸多系统疾病。每个疾病虽然各有不同的诊疗思路,但都存在共性。例如:治疗尿路感染时,需清热利湿;治疗腹泻时,除了对症处理,还要强调祛湿;治疗眼病时,离不开归肝经这一规律;治疗肾炎时,温阳化气利水是重要的思路之一。车前子存在于许多常用的方剂中,例如: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八正散。车前子常联合茯苓、泽泻、当归、地黄、白术、白扁豆等,共奏利湿热、补脾肾的功效,并进一步扩大车前子的治疗范围。
近些年来,已有多项试验证实,车前子主要药理成分包括多糖类、苯乙醇苷类等,具有利尿、抗炎等作用[2-4],对于消化系统具有双向调节性,可以治疗腹泻、便秘[2,5,6]。虽然本文是基于数学算法,但通过统计学的进一步挖掘、确证了中医的配伍规律,期待本文能为进一步提高临证疗效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