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建档案编研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刍议
——以《武汉湖泊志》为例

2021-11-04张俊普刘元海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编研城建湖泊

张俊普 刘元海

(1.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武汉 430015;2.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武汉430015 )

武汉依水而兴,缘水而盛,素有“百湖之市”之称。长江、汉水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造就了城市的血脉,点缀在市内的百余湖泊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城市肌理,在赋予武汉秀美景致的同时,延续着楚文化生生不息的文脉神韵。武汉城市发展史,就是理水治湖史。城市文化建设,绕不开水的话题,星罗棋布的166 个湖泊更是举足轻重。发掘湖泊的形成、演进、开发、保护等历史,对于营造亲近湖泊、爱护湖泊、治理湖泊的城市文化,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由武汉市水务局组织编写,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具体承担的《武汉湖泊志》,系统整理武汉湖泊人文历史、地理现状、资源特色、治理保护等内容,以湖铭志,以湖铭城,展现了武汉百湖风情的城市风貌,是以档案编研方式助力城市文化建设的有益实践,也对城建档案编研与城市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城建档案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城市建设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城市文化建设包罗万象,以武汉为例,依江傍湖的水域文化、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汉口租界的建筑文化、悠久绵长的荆楚文化都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而在其中,城市建设又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城市人居环境改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原有建筑和资源的保护开发,根本上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建设和开发新的文化。

(二)城建档案记录保存着重要的城市记忆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从上述定义和范围可以看出,城建档案保存了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文件、图片、影像、数据等资料,记录着城市建设变迁的历史轨迹,定格了城市发展的诸多瞬间,是构建城市记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档案恰似一个无形的纽带,将人类的昨天、今天、明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文化是运动着的长河,那么档案是与这条长河同步运动的记忆长卷”。

(三)城建档案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个城市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无疑就是城市建设。城市内建筑的布局、风格的选取、结构样式的设计、建筑色彩的调配,无不直接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甚至照搬的情况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国际大都市、一线城市,必然是众多其他城市效仿的对象。英国《卫报》就曾批评中国是由一千个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要避免千城一面现象发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融入城市文化元素是有限途径。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要在城市建设中增添文化元素,还需反诸城市建设本身,从城市建设传统和历史中总结提炼。城建档案植根于城市建设全过程,是城市建设的记忆和沉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掘蕴藏在城建档案中的信息资源,对于展示城市建设风貌、塑造城市个性、凝聚城市精神有积极的意义。

二、《武汉湖泊志》的有益探索

(一)《武汉湖泊志》编研的文化考量

时任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为《武汉湖泊志》撰写的序言中提到“《武汉湖泊志》以史为经、以话为纬,以湖铭志、以湖铭城,图文并茂、意趣兼备,展现了武汉的百湖风情,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发掘武汉湖泊人文历史、地理现状、资源特色、治理保护等内容的全景式志书”“对于营造亲湖、爱湖、护湖、治湖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武汉湖泊志》的跋文也提出“立志于此,为美丽武汉多一份承载厚重文化的靓丽名片”。不难看出,在《武汉湖泊志》编研的缘起中,助力文化建设是其非常重要的考量。编研《武汉湖泊志》就是要把武汉水文化发扬光大,传承湖泊文化,守护百湖之市的美誉。

(二)《武汉湖泊志》的丰富文化内容

《武汉湖泊志》全书共四篇十章,30 余万字,从武汉湖泊总述概况到166 个湖泊的分述介绍,从湖泊治理到风光人文,囊括了区域分布、历史成因、水文资源、人文风光、治理修复等多方面内容,充分彰显了武汉湖泊特色。特别是第四篇“武汉湖泊风管与人文”中的三章,分别以“湖泊揽胜”“湖泊故事与诗词”“湖泊大事记与湖泊之最”为题,从风光、桥梁、名校、名人和民间故事、诗词歌赋等多个角度,展现湖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韵,真实客观梳理了武汉湖泊千百年来的发展演绎历程。

“湖泊揽胜”中“湖泊与风光”一节,仅以东湖为例,就介绍景点24 个,景区6 个,独立景物32 个,自然景观18 个,人文景观47 个。同时,专设“光辉灿烂的文化集萃”一项,对东湖滋养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近代革命历史文化、楚地乡土民俗文化系统展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记录。“湖泊与桥梁”一节,将湖泊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概述架设在东湖、南湖、沙湖、墨水湖等湖泊上的53 座各式桥梁,记载城市建设与湖泊治理的有机交融。“湖泊与名校”一节,通过探寻掩映在东湖之滨、南湖之畔、沙湖之岸、汤逊湖黄家湖怀抱中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 余所高校,将湖泊的灵韵和校园的文墨共融。“湖泊与名人”一节,通过寻访屈原、李白、刘备、毛泽东、周苍柏等名人足迹,增添了武汉湖泊人杰地灵的历史厚重。

尤值一提的是书中“湖泊故事与诗词”一章,收集湖泊民间故事50 篇,李白、刘禹锡、黄庭坚、王安石、朱德等咏叹东湖、月湖、武昌古湖泊的诗词48 首,赋予了武汉湖泊强烈的传奇色彩和灵动的人文精神,极大丰富了湖泊的文化内涵。

《武汉湖泊志》除正文外,随文配发大量的图、表、考、大事记、之最等,穿插在书中的各类湖泊照片多达240 余张,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将湖泊的自然风光、人文胜景、保护现状等一一呈现,留下了灵动美丽的历史瞬间。

(三)《武汉湖泊志》的城市文化记忆功能

从《武汉湖泊志》丰富的内容不难看出,在以客观翔实的文字记录重现武汉湖泊变迁演进的同时,《武汉湖泊志》实际上也承担了储存城市文化记忆的功能。通过梳理武汉湖泊变迁史,列出武汉首个湖泊千年大事记,明朗了武汉城市文化发展的湖泊脉络。通过发掘湖泊的类型成因,为因湖而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支撑。通过盘点武汉十二大水系,对近代以来武汉城市演变和区域文化构建奠定了基础。通过采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传说,实现了文化层面的湖泊历史资料抢救和延续。通过整理咏叹湖泊的诗词歌赋,为依托湖泊传承文化增添了乐趣。通过一幅幅精致唯美的风光图片,为展示灵秀朝气的湖泊文化提供了最直观的素材。凡此种种,《武汉湖泊志》已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武汉湖泊的志书,也是一本保存城市记忆的文化工程,正所谓“一湾湖水,诉说一段历史;一泓碧波,演绎一种风情”。《武汉湖泊志》铭记了武汉湖泊的美丽身影,承载了武汉厚重文化的靓丽风采。

三、城建档案编研助力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文化建设领域城建档案编研大有可为

档案资料是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档案编研工作的支撑。城建档案有其显著的行业特征,对城建档案进行开发编研,对于回顾城市发展历史、启发城市建设灵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建档案助力城市文化建设领域,国内相关城市已有丰硕成果。如上海市城建档案馆编研出版的《从城建档案回望百年外滩史—上海外滩建筑群》《城市的记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空中回眸—上海城市变迁》等成果,再现了城市建设与上海的发展历史,生动演绎城建档案与优秀建筑的联系,不仅为城市变迁和发展留下了珍贵资料,也为城市文化传承增添了助力。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注重发掘城建档案文化内涵,相继推出《武汉桥梁集锦》《武汉高层建筑集锦》《武汉文化体育建筑》《武汉工业建筑》《武汉城市雕塑》等编研成果,引起社会良好反响,也为城市文化建设留下丰富资料。

(二)文化建设领域城建档案编研前景广阔

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建档案编研拓展了形式和内容。在沿袭画册、图书等传统编研成果的同时,电视纪录片、影像志等更加直观、立体的编制成果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推出的《武汉里份》《武汉百年建筑经典》《武汉魅力村镇》电视纪录片,《水韵武汉》影像湖泊志均引起广泛关注。在“互联网+”的时代,城建档案编研的形式和途径更加宽广,结合城市文化特征,借助网络现代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对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仍以武汉为例,近年来武汉市跨江跨湖桥梁建设迅猛,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等跨江大桥的图片影像屡屡成为社交媒体关注的焦点,将相关桥梁的城建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推出画册、影像片等编研成果,不仅能如实记录城市建设的最新成就,也可为武汉市打造“桥梁文化”提供基础资料。武汉高校云集,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也有蓬勃新生的后起之秀,各高校建筑风格多样,年代不一,组织对其梳理分类,编研高校建筑相关成果,不仅能展示各类建筑之美,也可为武汉科教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每个城市历史渊源不同、发展历程各异,发掘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资料,在文化建设领域推动城建档案编研工作,题材众多,资料丰富,前景广阔,值得档案工作者积极思考和认真对待。

(三)文化建设领域城建档案编研需要勇于创新

当前,城建档案编研还面临着信息量繁多且分散、前期准备周期过长、城市文化建设取向多样、大众需求复杂易变等问题,加之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档案工作者主要精力在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保管,编研工作力度不大。助力城市文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城建档案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档案工作者应勇于突破以保管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充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广泛应用新媒体新技术,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在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特色方面下功夫,在编研过程中抓住城市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推出电子图书、网上画册、微纪录片等富于文化内涵的编研成果,让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人物与事件再次鲜活起来,增添编研成果的感染力,增强编研内容的吸引力。还可与宣传、广电等部门开展合作,拓展编研成果的传播途径,扩大受众范围,通过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塑造城市特色和品格。

我国当前仍处于城镇化重要发展阶段,各地城市建设规模屡创新高,城建档案资源丰富。悠久灿烂的文化传承同时造就了各地厚重多彩的城市文化,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充分与城市文化建设结合交融,必将迸发无穷的力量,结出丰硕的成果。《武汉湖泊志》的编研出版是有益且成功的探索,期待更多助力城市文化建设的城建档案编研成果涌现。

猜你喜欢

编研城建湖泊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1年总目次第27卷(1-6期)
湖泊上的酒店
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对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
“害羞”的湖泊
奇异的湖泊
大数据时代的城建档案信息系统构建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