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辟蹊径 趣学古文
——部编版教材文言文的朗读策略指导

2021-11-04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王希宇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5期
关键词:句读白话文文意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王希宇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更是现代文形成与发展的鼻祖。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选入了浅显易懂的经典文言文篇目,我们称之为“小古文”。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本身短小精悍,言简意丰,适合儿童阅读,对小学生的言语生长意义重大。

纵观部编版教材中选入的小古文,都是以故事为主,体现了鲜明的语法规则。但基于学情不同,对学生朗读目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三年级的两篇小古文,《司马光》和《守株待兔》,课后提出的朗读要求为:跟着教师朗读,注意停顿,把课文读通顺。四到六年级的几篇小古文,课后提出的朗读要求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另外,高年级小古文因篇幅变长,句式变复杂,内容变深刻,朗读难度也有所提升。基于此,不同学段的小古文应有区别地给予朗读策略指导。

一、文白对照,范读停顿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下册中的《司马光》和《守株待兔》是学生最早学习的小古文。对小古文的学习,学生缺乏基础的认知。因此,这类小古文的学习重在兴趣培养,初步感受小古文和白话文语言形式的区别,通过故事内容直接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读懂小古文。

如小古文《司马光》的教学,宜采用文白对照的方式:

师:知道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出示现代白话文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自读)

师:读得正确流利。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在古代是怎么写的吗?(出示小古文)

师:自己借助拼音,读读下面这个故事,对照看看,和上面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同时出示文言文和白话文,引导学生在文白对照中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白话文语言形式、风格、内容的不同,体会文言文言简意丰的独特表达。同时,借助白话文,学生也理解了小古文《司马光》的意思,为之后读好句子打下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古文学习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进一步激发,这在小古文学习初期是至关重要的。

在文白对照的基础上,教师不必急于放手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试读。而要在老师范读、学生聆听的基础上,带着学生初读几遍,标出朗读节奏。这时,学生根据读出的节奏试读,在反复朗读中比较和体会小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培养小古文朗读的语感和节奏感,强化学生首次接触小古文的感知体验。

二、结合文意,自悟句读

古文是不加标点的。古人读书,常在句尾加一个点或圈,叫“句”;在需要停顿的字下面加一个点,合起来称为句读。句读,代表着古文的停顿和节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到,文言文朗读需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感情”。由此可见,正确的停顿与节奏,对文言文朗读至关重要。部编版教材四至六年级的小古文朗读目标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中提到的“正确”,即指语音、节奏的正确。学生在三年级小古文朗读的基础上,已经对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停顿有了初步感知,具备了结合文意,尝试自悟句读的能力。

鉴于此,笔者认为小古文朗读有规律可循,有必要进行系统梳理,以便更好地开展小古文教学工作。

1.主谓、动宾之间应停顿

如:(1)胤/恭勤不倦;(《囊萤夜读》)

(2)孔君平/诣其父;(《杨氏之子》)

(3)女娃/游于东海;(《精卫填海》)

(4)常衔/西山之木石。(《精卫填海》)

例(1)(2)(3)中“胤”“孔君平”“女娃”是动作的实施者,与后面谓语之间应作停顿;例(4)中的动词“衔”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2.句中关联词、语气词前后要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关联词、连词和语气词,如“盖”“则”“是故”“而”等,在句中起挈领下文或转折文意的作用,要注意停顿。

例如:

(1)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两小儿辩日》)

(2)乃/呼儿出;(《杨氏之子》)

(3)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古人谈读书》)

例(1)中“而”表示转折,译为“却,但”,其前要停顿。例(2)中“乃”为关联词,译为“于是,就”,其后要作停顿。例(3)中“则”承接上文,总领下文,其后也要作停顿。

3.充当状语的词后要停顿

例如: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囊萤夜读》)

(2)一日/曝书画;(《书戴嵩画牛》)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4)蜀中/有杜处士;(《书戴嵩画牛》)

(5)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王戎不取道旁李》)

例(1)(2)(3)中“夏月”“一日”“日初出”“日中”为时间状语,其后都应作停顿。例(4)(5)中“蜀中”“道边”为地点状语,其后也应作停顿。

4.相连单音节词之间要停顿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学生常常会把临近的两个单音节词误当成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而造成误读。

例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

例句中“家禽”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语,指“家里养的鸡、鸭、鹅等禽类”;但在这篇小古文中,应对两字分别释义。“家”指“孔君平家”,“禽”指“鸟类”,合译为:孔君平家的鸟。故结合文意,“家”和“禽”中间应作停顿。

小古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多方面知识,总结一些基本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正确、更有效、更轻松地理解内容,不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关注音韵,升华文意

学会停顿,读出节奏,读懂文意,是小古文朗读的基本目标。不过,小古文的朗读教学绝不应止步于此,而应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古人在音韵上的讲究,结合平仄,利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关注声音的长短变化,读出节奏、起伏和气势。这样,小古文的节奏美、音韵美就都表现出来了。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人物的精神、语言的层次、文章的风格等都得以体现,从而读出文字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古文《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后的朗读要求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这篇小古文,作者运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直接抒情,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赞美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

朗读第一段,先有停顿地读出节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读出停顿,文意、句式结构就一目了然了。如果学生在语气上能层层递进,语速由缓至急,“国”字予以重音处理,完成连贯而有气势的朗读,就能充分体会中国少年于少年中国的重要意义。

朗读第二段,在读好停顿和节奏的同时,还应关注到每一分句末尾字:光、洋、扬、惶、张、皇、芒、黄、荒、长,都为平声,压“ang 韵”。在读时,遵循古汉语音韵学中“平长仄短”的特点,声调略微上扬、拖长语音,层层递进。此时,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就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了。学生全身心朗读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小学生进行小古文朗读策略指导,智慧地运用学生容易掌握的朗读方法来培养其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可以让其爱上小古文,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厚植传统文化内涵,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猜你喜欢

句读白话文文意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短句(主语+谓语)
参考答案
“咬文嚼字”三篇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现代白话文底子中的文言用法
书面表达练与析
预测情节推信息,巧解完形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