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对口帮扶工作的思考

2021-11-03向世涛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摘帽农业产业成果

向世涛

2017—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承担了环京津28个贫困县之一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对口帮扶工作。以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研究班学习内容,结合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几年的帮扶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几点体会

(一)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发展产业,尤其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范大规模返贫的根本举措,也是最需要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的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才是最有效的扶贫;产业脱贫才是最可靠的脱贫。

以围场为例,当地优势在于生态,同时也受到了生态的制约,因此要在做好产业生态化的同时,全力做好生态产业化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围场县持续培育壮大生态文化旅游、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主导产业,引进实施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保稳定等工作,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围场县还深入开展以“百万亩薯、百万只羊、百万头牛、百万亩林果、百万人次乡村游”为主要内容的“五个百万”产业扶贫工程,成为围场高质量脱贫摘帽的有效举措。这样的脱贫,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完成了“生态涵养、水源支撑”的政治使命。

(二)农业产业巩固脱贫必须帮助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带动全产业链开发

一些脱贫摘帽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质优良,但区域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已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强。有的地区单个农业经营主体“唱独角戏”“跑单帮”,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盈利能力弱、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优势农产品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农业仍以卖“原字号”“初字号”“粗字号”农产品为主,农民挣的仍是有限的汗水钱。还有的地区有产地初加工基础,但缺乏精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缺乏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系列开发,没有把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脱贫地区更要聚焦重点,持续整合各种衔接政策、项目和资金,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拉伸、拓宽、延展产业链,实现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让当地农产品有稳定的市场,农民群众有稳定的收益。

以围场为例,近几年县委县政府聚焦短板环节,依托供销集团、硒缘公司、天原药业、宇航人等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按照“一区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快种植结构调整,集中连片发展黑木耳、万寿菊、有机杂粮、中药材、金莲花、沙棘等特色作物,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效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带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依托富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整合县域功能农业、玫瑰花种植等资源,构建园区社区景区“三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田园家园乐园“三园”共融的新型田园综合体,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增加贫困群众入股企业分红收入和到基地务工收入。这些做法,值得发扬光大、持续坚持。

(三)农业产业巩固脱贫更需要加快发展新项目

没有项目的推进,就不可能有地方经济的有效发展。没有新项目的引进就不会有新企业上马,没有新企业上马就不会有新就业岗位,没有新就业岗位就不能为脱贫群众带来稳定的工资性收入。脱贫地区一定要进一步搭建各类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产业链招商、以专业团队招商,将本籍客商作为招商引资最为倚重的力量,针对战略新兴产业,引进更多、更好、更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实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围场县近年来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培育农业龙头扶贫企业10家、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园10个、创建产业扶贫示范村10个、扶持新型扶贫农业经营主体10个,不断扩大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切实拓宽群众致富路径。围场县以“真脱贫、脱真贫”为基础,努力打造了一批产业兴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治理有效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持续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措施和实现路径。

二、几点建议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充分汲取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好模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拓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幫扶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建立脱贫巩固长效机制,立足发展产业之根本,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措施,落实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准实施的发展举措,统筹推进,久久为功。

(一)创设优惠扶持政策

优惠扶持政策应多针对整体产业、整个地区,少针对脱贫个体。国家应多出台一些共性的优惠政策,比如到脱贫地区去旅游、到带动脱贫群众的“农家乐”住宿吃饭,拿门票、消费凭据抵扣部分过桥过路费;到脱贫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多的企业,免征国税;脱贫地区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减免有机、绿色认证等相关费用;给地方政府使用整合涉农资金更大的自由裁量权等。总之,要研究出台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允许这些地方制定一些特殊政策,政策活则经济活、致富易。想当年,深圳也只是一个小渔村,正是因为“特区”的特殊政策,才有今天的如此繁荣。

(二)持续开展扶志扶智扶制

充分调动脱贫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脱贫群众有意愿、有能力与大家一起共同奋斗,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要确保帮扶项目更实、作风更实、成果更实,让一份帮扶有一份产出,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如一度盛行的“政银企户保”、集中式光伏电站、贫困村级光伏电站、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等方法,是产业扶贫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比较简单。“一股了之”(股份合作+扶贫)、“一光了之”(光伏电站+扶贫)式的扶贫,不但没有给贫困家庭、贫困群众赋能,反而让贫困家庭、贫困群众失能、去能。而且,入股企业存在风险,价格补贴也不可能是永久的。现在一些脱贫地区的领导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采取多重产业覆盖等方式予以优化完善,确保脱贫攻坚成果落地生根。

(三)坚持对口帮扶“不撤摊子、不松劲儿”

实践证明,建立专项帮扶、行业帮扶、社会帮扶互为补充的帮扶机制是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不仅不能改变,而且应向深处拓展,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帮扶更应当长期坚持下去,要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县大多是农业大县,目前农业大而不强、产业散而不长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继续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区域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方式,引导支持脱贫地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是实现持续、稳定、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所强调的,贫困县摘帽后,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使贫困县做到不再返贫并实现乡村振兴,各种帮扶力量和措施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要选择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继续助县帮乡包村,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中文校对:段晋苑)

猜你喜欢

摘帽农业产业成果
验收成果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贫困县摘帽后不得搞庆祝活动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017年,约10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