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创意作业

2021-11-03李德儒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李德儒

摘要: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是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基于此五大核心素养,教师应该设计多样的、有创意的美术作业,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创意课堂,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美术课程是一门涉及内容廣泛的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通过为学生营造创意课堂来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学科;创意作业

在美术学科中,创意实践能力是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思,并以草图、模型等形式予以呈现,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呢?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几点拙见。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核心素养理念广泛传播的大环境下,仍有很多教师采用最原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地将知识输出,却忽略了学生到底能接收多少。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往往是在模仿,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完成作品,这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近几年的下乡送教活动中,我发现农村学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学生的图画本放在一起做对比,几乎所有学生的作品都一样,鲜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更遑论学生的创意实践了。试问。我们的美术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低级模仿能力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美术教师没有用心备好课,许多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不按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甚至将美术课改上其他文化课或是放任学生在美术课上做与课堂完全无关的事情,这是对学生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学校和教师进行改革。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策略

毋庸置疑,开展美术课堂创意教学,对于学生的美术水平以及艺术内涵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师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开展创意教学,而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任何一种好的教学理念都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适应复杂社会的变化而服务的,但是,要真正地使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发挥优势,需要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应用。所以,无论是应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再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三、培养兴趣,激发美术表现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因此,美术教师要用自己的全部智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想象能力较强,乐于通过绘画和手工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美术教师可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绘本故事画、想象画、主题性绘画、写生和手工制作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这些课业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四、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就是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并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创设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满足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例如,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通过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以生活中的各类实物、道具,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指导学生模仿美术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进行情境表演等。

五、明确主题任务,让学生像艺术家一样进行思考创作

根据核心素养中“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指导思想,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生成有意义的创作主题(文化理解);研究艺术家的生活经历、风格、创作观点,借鉴、模仿经典作品(图像识读与审美情结);研究材料与工具,学习、借鉴大师的表现技法(美术表现);搜集创作素材,构思构图(创意实践);寻找素材与工具,自己动手创作,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作品,展示交流,从而全面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通过调查研究完成任务清单,然后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创新,进行创意表达。设定主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创作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创作方法(如绘画、剪纸、泥塑等)和创作材料,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六、多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活动依赖于发散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已给出的问题、材料,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突破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进行自由思考、任意想象。发散量越大,思维越丰富,创新作品出现的概率越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教师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七、改革评价方式,保护创造激情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位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并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评价时要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要重视个性的培养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