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须有径,遵路识斯真

2021-11-03吴小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1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情思朱自清

吴小清

写借景抒情散文要善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并且造境抒情都无法背离此技法。不得不说情景交融是散文阅读和创作的主要原则,这种方法当运用在散文的构思中,营造一种情和景高度融合和统一的境界。在进入多元共存的时代,用“形散神不散”已不能涵盖散文的千姿百态,我们怎么打通“情景交融”的渠道路径,或者是有什么样的好的文本解读方式,好的阅读路径,能够完成“情景交融两相宜”,真正体认到作者独特的个性化情思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定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思考。

一、景中见情:走到课文之内,品读个性化的语句章法

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有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笔者非常认同,作者的人生经验,是通过精准的言语来表达的,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

比如《故都的秋》中,故都的秋味:“清”体现在色调上、“静”体现在声音上、“悲凉”体现在每一个景物之中。在第一幅秋院图中,碧绿的天色,蓝、白色的牵牛花,多选用青、白、蓝、灰等冷色调,给人一种“清”的感觉,表现出人内心的悲凉之感。在景物的选择中,用了秋草这一意象,用了“疏疏落落、尖细且长”这样的词语,描写了树叶飘零、秋草枯草的萧条,再来表现牵牛花,早晨开放,近午萎蔫,对生命的悲凉感就情不自禁向读者侵袭而来。

二、以情观景:走进作者之心,着眼主体体认作者情思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是“文学性的散文”与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文章的区别。比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客体,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散文抒写性灵,是个体情怀的见证,散文的第一要素,也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当我们以情观景,情者景之情,走进作者之心,着眼主体,一个人的人格思想,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了,我们才可以更好触摸到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避免抽象化、概念化、脸谱化。

三、情景共生:感我心者,分享感悟作者的人生经验

散文是日常的,包容大千世界,寄寓于人生社会。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因此,我们读散文,会有一种亲近感、情思相类或相通,往往会很自然地唤起相关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当然也存在一种阅读弊端,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乃至忘记了去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景中见情,以情见景,情景相生,我们的心灵浸润在景色的大千世界中,慢慢游入“情景交融两相宜”的意境世界。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文学的美,朱自清选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434-435

[2]王榮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情思朱自清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飘落的情思(局部)
十月情思
朱自清的较真
归来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