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基于教育戏剧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究
2021-11-01岑馨雨苏情儒何朝峰赵尹菲王浩东
岑馨雨 苏情儒 何朝峰 赵尹菲 王浩东
摘要:近年来,英语教育戏剧得到不断地尝试和应用。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的小学课堂上,已经出现了较多有关英语教育戏剧的内容与活动设计。此外,英语教育戏剧在国外也早已被广泛使用,且颇有成效。一些研究表明,教育戏剧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这种戏剧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欢乐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为他们的全方面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提升,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国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意愿和英语教育戏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等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进一步推广英语教育戏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教育戏剧;建构主义
一、引言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处于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单一授课模式。传统的小学英语教育注重应试知识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们对英语文化的感知,它更偏重书面知识,一味地为考试做准备。这样,学生的语言学习并没有受到锻炼。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主要目的是用来交流沟通。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们的潜能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很难提起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成为他们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障碍。因此,教育戏剧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能力提升提供途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部分小学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意愿,利用课外实践推广的方式,开展线下小学英语教育戏剧公益课堂,初步将教育戏剧投入实践、融入课堂,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我国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意愿和英语教育戏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等情况,并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进一步推广英语教育戏剧的想法和建议。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核心意义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所有一切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其最强调的。建构主义就是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直接经验进行理解和建构,是将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有意义的形式的过程,并且是在交流互动沟通之中进行的过程。
通过实践研究,小学生更愿意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互动。在教授英语戏剧知识之后,开展小组交流活动,给予适当的引导,达到了交流沟通中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小学英语教育戏剧应用现状
本文拟基于剧本,预热游戏,情境表演这三种教育戏剧元素,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其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关于剧本素材的选择,会从教育戏剧本土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改编。笔者根据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及地域特点尝试从闽南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故事,从民俗文化,歌谣,本地名人故事三个方向着手,最以民俗文化和本地名人故事为主。
对于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本土化的实践成果的研究的论文海量庞杂,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外的小学英语教育实践。由此笔者从一些国内外具有标志性的实践成果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那近代的教育戏剧的实践成果来说,在上世纪初,英国的哈丽特.芬蕾-强生就首先提出了“戏剧化教学”的模式应用于教室内进行教学。这是早期的学者将戏剧表演的方法应用到学校教育中,还是以人为主的,主要也考虑到以儿童为主。在美国,大量的中小学老师对教育戏剧化的实践模式研究十分感兴趣。以温妮佛列德.瓦德为代表,1930出版的《创作性戏剧技术》一书成为了全美国教育戏剧与教育剧场的发展,同时推进了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1]。受英美的教育戏剧成果的影响,发达的西欧诸国也纷纷效仿,如火如荼地将培养具备教育戏剧技能地教师,加拿大和澳洲也开始设立机构,学校将教育戏剧作为教师的一个选修技能,比起一般教师更具竞争力。故而在这些早期的强国中就这样开始了一场教学模式实践的变革,教育戏剧培养起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这些强国继续强盛的原因之一,可谓教育强国。
我国的教育戏剧起步较晚,港台地区率先发起,该地区的学者也十分关注教育戏剧的引进和我国本土化的实践,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样的教育戏剧。台湾的台湾艺术大学,台南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戏剧实践研究团队就出版了,《创造性戏剧的理论与应用》,《创作性戏剧理论与实务:教室中的行动研究》等实用性非常强的书籍,对教师兼具指导性与操作性,探讨了即兴的,非正式表演的教育戏剧作为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及方法。大大促进了我国教育戏剧的发展。
21世纪初,香港地区开始推行“戏剧教育法”的种子计划,各学校也纷纷建立起戏剧组,旨在把教育戏剧纳入课程,关于教育戏剧的教学大纲和戏剧教材都走进了学校这是香港地区的教育戏剧化的实践成果。在大陆,黄爱华教授在杭州大关小学和市外国语小学就尝试运用了教育戏剧来教学,在教授出版的《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中就提出了渗透性戏剧教育,滲透性戏剧教育的方法就是指把戏剧作为教学模式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即与笔者论述的教育戏剧相符。
四、小学英语教育戏剧应用成效
本文的研究是以小学英语课堂教育为主,从以往相关的英语教育戏剧化的论文、文献中总结出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得以应用的可行策略,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根据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及地域特点尝试从闽南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故事作为教育戏剧的内容。这在满足英语课程的改革需求的同时,也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一线的小学英语老师们道路提供新教学的实践模式。
对于小学英语教育戏剧化,在教学中融入我国本土的民俗文化,英雄事迹,能让学生们更能了解和感悟我国文化知识,并且在角色扮演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激发出来,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角色中,去揣摩角色的心理。在练习对话与角色沟通中,学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英语教育戏剧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联想机会,同样的戏剧情节可以有多种改编和创新的可能,有些结局是开放式的,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无限想象,将英语学习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学间的相互沟通排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加深学生们的友谊。
笔者利用社交软件和自身人际交际圈,传递、分享有关英语教育戏剧的知识内容,通过制作问卷,调查朋友、部分小学师生和家长对于英语教育戏剧的看法和接受程度,以及是否有这方面的意愿。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97.61%的人对趣味英语教学表示支持,相较于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人们更倾向于新型和融入教育戏剧的趣味英语教学。
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的人占到47.62%,能将课堂所学英语运用到生活中的人仍占少数。
大多数人对英语戏剧了解较少,有88.1%的人认为英语戏剧对孩子学习英语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于将英语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英语口语公益课堂中,大多数人表示支持,且保有乐观、积极的态度,非常期待参加相关活动。
关于推广方法,主要运用课外实践推广的方式。通过推广,身边人接触到了英语教育戏剧,并获取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许多人认为可以接受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一些老师和家长也表示了赞同和理解,学生们也有一定的兴趣参与此类英语戏剧课堂。英语教育戏剧的推广给一些苦恼的家长和学生带来了一种新的英语学习途径。英语经典戏剧推广过程中的赏析、改编和排演等过程, 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表演以及情绪控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2]。
(一)有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
小学生有着很强烈的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在活动中激发和保护儿童有益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习惯[3]。笔者认为基础学科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更需要注重对孩子思维,品格,素养的培养,不应仅限于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故而将教育戏剧本土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教育戏剧化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效果是以往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达不到的。
(二)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挑战和进步。设计英语教育戏剧的大概框架和情境,留足空间让学生的用英语去表达和释放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接收到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有助于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英语方面的指导,表演动作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教师应多阅读戏剧表演相关书目,如有时间可多浏览教授表演的视频,最主要的是要多挖掘剧本中不同角色的个性特点与情感,使自己达到“共情”的程度,这样指导起学生来会相对容易些[4]。让教师掌握将英语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扮演和创意中得到新的认知,这对教师来说意义非凡。
(三)有助于学校品牌建设和特色办学
教育戏剧这样的学习资源对学校的品牌活动和办学特色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戏剧,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课文和本家乡的民间故事和名人事迹为剧本,在课堂活跃和学生英语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促进作用,对于学校建构英语特色课程都具有积极意义。
五、结论
本次的口语公益课堂在漳州本土的调研点开展,两名小组成员组织了六名小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成员们制定了六节课的公益课堂的实践内容和实践过程,在英语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台词,在表演课上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并在两周内完成了戏剧的排演,最终展示了排练成果。
小学英语口语公益课堂教学对这些学生们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首先小组成员对学生进行了前测,通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观察表》发现,学生对于基础的英语问答表现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仅能回答出姓名年龄等问题。
前测之后成员通过《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意愿调察表》了解到学生对于英语课基本持积极态度,但传统授课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成员们和每个调研对象形成了友好的关系,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及喜好。由此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学习能力,保证观察到的数据真实有效,为实践取得预期成果打下基础。并且通过实际调研观摩不同老师的课堂来学习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接受和喜爱。成员们发现,传统授课方式成效不高,学生在感到無趣的情况下记忆能力会大幅下降。于是成员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利用了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并将单词发音与趣味游戏结合起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达到让学生轻松记忆台词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根据剧本设计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首先是单词教学,成员通过闪卡与声音动作相结合来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单词,进行单词的输入。随后通过“眼(观察闪卡选择正确的闪卡),嘴(变换声音大小或情绪进行单词练习),手(根据单词词义进行相应手部动作),耳(通过声音强化记忆),脑(多重方法结合练习)‘五点式游戏进行强化记忆。最后同样通过针对五点式而设计的不同的游戏进行单词的输出。其次是句子教学,考虑到该阶段学生的记忆特点,成员摒弃了传统句子教学方式,转而选择将句子拆分成小块,再结合上述单词教学进行一个完整的输入,最后通过游戏进行完整的输出,将每一堂课串联起来,鼓励学生形成联想记忆与思维。最后是表演教学,小组成员也没有采用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孩子们自由设计与讨论,适当地提出建议,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
根据教学收集资料显示,在游戏教学中,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很高,课堂互动性都十分积极,对新的学习内容接受度也很高。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成员发现学生们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单独的个体形成了一个有力量的集体。学生们即使遇到困难,也会互相帮助,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在最后一节课堂中,学生们能够自主进行表演,并且对戏剧表演的流程有了一定的认知。最后,成员们在与学生日常相处过程中还发现,学生自主应用英语的能力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学生会下意识使用英语来说明自己学习过的事物,并配上相应的动作。成员再一次通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观察表》发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相较教学前有所提升。
通过这次的经历,成员们也深化了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理解,思维也得到拓展,增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意识到了多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与缺点,以及孩子们学习时的思维特点。同时成员们也认识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但大家在这个团队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项目基本取得了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文静. 初中“英语小剧表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 曾维娜. 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 王毅. 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4] 张婷, 姜月婵. 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英语经典戏剧推广途径研究 [J]. 戏剧之家, 2019 (15):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