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情商教育模式研究*
2021-11-01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潘丽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潘丽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提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情商是指觉察并管理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主要包含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移情和处理人际关系几方面内容。[1]他强调人们的成功和满意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情绪的有效控制。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取得成就,与职业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职业素养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当前社会,不少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更有甚者,不善于情绪管理,经常因为琐事而习惯性地抱怨社会不公平。凡此种种,莫不是情商教育缺乏所致,这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如何提升学生的情商,将影响着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开展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学生情商教育研究,是广大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情商教育研究现状
情商理论研究专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主宰人的成功具有80%的作用,智商对人的成功仅有20%的影响力。”[2]在欧美教育中,情商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些国家把情商教育课程列作必修课,如英国的情感教育,美国道尔顿学校的素质教育,瑞典的社团锻炼,都注重学生情商素养的提高,这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在国内,研究者从情商概念及内涵研究、情商教育途径及策略研究、情商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大多集中在如何提高情商培养的对策上,对策建议的针对性不强,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的情商教育模式的研究很少。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素养提升目标是实施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导向,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的视角对学生情商教育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情商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3]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情商理论研究专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的重要性。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情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情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情商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4]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开辟职业素养提升的新途径,探索情商教育有效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商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总体较好,但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商不高的现象,如情绪控制能力较差,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较弱,人际协作能力较差,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这些问题直接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发展、重组、完善从而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6]所以在大学阶段加强情商教育,有助于让大学生通过认识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及了解他人的情绪来促进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水平等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大学阶段贯穿情商教育,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
(三)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的情商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对于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实施以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的情商教育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情商教育基本做法
笔者通过走访调研部分高职院校,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背景下的情商教育实践,了解掌握了当前高职学生情商教育的基本做法。他们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开拓创新,重视教学改革和活动实践,注重“四大导向”,着力构建了高职情商教育体系。
(一)注重研究导向
成立“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中心”,中心下设情商理论研究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学校研究制定了《高职学生情商素养提升方案》,如针对新生开展新生适应、团队凝聚力类教育,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学校采取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开展情商培养,增强情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注重教学导向
开设“情商发展”选修课,从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人际交往、情感恋爱等方面切入,通过理论知识讲授、经典案例分析、现场情景模拟等,打造“体验式”教学模式。
(三)注重榜样导向
设立情商奖学金,从学风建设、技能竞赛、创业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对情商高的学生进行奖励。
开展“情商成长之星”评比,从自我情绪控制、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进行评比表彰。
(四)注重活动导向
开展情商训练营、心理情景剧、朋辈辅导、情商团日活动、情商微电影、情商志愿服务、情商社会实践等情商成长系列主题活动,学生更懂得换位思考、团结他人和关爱别人,营造了温暖和谐的情商教育氛围,促进了职业素养的提升。
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国高职院校陆续开展情商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情商教育思路,在情商教育理念、情商教育实践载体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而言,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亟需我们解决。
(一)情商教育机制有待深化
目前主要以学工线老师为主,未能完全发挥教师的作用,未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未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氛围。
(二)情商教育平台不够完善
学校通过网站、微信、校外报纸等宣传平台报道情商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情商教育氛围,但是还有些教师、学生不了解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参与到情商教育中来。
(三)情商教育体系尚未健全
学校还没有充分发挥课堂阵地的作用,未将情商教育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活动未能完全符合“00后”学生的需求。同时,情商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待健全。
五、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的高职学生情商教育模式构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基于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基本做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从“一个机制、一大平台、三项体系”构建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的高职学生情商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的高职学生情商教育模式
(一)完善情商教育保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模式
成立情商教育中心,保障学校情商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创新理念,改革职业素养提升模式,有力推进情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要创新性地做好情商教育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师资队伍。工作流程是情商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工作内容是情商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基础,师资队伍是情商教育发挥实效的根本保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针对教师开展情商教育与自我成长训练,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搭建情商教育宣传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共享”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成果
搭建宣传平台,丰富宣传形式,拓展情商教育传播渠道。主要通过网站、公众号、微信、微博、报刊等媒体,介绍和宣传情商教育的相关理念、改革举措和成功经验。编印情商教育记录册,记录情商教育活动。建立情商教育中心公众号,集情商教育理念、情商课堂、特色载体、论坛交流等内容,使该公众号成为情商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传播窗口。
(三)建立情商教育教学体系,强化课堂渗透,“协调”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阵地
情商教育不是孤立的,应该在第一课堂中加强情商教育工作的开展。构建情商教育教学体系,加强课堂渗透,扩大职业素养提升的阵地。重点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等必修课课堂主阵地作用,在充分整合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增加情商教育的内容,采取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邀请专家、教师对广大学生进行情商管理培训。相关课程以实体课堂和网络课堂开设。学生通过网络注册后,可根据学习时间安排,自由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学生也可根据每学期教学安排,自愿参加实体课堂的学习。
(四)构建情商教育实践体系,丰富活动载体,“开放”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我们要坚持开放理念,顺应高职发展新特点,构建情商教育实践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情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提供平台。紧紧围绕学校特色,以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会心理部和心理阳光协会社团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功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护理和自管自助能力,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在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体系中作用的基础上,我们要开放不同的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要加强系统训练,围绕自我认知、合理情绪与压力管理等主题,采用举办情商成长营、情商加油站等情商系统训练的方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商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构筑情商教育评价体系,实施“绿色”评价,检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效能
评价体系是情商教育实施效果的指南针,是检验职业素养提升效能的有效标准。我们要将绿色理念融入评价体系,力求“三坚持”。一是坚持多维度评价。建立学生自我考核与班级、分院(系)和情商教育中心认证考核多维度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二是坚持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并存。不断了解活动开展的成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以提高活动效果的形成性评价。同时,我们要开展诊断性评价,了解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活动成效提供建议。三是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存。既要注重对情商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情况作出过程性评价,也要对活动效果开展终结性评价,为情商教育今后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六、结语
新形势下,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统筹校内外资源,创新情商教育方法,优化情商教育内涵,构建“一个机制、一大平台、三项体系”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目标的高职学生情商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的辐射面、质量和效度,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参与情商教育活动,提高其情商水平和职业素养,培育高质素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