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综合整治方法探索研究
2021-11-01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吴家玮
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 吴家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城市河道污染的情况愈发严重起来。全国很多城市的河道不同程度出现侵占填埋、水质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一些城市还出现了黑臭河道,城市水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河道综合整治的探索,采取了河道疏浚、水系沟通、污染控制、水源调度补给、清障工程、生态修复等一些工程措施,但往往因河道整治内容不够全面,治标不治本,导致河道整治的工程效益没有得到好的延续。之后又通过组合叠加不同的工程措施来整治河道,但因缺乏系统规划、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整治效果得不到保证。很多学者在综合整治技术手段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探讨,如河道的养护管理、河道生态性的评价、河道的景观设计等,同时也建立了不同的评价体系。但是总体来说,在河道整治全过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河道综合整治新的要求和内容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兴水利、除水害的需求与水利工程不足的矛盾转变为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1]。按照总书记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的要求,河道整治应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化进行河道建设,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具体到河道治理工作中,就是既要实施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也要依靠监管类的非工程手段,推动在治山、治林、治田、治草过程中落实治水要求,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
新时代的治水要求赋予了河道综合整治新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从人文、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统筹规划,不同于传统整治偏重于工程措施,强调城市河道自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统一,在传统整治工程综合措施的基础上,有效采取综合的非工程措施手段,从匹配城市建设要求,多元化创建美丽河湖和实现“美好人居愿景”的角度出发,建立以水质考核为目标,以河长制为代表的综合监督及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的评价与考核,建设与管理并重,充分保障河道整治效益的发挥,实现河道的“长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区别于过去的综合整治方法,当前对河道的综合整治有了更多的内容(见表1)。
表1 综合整治模式比较表
三、河道综合整治的具体方法
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是从规划设计开始,通过必要的截污和生态治理等工程措施来解决河道的主要问题,同时要兼顾水环境与水文化的融合,通过完善的制度、强有力的监管来保障整治成效,并通过科学的评价来进一步指导和改进整治的效果,形成一个全过程的正向的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河道综合整治循环图
(一)规划先行
规划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考虑流域性综合治理、城市控制发展、土地空间利用等规划,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理确定治理标准、原则、方法。要遵循水利发展规律,统筹河网水系整治、防洪除涝和水环境改善等,提出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河道治理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城市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水系历史和现状及已有规划等方面的资料,来提高河道综合整治的有效性。在调查分析区域水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满足城市区域发展对河道整治要求的前提下,建立远景目标和近期要求,从整体空间、局部空间、细节空间等方面有计划、系统性地提出河道治理措施。不同地区在综合整治时要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另外,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而不断变化、完善的,规划时应充分留有余地,为未来的规划更新提供空间,以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2]。
(二)控源截污
河道水体污染的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3],所以想有效发挥河道的生态净化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必须要水陆同治。
突出源头治理,优先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同步协调治理岸上与水里的污染,统筹河道生态景观建设,实现标本兼治。具体要实施雨污分流排水制,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通过完善污水收集机制,截留入河排污,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保证河道水体环境及生态系统安全。要加大现有工业污染管理力度,逐步清理河道周边工业污染源,坚持达标排放制度管理,全面实施污水、废水达标处理,从严从重打击各类涉及水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4]。还要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处理,可以采取接管模式,通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污水厂统一处理,也可以采用人工湿地或小型净化槽等独立处理设施来进行处理。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广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减缓城镇建成区及待建区面源性污染物对城市河道水体的生态威胁。由环保部门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水利部门核定并提出片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并定期组织人员监测水功能区的水量和水质[5]。
(三)生态治理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不止一次提出要大力推动河道生态治理,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强调要认真贯彻“尊重自然、科学治水、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利理念,合理地设计和运用自然规律,建设自然健康的生态河岸,让众多生物在自然界广泛而大量地存在,恢复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恢复和重建水生态系统。从而改善水质,营造优美的自然水景和河岸景观空间,为形成沿河经济带、生态带、景观带奠定基础。
从治理方式来讲,生态治理不仅要利用水工学理论,更要根据河道功能定位及规划情况,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半自然生态原则,从改善、构建生境以及优化、丰富物种多样性两方面着手,采用重塑弯曲河谷、修复浅滩和深塘,恢复缓冲带、重建植被、降低河道边坡、修复水边湿地、修建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恢复沿河生物生长的环境,加强河水与堤岸之间的循环,提高河道的自净功能,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景观。主要做好河道形态修复、河床断面修复、生态护坡建设、河道生态修复、引用优质水源等工作。当然,河道的生态化治理不能仅着眼于某一段河流的局部结构修复,而要考虑整个区域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修复。
(四)水景融合
以城市总体布局为基础,与水环境治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衔接,改善水生态环境,融合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发展城市水景观旅游,提升城市形象。在解决传统问题的基础上,倾向于对滨河沿岸景观的塑造;河岸可采用生态砌块、格宾石笼等景观护岸,护岸绿化以保护自然原生植物群落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局部打造阔水域生态景观,结合滨河地块建设,在河岸绿化中可布置卵石园路、汀步,在河道两岸布置亲水平台、木栈道、涉水景观等,增加人水对话空间,增强水域景观的敞开性、可观性、共享性。
深入挖掘、保护和继承区域优秀的水文化历史遗存,同时与时俱进,打造有特色、高品位的水文化新品,做到工程与生态、艺术与文化的有机统一。重视河道的文化传承功能,把人文风情、河流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到河道整治设计中,提升河道整治项目的文化内涵,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水文化体系[6]。
(五)综合保障
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整治项目结束后,需要制定并落实严格有效的监管与保障措施,落实河道管理与养护机制,在河长制建设、日常管护、执法监督、检查考核等方面加大力度,才能使河道整治的效益充分发挥,实现河道“长治”的目标。
扎实推进河长制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最大程度地整合各部门力量,形成政府牵头、各部门行动、全民参与的河湖管理生态链。做好日常管理保护,有计划地制定河道长效管理制度,明确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考核机制,有力推动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抓好执法监督,严格控制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的各类建设项目,落实防洪标准、岸线规划、通航标准、水土保持评价等监督,及时处理排放危废物品,擅自砍伐护堤林,擅自搭建各类建筑物,损毁河道堤防、护岸等基础设施,超标排放各类污水,倾倒垃圾等各类影响水安全、水环境的行为。另外,推进河道信息化建设,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监控通信技术、数学模型技术、GIS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建成一个“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河道管理信息化智能平台,提升河道整治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完善监测系统,强化水质保护,完善水质监测系统,记录、分析水质情况,为提出水环境治理措施提供依据。最后,强化检查考核,建立完善的制度办法,加大对河道日常管理的检查考核力度,使得考核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全民水环境保护意识。
(六)科学评价
在扩大及巩固河道整治成效的同时,还要对河道进行整治后评价,通过对比当初规划设计的原则、目标、任务、运行后需要呈现的效果及建设成本等,形成宝贵经验,指导今后河道综合治理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及管理。
将整治建设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整治建设为基础,以研究为支撑,提升治理的品质和成效,逐步形成“治理、评价——研究——提升、高品质治理”的良性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或者办法,对河道整治过程及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客观、科学、直观地评价河道整治后区域的变化情况,给下一步的整治河道项目在设计时提供可参考的方向和依据,也有助于为规划决策部门方案的确定提供借鉴参考和技术支持。科学评价要做好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邀请专家对综合整治后河道的功能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景观效益等进行评价,其成果就是规划、治污、生态治理、文化景观建设、管理等过程的表现。二是邀请社会公众进行评价,了解周边群众对河道综合整治项目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收集相关的整治建议。
四、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做好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意义重大。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规划先行、控源截污、生态治理、水景融合、综合保障、科学评价”完整地纳入进来,强调整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并重应用,形成一套完整的、全过程的治理良性循环系统,从而使河道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