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名著阅读探究
2021-10-30张春霞
张春霞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陶冶小学生情操,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名著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介绍名著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符合小学生实际的名著阅读方法,教会小学生阅读名著等提出了一些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8-0155-02
A Probe into the Reading of Masterpiec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in Pi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ZHANG Chunxia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of masterpieces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n important means to cultivate pupils sentiments and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ics in primary school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ic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proposes some methods of reading teaching of classic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troduces wonderful fragments of classics,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chooses the reading methods of classics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each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read classics, etc.hoping i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of masterpieces; Teaching
語文科目具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语文科目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同时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文学名著是名家大师的写作精华,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能带给学生极大的审美体验。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做好小学语文名著阅读工作,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介绍名著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当前,许多小学生对名著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是因为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对一些文学名著望而却步,特别是对一些字数较多的名著,更是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这就极不利于教师名著阅读工作的开展。为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名著中的一些经典、有趣味性的片段介绍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介绍名著的精彩片段时,教师可以充分融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这些片段转化成图片、音频或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文学名著中的一些经典片段改成剧本,在课前分发给学生,然后将班级学生分组,让学生自行选择剧本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进入名著的氛围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被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吸引,进而主动地查找名著中的相关片段,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良好的阅读氛围必不可少。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学生能被浓郁的书香气感染,从而不自觉地阅读名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争取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多方面支持,购入一些多样化的文学名著,方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名著展开阅读。其次,教师要定期开展名著阅读课程,专门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保持阅读教室的整洁,让学生有愉快的阅读心情。除此之外,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生家长。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集中在学校和家庭,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展开沟通,采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对话,让学生家长明白名著阅读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让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让学生在家中也能感受浓浓的书香氛围。
三、选择符合小学生实际的名著阅读方法,教会小学生阅读名著
教师除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外,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也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名著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名著,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泛读以及速读的方式阅读。具体来看,精读是主要的名著阅读手段,对那些篇幅较短、内容经典的文学名著,教师要引导学生心平气静地阅读,深入感受名著中人物的音容笑貌,理解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和精彩的句子,从而与人物展开对话,提升对名著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与泛读之间的差别,将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通过泛读感知名著的大体框架,再通过精读重点把握名著的重点片段。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记录、摘抄和勾画名著中的一些精彩内容,并对一些章节进行评论和批注。此外,对那些篇幅较长的名著,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名著的大意,写一篇梗概类的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名著的印象。最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差异化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名著阅读方法,都能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
四、学会对名著阅读进行总结
在传统的名著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完名著后,往往忽略了对名著的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容易出现读完就忘的情况,从而迷失阅读的方向。为此,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名著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每阅读完一章后都能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提升名著阅读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特点制定符合小学生需求的阅读目标,让小学生将名著的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比如,在引领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鲁滨逊是因为什么才漂流到荒岛上的?”“鲁滨逊的仆人为什么叫星期五?”“鲁滨逊回到大陆以后,距离他流落荒岛过了多少年?”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有所收获。经过多次的这种训练,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正确的名著阅读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五、探究学生的心理特征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名著阅读同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聆听者的角色,将小学生视为名著阅读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在开展名著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名著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充分探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多进行一些描繪性情境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程度,便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
六、以生活为导向,树立学生正确观念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实际生活,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在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名著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将名著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教育。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这一名著的学习时,可以根据名著的主题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名著和课本教材的联动,将名著中的有关内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真正地将名著阅读做到读有所得,读有所用。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探索名著阅读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名著素材;家校联动,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广大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及时对名著进行总结归纳,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慧.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外交流,2019(22).
[2]李翠红,陈广亮.开展名著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18(04).
[3]吴绍婧.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教学探究[J].读与写,2019(30).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