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区域活动成为另一个“高效课堂”的指导策略

2021-10-30涂静芳

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区域活动幼儿教师

涂静芳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教育组织工作中,区域活动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要想使区域活动成为另一个高效课堂,幼儿教师就必须对自身的教育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能够针对不同的区域活动项目和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实现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而增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有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区域活动;指导策略;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8-0083-02

Let Regional Activities Become Another "efficient Classroom" Guiding Strategy

(Yifu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TU Jingfang

【Abstract】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organization, the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activity, to make regional activities become another effective classroom, preschool teachers must be on their own education role for accurate positioning, ca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content design targeted guidanc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ildren, to promot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Keywords】Preschool teachers; Regional activities; Guidance strategy; Efficient classroom

区域活动是非常符合幼儿学龄特征的,能够满足幼儿自主探索与个性化学习的多元化需求,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完善德育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不对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进行正确的管理和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就会出现教育低效现象,影响了区域活动教育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发挥。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方案和指导策略,并与幼儿实现良性互动,实施科学评价,以进一步促进幼儿成长,让区域活动成为另一个“高效课堂”。

一、基于幼儿学龄特征,合理制定区域活动方案

为了保障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高效性,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区域活动方案的制定工作。为此,幼儿教师在前期要认真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成熟度和兴趣偏好,对每一个年龄段的幼儿特征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活动方案,避免出现小班、中班、大班的区域活动方案“千篇一律”,那样容易导致部分幼儿对区域活动方案的不适应,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最终影响到区域活动方案的高效开展。首先,针对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年龄较小,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且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时,可以多組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项目。例如在建构区组织搭建类的游戏活动,在角色扮演区组织过家家游戏,这些活动项目的组织相对简单,也便于小班幼儿的接受和理解,并从中收获很多的快乐和成功体验。其次,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其接受能力和活动能力相比小班幼儿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幼儿教师可以转向对幼儿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的培养,组织和开展益智类的区域活动项目,如数字游戏、拼图游戏、体育游戏等,这对中班幼儿身心素质的健全和完善就会大有裨益。再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由于已经处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所以幼儿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发幼儿大脑思维和创造力的区域活动项目,如组织和开展科学小实验、手工制作、剪纸、绘本阅读等区域活动项目,既能活跃幼儿的思维,又能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进而激发出幼儿的发展潜能。

二、结合幼儿教育目标,科学选择区域活动材料

幼儿园中教育对象的年龄很小,对事物的认知常常停留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方面,同时他们的学习活动主要由兴趣主导,对于喜爱的事物乐于去操作和探索,而对于不感兴趣的物品很难通过说教等方式灌输给他们,因此在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进行的投放时,不能一味地依赖传统经验,教师们还需要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多元需求,多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首先,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教育主题,最大化发挥活动材料综合育人价值和功能。例如,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专一集中,幼儿园可以投放夹珠子、蘑菇钉、串珠等活动材料;要培养幼儿的勤劳品质,可以组织种植花草、擦凳子、擦教具等简单劳动;要教育幼儿认识自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校园或公园观察花草动物等。其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采取科学的步骤方法,要根据幼儿的成长发展水平逐步投放,即随着幼儿的认知、交流、操作等各项能力的提升而逐步增加活动难度,如对拼图这一活动材料来说,开始可以投放一些图案简单常见,拼接规则、块数较少的拼图,幼儿能力提升后,可以在拼图的图案、规则性、块数等方面增加难度,鼓励和指导幼儿尝试。

三、关注幼儿活动表现,倾听幼儿区域活动心声

3~6 岁的幼儿正处在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每一个幼儿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好动、有的喜静;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性格内向。而且大部分幼儿都喜欢表现,都希望被关注和表扬,所以幼儿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区域活动时,不能过于“死板”,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性化特征,积极观察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倾听他们在各类活动中的心声,以便更好地把握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偏好,并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暴露出的行为素质缺陷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同时,幼儿教师采取的区域活动指导策略,既要做到对每个幼儿的充分尊重,又要注重指导策略的因人而异,确保不同类型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有所收获。例如,性格内向的幼儿在建构区遇到困难时,幼儿教师应当主动与幼儿接触,聆听幼儿遇到的困难或新的想法,然后尝试与幼儿共同确定建构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当幼儿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对幼儿多鼓励、多支持,告诉幼儿他一定行;再如在体育游戏的区域活动中,有的幼儿缺乏参与兴趣和欲望,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倾听幼儿内心深处的声音,明白幼儿表现出的抵触行为是因为不感兴趣,或是存在胆怯心理,才能针对原因对幼儿进行激励、表扬或引导等,让幼儿感受到体育游戏的区域活动价值和魅力,提高参与兴趣和热情。

四、科学定位教师角色,指导活动过程亦师亦友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就是幼儿活动的“主心骨”,无论区域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出现怎样的问题,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幼儿首先想到的都是向教师求助,对于自身在区域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也愿意第一时间与教师分享,所以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还应当结合幼儿角色的表现和发展需要,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具体来说,需要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既要保障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又要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集爱心、责任心于一身的良好形象,要让每一名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与尊重,在师幼之间搭建起亲切、默契、和谐的双边关系,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参与到幼儿的区域活动过程当中,对幼儿实施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在美工区的区域活动中,许多幼儿会因为自身没有绘画基础而遭遇困难,对美术艺术形象存在认知障碍,这时就需要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建立美工角色的形象轮廓,明确几个主要的色调以及着色方案,与幼儿共同完成美术创作的区域活动任务,这样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亲和力,又可以缩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的活性元素。

五、分析幼儿心理变化,科学制定约束激励机制

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两到三年的学习时间里,是培养独立性与自律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但是贪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很多幼儿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意识的,幼儿的很多行为素质缺陷都是在区域活动中被发现的。因此,为了让区域活动成为一个“高效课堂”,幼儿教师需要认真了解和分析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心理状况和变化发展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约束机制,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避免学生在区域活动中的放任自流。例如,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要保持活动区的环境卫生,要爱惜活动区物品,不能随意破坏或占为己有,要懂得分享、互帮互助,进而营造出区域活动的良好氛围,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感受到集体协调和温暖。再者,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心理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幼儿要及时提出表扬,对于出现失误或偏差的幼儿则应当实施有针对性的鼓励,避免对幼儿的一味批评。例如,在益智区拼图的区域活动中,为了验证活动效果,了解和掌握幼儿在参与各项活动时收获了什么,教师应及时对活动效果与幼儿的活动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对于幼儿在拼图中的失误或遇到的思维障碍,幼儿教师不能一味批评,要对幼儿多一些耐心和关爱,通过对幼儿的有效激励,让幼儿保持拼图的热情和自信,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区域活动过程的参与质量和学习效率,有效促进幼儿行为素质和思维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要想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成为另一个“高效课堂”,不仅要重视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以及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还需要幼儿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功能,在区域活动中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基于幼兒心理制定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幼儿的素质潜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谈左芳. 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开展中的指导策略[J]. 启迪与智慧, 2020(08).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区域活动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