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1-10-30林文海
【摘 要】小学数学是现在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授学生简便计算的方法,使学生能将简便计算应用到生活学习中。本文主要是以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为主要内容,将情境创设、题目分析、审题对比、习惯养成四点作为课堂教学方式,分析出能有效避免学生计算中出现失误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小学生理解简便计算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28-02
Discussion 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Simple Maths in Primary School
(Xiazha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Pinghe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N Wenhai
【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tha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refor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students simple calculation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apply simple calculations to life and stud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simple calculation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t implements four points: situation creation, question analysis, comparison of questions, and habit formation as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analyzes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can effectively avoid students calculation errors, so as to enabl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imple calculation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imple calculation; Teaching strategy
简便计算不仅能锻炼小学生的灵活思维性,还能使学生的计算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在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教师一般比较重视简便计算的技巧,从而通过大量程式化的练习来提升小学生简便计算的熟练度,但是这样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简便计算的真正含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简便计算教学也是教师困扰的教学难题,出错率极高。针对上述情况,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式策略进行引导。
一、联系实际生活,加深理解
在“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还可以通过还原生活的方式,利用日常的生活情景,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乘法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背景结合起来当作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简便运算的支撑。结合实际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简便计算的算理,还能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植树节时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去植树,三年级有48个人,四年级有52个人,每人种5棵树,三、四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这个题目有两种解题方式,有的学生先计算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种了多少棵树进行相加,即:48×5+52×5。有的学生先算出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总人数,再乘以每个人种的颗数,即:(48+52)×5。这时教师可以讓学生比较一下两种计算方式,可以看出两种计算方式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二种计算方式先算出两个年级的人数总和得出整百数再乘以每个人的棵数,能实现简便计算。通过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式,学生可以更有效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体验并感悟到简便计算的奥妙之处,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更容易理解运算定律,即使教师不过多地参与,学生也能灵活掌握定律并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二、分析比较,选择优质简便计算
在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课本和教师教学的计算方式都是值得学习的,但是由于方式存在不同之处,部分学生对课本的计算方式认知不同,有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计算方式,主要是因为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计算方式就因人而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计算的过程中去,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体验并学会分析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掌握并认识到运算的规律,从而逐渐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简便计算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兴趣。比如说,在计算25×24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独立思考后计算,就会出现多种计算方法,学生甲:25×24=(5×5)×24=5×(5×24)=5×120=600;学生乙:25×24=25×(4×6)=25×4×6=100×6=600;学生丙:25×24=25×(8×3)=25×8×3=200×3=600;学生丁:25×24=25×(4×20)=25×4×20=100×20=2000,通过以上不同学生的计算可以看出学生丁的算法是不正确的。通过分析对比,学生丁也可以学习其他学生的计算方法,及时改正自己的失误并同时掌握更多的计算方式,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式。这种对比分析的计算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在今后计算学习中的运用能力。
三、认真审题,在错题中解析简便计算
在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出现计算步骤出错的情况,但是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小错误,反之应该利用这些小失误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审题,利用错解使学生加深掌握理解相关知识。比如说,有些学生会将以下两道算式写成这样:第一个,84×99=84×(100-1)=84×100-1=8400-1=8399;第二个,125×8÷125×8=1000÷1000=1。学生很容易犯以上类似的错题。教师应当给学生独立思考审题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并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从而找出自己的错误之处,算出正确的解题方式。出现84×(100-1)=84×100-1=84×100-1这种错误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运用乘法分配律,正确的解题思路应该是84×(100-1)=84×100-84=8316;第二道题是因为运算顺序失误,同等级的运算应当从左向右计算,要简便计算的话则需要移动符号,正确的解题思路是125×8÷125×8=125÷125×8×8=1×8×8=64。通过这样的错题分析学生就会加深对这类题型的认识,从而降低出现同类失误的概率。
四、通过习题使学生养成简便计算的好习惯
其实在很多小学生的潜意识里只要题目要求需要用到简便计算时才会运用简便计算,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时很少运用简便的计算方式。由此可见,小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简便计算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创造一些能使学生感受简便计算的教学契机,慢慢引导并培养学生养成使用简便计算的好习惯。比如说,在计算144÷4×25时,很多学生还在计算的时候,通过简便计算方式的学生就已经得出结果,通过简便计算的思路是:144÷4×25=36×25=4×25×9=100×9=900。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掌握简便计算方法的学生已经懂得应用简便计算,理解简便计算的应用价值,教师应给予鼓励与肯定,让其他学生用简便方法与学生自己使用的算法進行对比分析,学生就可以体会到简便计算的优势,从而受到启发和鼓励。长此以往的引导和练习,再加上教师的启发教学,学生便可以逐渐养成使用简便计算的好习惯,遇到题目时有简便计算的意识,从而拥有良好的教学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简便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属于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简便计算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指导,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简便计算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计算的速度和效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报以激励学生的态度,使学生养成以积极的心态去掌握数学知识,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运算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为平和县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2020年度常规课题“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立项批准号:PHXXJYKT20-2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艳茹.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7).
[2]金贤能.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9(03).
[3]易志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03).
作者简介:林文海(1981.09-),男,汉族,福建漳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中高年段数学。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