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021-10-30张银霞

学周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汉字书写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张银霞

摘 要:在小学整体教育环境逐渐完善,教育水平稳定提升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在讲解传授基础课堂知识内容之余,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汉字书写作为语文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培养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化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汉字书写;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54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奠定自身文字理解与文字运用能力基础的重要课程,其学科素养培养水平对学生学习成长尤为关键。汉字书写作为学生体会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并以此为桥梁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与自身精神素养联系的基础语文素养,其具体教学培养工作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文字既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教师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其他教育元素联系的关键。因此,汉字书写作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构造之美,提升其审美能力与精神素养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教育趋势下,汉字书写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教育功能,即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同时,汉字书写之所以成为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素质之一,其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认知,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的优势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事实证明,端正的汉字书写态度与优异的汉字书写能力,能够长久维持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状态。

二、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学困境

(一)汉字书写能力培养意识薄弱

受新课改影响,部分教师已经着手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工作,但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书写能力在语文课堂中的培养比重较低,并且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观念开展汉字培养工作,并未将其作为长期教学培养计划中的一环,导致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仅仅作为教学附属形式出现。同时,部分教师受自身教学观念以及专业水平影响,对汉字书写认知不足,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汉字书写学习内容,有效建立起相应知识体系与良好书写习惯,致使其汉字书写水平提升缓慢。

(二)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虽然开始重视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工作,但是其培养形式相对单一。书写本身是一项需要练习者长期保持良好书写习惯与自我要求的训练内容,而处于小学学段的学生尚不具备完善的书写认知以及自制力,因此其书写态度与认知受其书写兴趣影响较大。而单一的书写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训练模式中,抑制了其书写能力发展空间,也容易消磨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甚至触发其抗拒心理,不利于教师落实教学培养计划。

三、小学语文汉字书写能力培养途径

(一)合理制定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节点,不仅可以为课堂提供明确的教学侧重,还可以为整体教学内容提供精准落点。因此,为提升学生书写能力,教师应从书写教学目标入手,提升其全面性、科学性、精准性,推进书写教学顺利开展。针对教学目标全面性,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整体汉字书写能力水平,以及汉字书写与其生活内容的有效联系,进而丰富书写教学目标内容,实现书写教学目标内容对学生书写能力成长环节的全覆盖,进而为学生提供多种书写能力发展渠道[1]。针对教学目标科学性,教师应侧重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书写训练方式的接受程度,并结合整体书写教学要求,合理地将其融入各阶段书写教学目标中,确保学生在该阶段内可以通过合理训练达成目标,避免出现急于求成或训练周期过长的教学现象。而针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性,教师应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构建书写教学目标与具体训练内容的有效联系,确保各项书写教学目标与课堂汉字书写能力强化训练能够一一对应。

(二)丰富教学培养规划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书写能力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初始书写水平为基准,构建书写教学规划体系,完善书写教学方案的同时,也能为学生通过清晰的书写教学指导,使其遵循科学合理的汉字书写训练规划,高效提升自身汉字书写能力水准。同时,教师在构建书写教学规划体系时,应从构建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教学方案入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相较于教学目标,书写教学规划更侧重于学生书写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与阶段性成长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教学调整,实现书写教学自我调节功能,即在学生书写能力成长发展过程中,在教学规划的指导下,书写教学内容能够自动根据学生书写能力成长变化做出反应,及时提供合理的教学内容[2]。相较于传统书写教学模式中,固定不变的单项书写教学规划,新的书写教学规划体系更加灵活,并且受其灵活性影响,教师可在设计整体书写教学大纲与课堂书写训练方案的过程中,拥有更多教学选择,有效降低外部因素為书写能力培养工作造成的干扰,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执行新型教学规划内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实施分层培养

受自身书写基础与性格特点影响,学生在书写教学中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通过实施分层教学,降低其为书写能力培养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汉字书写训练表现,或者其课后作业以及测验中的书写情况,针对学生汉字书写素养,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能力层级。针对书写素养一般的学生层级,教师应侧重于增加基础书写训练任务比重,使其通过完成基础训练内容,稳固书写基础,并且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建立汉字书写学习信心,进而激发其书写训练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相关任务。而针对书写素质较强的学生层级,教师应适当增加综合性书写训练任务比重,即在其掌握基本书写技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书写训练结构,引导其进一步提升自身书写水准,由书写标准化与规范化,向书写美化与艺术化发展[3]。

猜你喜欢

汉字书写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汉字书写,让传统延续美丽
弘扬传统文化抓实汉字书写基本功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