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世界更爱川菜

2021-10-30

餐饮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川味郫县川菜

传承——百年豆瓣酱香弥久

鱼肥虾美的温秋时节,咸鲜微辣的豆瓣鱼无疑是川人餐桌上的一味靓丽风光。这道家常川菜让人流涎三尺的秘诀,便是郫县豆瓣。被誉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历经300余年的传承,制作工艺不断提升。在郫都区独特的“温、光、水”气候特点下,通过“翻、晒、露”的传统工艺激发出蚕豆与辣椒的奇妙碰撞,酿造出一坛坛醇厚悠长的浓浓酱香。

“三年特级豆瓣至少需要经历一万三千余次翻晒,五年特级郫县豆瓣至少经历两万余次的翻晒。”郫县豆瓣传人张安秋说道。入行四十余年的他,为了守住郫县豆瓣的味道,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通过制作技艺的传帮带和创新生产,让百年豆瓣薪火相传,愈加红火。

中华老字号“鹃城牌”郫县豆瓣,从1688年创立至今,六代传承人薪火相传,从未断代,匠心出好酱,品质出众,消费者称其为“酱中茅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郫县豆瓣”是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秉承匠心、立足传承,与时创新,“鹃城牌”不断扩展自己的创新之路,“郫县豆瓣+”系列产品针对市场新需求、新趋势而研发推出,豆瓣蘸粉、豆瓣牛肉酱、豆瓣蘸水……初露头角就获得广泛好评。

今天的“郫县豆瓣”对于成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调味品,更是与地道的川菜一起,构成了极具成都特色的美食名片。郫县豆瓣的出现,深刻影响了巴蜀大地千年的饮食文化,奠基了川菜“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核心味道美学,丰富拓展了川菜的24种味型,为麻婆豆腐、回锅肉、火锅等一众知名川菜注入灵魂,让川菜迅速扩展至大江南北,跨出国门香飘世界,推动了整个川菜产业的繁荣。

专注——俘获世界的味蕾

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中国川菜产业城从2005年筹建开始,就紧抓“郫县豆瓣”特色品牌,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导向,坚定不移发展食品饮料产业,从最初的豆瓣企业生产集中点,逐渐形成了百余家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

在郫县豆瓣行业里,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平是有口皆碑的领军人物,他是郫县豆瓣国家标准的起草人和郫县豆瓣原产地保护发起人之一。最初做豆瓣,岳平仅有一个小小的作坊,靠着把豆瓣绑在自行车的架子上,到代销店、街上去售卖,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丹丹豆瓣已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远销美国、英國、韩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

丹丹并非中国川菜产业城成长壮大的唯一见证者,同样作为本土培育的龙头企业四川丁点儿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十多年来专注于花椒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坚持“丰富生活点点滋味”经营理念,打造了以川味复合调味料、川味特色花椒油为主导的产品体系,其中,“优质鲜花椒油生产关键技术”被四川省科技厅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用“丁点儿”川调缔造了千家万户的健康美味。

除了土生土长的丹丹、丁点儿,来自台湾的吉食道则专注于“一根笋”,努力地尝试着把川之味带去更远的地方。将生长在海拔2000米的天然竹笋,结合四川泡菜独特的腌制工艺,将鲜嫩脆爽的竹笋制作成不同风味的即食产品,看似小小的笋片,但是已经让五湖四海的人尝到了川味的冰山一角。

十六个春秋的匠心营造,如今的中国川菜产业城更加明晰地聚焦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占比已达90%以上。其产品覆盖郫县豆瓣、川味复合调味品、食用油脂、休闲卤制品、乳制品、糕点烘焙等品类,并通过蓉欧班列,远销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瑞典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功能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逆势增长12.5%。

探寻——解码现代人的美食哲学

在餐饮行业,当前最热的当属消费场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提升,消费场景的竞争是必然的。尤其是在物质条件较为充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消费时更注重品质和调性。立足川菜文化、豆瓣文化以及郫都区生态和区位优势,中国川菜产业城不断优化消费空间布局,塑造标志性消费场景,努力建成具有郫都文化特色和时尚品质的区域消费中心,一个个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踱步川菜产业城南侧的中国川菜小镇,那真是充满了风雅的乐趣。跨过小桥流水,穿越亭台楼阁,抬望眼,葱绿花草,青翠林木,天蓝水碧,充分展示了小镇“金不换”的优雅环境。沉醉在这样一座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中式仿古建筑群里,感染着故国烟火气十足的诗情画意,仿佛时空交错一般,置身在数千年的天府古国,揣着古国人的生活态度,享受着消失已久的川蜀人的生活方式,品味数百种搅动你味蕾的地道川味美食。小镇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着川菜文化,将现代川蜀人的怀旧与时尚、闲适与安逸、麻辣与柔和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切地告诉人们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小镇。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吃火锅不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就餐氛围的沉浸式体验也尤为重要。面对消费新趋势,川菜产业城积极挖掘周边民俗文化,努力打造“火锅+生态旅游”、“火锅+韭文化”新消费场景,激发新消费动能。乡村林盘,明清老宅,火锅的热切与市井老宅的沉稳相互碰撞,擦出了别样的火花。翠竹掩映的林盘下,亭台楼榭,湖边栈道,一排排火锅次第摆开。借几缕月光, 湖畔灯光闪烁,湖中舞台上,歌手们悠然而歌,歌声、灯光、水雾在夜幕中,融进泥巴小院的热情里,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人们在树下细斟酌着韭香酒,品着豆瓣火锅,觥筹交错,几句风趣,泥巴小院的火锅仿若一下子重新注入显豁。美味火锅,让这家乡村小院也成了网红,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只为感受这文艺的火锅圣地。

脚步踏入云凌草堂,抬眼就是50亩生态人工湖,这让人不禁联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的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强烈的精神渴望,也在这里瞬间得到抚慰。漾起的水波,古时渔家撑的木舟,都流露出自然的工笔,剥离城市的喧闹繁琐,让养生田园的体验洗涤浮躁。

川菜小镇的诗情画意,泥巴小院的生态文创,云凌草堂的返璞归真……系列新消费场景的打造都令人耳目一新,传达了现代人对更高品质需求的探索,让我们在体验美食的同时,更高层次地满足精神上、审美上的需求。

变革——新赛道上逐浪而行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川菜风行天下、味醉五洲大地的神秘魅力,也是其余味绕舌、胜却人间无数的鲜明特性。如果说川菜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那么中央厨房的出现,让厨艺的传承,不再局限于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集中采购、统一加工、质检贮藏、配送收货,基于标准化食谱和流程制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食材,再统一配送至门店,让一席佳肴、一方风味,在筵席与市井中飘香传颂。供应链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是川菜食品标准化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川菜产业城蓬勃发展的优势赛道。在“中央厨房+门店”模式中,方便预制菜、连锁餐饮小吃、团餐供应、生鲜速食等,打破了时间与地域壁垒,使现代餐饮跨越山海,风味不改。川菜产业城内港股上市企业“味千拉面”、一线餐饮品牌“红杏酒家”、十大火锅品牌“杨国福食品”等,坚持探寻标准化餐饮和标准化复合调味料发展路径,近年来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跃然提升。

除了“懶人族”一站式就餐需求催生的标准化餐饮,“养生族”健康营养消费理念激发的健康功能食品赛道,也是川菜产业城抢滩布局的另一道“先手棋”。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如果说要实现食品的食材、原料、营养、口味、颜值兼并兼容、不可或缺,那么健康功能食品就是现代人“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饮食文化的最好体现。低糖低脂营养补充类饮料的迅速发展,人造肉、植物基、透明质酸钠等新食品原料的创新使用,代餐、素食、减脂、低卡等需求驱动下的消费增长,汇聚成势不可挡的蓬勃浪潮,向着食品未来蓝海翻涌前进。由乳酸菌科普基地“高福记”、中药饮片项目“好人堂”、植物基代表“植得期待”等组成的品牌矩阵已蓄势待发。

传承与创新交织,味美与健康协同,既是这座城的臻品之选,也是这座城的初心守望。未来,中国川菜产业城将坚持“中国川菜产业高地,世界川菜文化中心”发展定位,不断丰富川味的形态与表现方式,将川味发扬光大,让川菜飘香世界,让世界更爱川菜。

猜你喜欢

川味郫县川菜
传统郫县豆瓣和红油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科技加码 数字郫都打造“川味”产业城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陆游诗中的“川味”
翠花,上川菜!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川菜资格人
川味调料特征、生产工艺及市场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