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
2021-10-30吴朋
吴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重度HIE 病儿致死、致残率较高,且部分存活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目前,临床治疗HIE以改善病儿脑组织缺氧、缺血为主,从而促进中枢及周围神经元功能修复再生。动物试验研究证实,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有效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脑屏障;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GM1)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相关研究报道,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GM1在新生儿大脑发育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且安全性高。但两者联合对新生儿HIE的治疗效果尚不十分明确。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GM1 对新生儿HIE 的治疗效果,并与单独使用GM1效果相比,以期为临床治疗新生儿HIE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8 年10 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2 例HIE 病儿作为受试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新生儿HIE诊断标准,均在出生后12 h 内接受治疗;(2)胎龄≥37 周,且出生体质量≥2.5 kg;(3)临床资料完整;(4)病儿父母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畸形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病儿;(2)伴有宫内感染病儿;(3)存在严重颅内出血病儿;(4)存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或GM1 应用禁忌;(5)病儿依从性差。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 例HIE 病儿分为对照组46 例和观察组46 例。本研究通过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号(2017)伦审批第(286)号]。两组病儿性别、胎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表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儿均给予抗惊厥、维持酸碱平衡、纠正低氧血症及降低颅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病儿应用GM1 注射液(长春翔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66833,批次160522)进行治疗,20 mg/d,静脉滴注,1 次/天。观察组病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吉林省辉南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2025634,批次160817)治疗,0.2 g/d,静脉滴注,1 次/天。两组病儿均连续治疗14 d。1.3 观察指标
(1)观察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NBNA评估两组病儿神经行为情况,包括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及一般状况5 部分,共20 项,每项0~2分。(2)观察病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3)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治疗结束后病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且NBNA 评分至少增加15分,则为显效;病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NBNA 评分至少增加5 分,且不超过15 分,则为有效;病儿临床症状、体征及NBNA评分均与治疗前无差异,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病儿肘静脉血2 mL,离心后留取血清,-20 ℃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GFAP 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61211,测定方法参照说明书。(5)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评价。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时评估病儿MDI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治疗后病儿脑神经发育情况越好。(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主要为轻微恶心、过敏和发热。2 结果
2.1 两组病儿治疗前后NBN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儿NBNA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病儿NBNA 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病儿NBN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儿(P
<0.05)。见表2。表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分,± s)
2.2 两组病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病儿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儿(P
<0.05)。见表3。表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s)
2.3 两组病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病儿治疗总有效率93.48% 显著高于对照组病儿治疗总有效率76.09%(P
<0.05)。见表4。表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4 两组病儿治疗前后血清GFA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儿血清GFAP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病儿血清GFAP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病儿血清GFA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病儿(P
<0.05)。见表5。表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治疗前后血清GFAP水平比较/(μg/L,± s)
2.5 两组病儿治疗结束后3 个月、6 个月MDI 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后6 个月时,两组病儿MDI 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结束后3 个月时(P
<0.05);治疗结束后3 个月、6 个月时,观察组MDI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6。表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MDI评分比较/(分,± s)
2.6 两组病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病儿出现轻微恶心1 例,过敏1 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观察组病儿出现轻微恶心2例,过敏1例,发热1 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两组病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讨论
HIE 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其发生与胎儿宫内窘迫或出生后窒息缺氧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口唇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残疾的重要因素。HIE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多以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等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近年来,研究发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GM1 在修复受损神经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GM1 对新生儿HIE 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血清GFAP 水平及MDI评分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GM1 是一种中枢神经修复药物,可维持人脑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正常发育,具有防治智力障碍及脑瘫的作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主要包括无机离子(比如钾离子、氯离子等)、小分子物质(比如小分子肽、氨基酸等)等,巧妙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比如超滤、浓缩等)从6 个月的小牛血清中提纯所获。将其用于治疗新生儿HIE,疗效显著,有利脑组织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产生促进作用,提高新生儿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富含肌醇磷酸寡糖,可作用细胞膜上分布的葡萄糖T1 载体,其被激活后,细胞外葡萄糖进入细胞,此外,利用相应的肌醇磷酸寡糖载体,也可进入细胞。Kuznetsov 等研究发现,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助脑血管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可通过改善脑部供血不足发挥显著积极作用。陈寄等报道,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恢复缺血部位血供,进而修复病儿中枢神经系统,显著改善其症状、体征,疗效佳。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病儿NBNA 评分均远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病儿NBNA 评分远高于对照组,提示在GM1 治疗基础上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新生儿HIE神经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病儿原始反射、肌张力及意识恢复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病儿,提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GM1 治疗对新生儿HIE 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GM1 治疗。此外,观察组病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儿,提示新生儿HIE 联合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GM1 治疗效果佳,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GM1治疗。
GFAP 是一种特异性酸性蛋白,主要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中,可作为脑部的特异性物质,在脑损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黄玮玲等报道,无论生后6 h 还是72 h,早产儿脑损伤血清GFAP 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脑损伤早产儿,且早产儿脑损伤越严重,血清GFAP 水平越高,提示血清GFAP 水平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敏感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病儿血清GFAP 水平均远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病儿血清GFAP 水平远低于对照组,与黄玮玲等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新生儿HIE 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GM1治疗对血清GFAP水平的降低作用优于单一使用GM1 治疗,原因可能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改善脑组织细胞缺氧状态(提高对氧、葡萄糖等的摄取与利用)、恢复受损神经细胞等作用相关。另外MDI 可作为评估新生儿脑神经发育的有效指标。本研究中,治疗结束后6 个月时,两组病儿MDI评分均远高于治疗结束后3 个月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6 个月时,观察组病儿MDI 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病儿,且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使用可能更有助于改善新生儿HIE脑神经发育,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GM1 治疗新生儿HIE效果佳,能缩短病儿原始反射、肌张力及意识恢复时间,改善血清GFAP 水平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为新生儿HIE临床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