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30贾晓妮高艺陈建波田玉梅蔺华利成昱霖支媗张晓红

安徽医药 2021年11期

贾晓妮,高艺,陈建波,田玉梅,蔺华利,成昱霖,支媗,张晓红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能与多 巴胺受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结合,并具有拮抗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奥氮平口服吸收良好,5~8 h 达到最高血药浓度,主要经肝脏代谢。目前国内外有关于奥氮平的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发病年龄、病前性格特点、病程时间、起病形式等)、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但未见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因素对奥氮平临床疗效及联合用药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的相关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使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给药方案等)、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统计,旨在分析奥氮平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4 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且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的住院病人230 例,男84 例,女146例;男性病人年龄(36.02±16.10)岁,年龄范围为12~80岁;女性病人(38.06±14.41)岁,年龄范围为13~77岁。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H20010799)给药日剂量(15.70±4.68)mg,范围为5~20 mg。

入组标准:(1)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10》(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病人或其近亲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有药物滥用史或药物过敏史者或其他物质依赖者;(2)处在受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判定方法

统计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6周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病人进行疗效评估。将评估结果分为四种:无效、好转、显著进步和基本痊愈,PANSS 减分比率≥75% 为基本痊愈;减分比率50% ~75% 为显著进步;减分比率25% ~50% 为好转;减分比率<25% 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 显著进步例数+ 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病人治疗6 周后的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若量表评分>0 则判定存在不良反应。统计病人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体重增加、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高泌乳素、嗜睡、肌肉僵直、静坐不能、震颤等。

2 结果

2.1 奥氮平的治疗效果情况

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6 周的PANSS 评分分别为(88.76±24.50)、(79.76±24.77)、(69.49±24.98)、(61.34±26.07)、(55.20±26.39)、(48.49±25.04)分,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之间PANS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217.762,

P

=0.000),PANSS 评分随着时点的变化而显著降低。

230例病人使用奥氮平片持续治疗6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从第1 周的9.56% 提高到第6 周的80.43%(好转37.83%、显著30.00%、痊愈12.61%)。奥氮平片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

表1 奥氮平治疗效果统计表/例(%)

2.2 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

230 例病人中单一用药126 例,联合用药104 例。治疗6周后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通过

χ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χ

=0.304、

P

=0.581,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情况见表2,联合用药情况见表3。

表2 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情况/例(%)

表3 联合用药情况

2.3 性别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

230 例病人中,男性病人84 例,女性病人146 例。将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通过

χ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χ

=0.784,

P

=0.376,不同性别间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治疗效果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的治疗情况/例(%)

2.4 年龄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

230例病人中,≤18岁和≥60 岁的病人人数较少,分别是16 和23 例,19~44 岁144 例,45~59 岁47 例。治疗后的不同年龄段总有效率通过

χ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χ

=19.792,

P

<0.05,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疗效情况见表5。

表5 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情况/例(%)

2.5 不良反应情况

据统计不良反应共2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其中体重增加的病人5例(其中高血脂2 例),锥体外系反应的病人11 例(活动减退3 例、静坐不能4 例、肌强直2 例、震颤2例),便秘2 例,心动过速2 例,嗜睡2 例,高血糖1例,低血压1例,高泌乳素1例。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为7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为18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通过

χ

检验对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χ

=8.12,

P

<0.01,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中国社会高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分裂症发病概率也在逐年上升。并且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控制病情,还要更好地改善病人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减轻痛苦及治疗后社会功能的恢复等。

奥氮平是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孙建华报道使用奥氮平治疗8 周后的总有效率为71.43%。曹金玲报道奥氮平治疗6 周后总有效率94%。本研究通过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治疗前、治疗后1、2、3、4、6 周的PANSS 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ANSS 评分随着时点的变化而显著降低;病人在使用奥氮平治疗六周后总有效率达80.43%。本研究结果表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

比较分析治疗6周后单一和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单一和联合用药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单一和联合用药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结果表明联合用药不会提高奥氮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示临床医生用药需谨慎,应遵循精神科药物治疗基本原则的中“单一用药原则”,单一用药无效或不能完全控制病情发作时方可慎重考虑联合用药,并且应严密监测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若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减药或停药。

我院有特设的儿少科与老年科,本研究将病人分成四个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研究,治疗6 周后,≤18岁病人总有效率达到100%;144 例19~44 岁病人次之,总有效率为85.42%;45~59 岁47 例病人总有效率为72.34%。23 例≥60 岁病人总有效率最低,仅有52.17%。不同年龄段病人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原因如下:(1)青少年病人多为首次发作,对药物敏感,药物耐受性低,机体代谢相对较快,药物起效快;(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病人肝、肾功能退化,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都会随之降低,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同时由于体内胆碱能受体减少,导致老年病人药物敏感性降低,治疗效果比年轻人差;(3)本研究青少年和老年病人样本量相对较少,对研究结果有所影响。

宋娥美等对302例奥氮平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神经系统损害所占比例为22%,仅次于肝胆系统损害(24%)。吕海燕等对192 例奥氮平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结果显示神经系统损害所占比例为(19.27%),仅次于消化系统损害(30.73%)。庄红艳等对奥氮平所致中枢神经系统30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所占比例(73.3%)最高。本研究中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其中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4.78%)最高,占不良反应总例数的44%,与上述文献报道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例相对较高相符。本研究显示体质量增加、嗜睡、便秘等现象较少,都在可控范围内,治疗期间没有因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现象的,显示奥氮平安全性良好,适合临床上广泛使用。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因素的影响情况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考察。本研究中奥氮平的给药日剂量为5~20 mg,剂量范围波动较大,初步分析原因可能为由于生理方面的因素,儿童、青少年与老年人用药量会相对较低。在后续研究中,该因素的影响情况有待考察。

综上所述,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受病人年龄的影响,并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临床疗效,反而明显提高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遵循精神科“单一用药原则”,个体化给药,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后续研究中,我们会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作以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