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大棚南瓜高效栽培技术
2021-10-29赵伟荣
何 丹 赵伟荣
(1.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浙江诸暨 311800;2.诸暨市惠伟家庭农场,浙江诸暨 311800)
南瓜营养丰富,风味佳,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浙江诸暨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瓜类蔬菜种类之一。越冬大棚南瓜上市早,从2月开始采收,可持续采收到6月下旬,产量超过7 500 kg∕667 m2,产值3万~4万元∕667 m2,高的可达6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越冬大棚南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用
选用早熟、耐低温、优质、高产的南瓜品种[1],如SN通宝、春来小宝等。
2 育苗
南瓜越冬栽培一般于上年11月上中旬育苗。阳光下晒种5 h,提高种子出芽的整齐度;用55~60 ℃温水浸种10~15 min,其间不断搅拌,保证种子受热均匀,水温冷却至室温后继续浸种4~5 h;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用潮湿的棉布包好装入塑料袋置于温控箱内催芽。催芽温度保持28~30 ℃,一般经36~48 h 种子即可露白。
采用营养钵育苗,建议使用商品育苗基质,如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 号育苗基质[2]。将基质用98%噁霉灵可溶性粉剂6 000 倍液拌湿,湿度以手轻捏成团、轻拍即散为宜。播种后加强苗期管理,苗龄30 d左右,长有3~4片真叶时定植。
3 整地施肥
定植前10~15 d,棚内施腐熟有机肥1 500~2 500 kg∕667 m2或商品有机肥400~50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15~20 kg∕667 m2、钙镁磷肥15 kg∕667 m2作基肥。6 m 宽大棚筑4 畦,畦宽(含沟)1.5 m,畦高20~30 cm。为提高地温,定植前3 d覆盖大棚膜、铺设地膜。
4 定植
12月上中旬,选晴暖天气定植,每畦栽1行,株距45~50 cm,种植密度约1 000株∕667 m2。定植时钵土与畦面相平,定植后浇足定根水、覆盖三棚四膜。棚内温度低于10 ℃时,小拱棚上再覆盖1层遮阳网和1层薄膜。
5 田间管理
5.1 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保持25~30 ℃、夜间15~20 ℃;缓苗后白天保持20~30 ℃、夜间不低于15 ℃;坐瓜后白天保持22~26 ℃、夜间15~18 ℃,最低气温不得低于10 ℃,适当加大昼夜温差,以利营养积累和果实膨大。
5.2 肥水管理
南瓜引蔓上架后、现蕾时各喷施1 次叶面肥,一般喷施硼砂20 g∕667 m2、爱多收20 mL∕667 m2、芸苔素内酯20 mL∕667 m2;前3 批果每批果长至鸡蛋大小时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667 m2,追肥时少量浇水;3 批果后,气温上升,应加大浇水量、减少施肥量,每采收2~3批果后,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667 m2。
5.3 搭架整枝
越冬大棚南瓜多搭架栽培。瓜蔓长至50~60 cm 时搭人字架,人字架交叉处架竹竿横向连接并固定,用绑蔓机引蔓上架。单蔓整枝,选8~10 节位留首瓜,及时去除多余侧蔓、老叶、病叶,结合整枝进行分层绑蔓。整枝摘叶宜选在晴天进行。
5.4 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
早期低温时,可用0.1%氯吡脲10 mL 兑水0.50~0.75 kg 涂抹子房促进坐果。药液浓度应随气温变化调整,气温高浓度低,气温低则适当提高浓度。4月后可自然授粉。合理疏果,疏去病果、畸形果,每株留果3个即可,留果越多根外追肥量越大。越冬大棚南瓜田间长势见图1。
图1 越冬大棚南瓜田间长势
6 病虫害防治
越冬大棚南瓜易发生白粉病,一般4 月中旬开始零星发病。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带至田外销毁,同时喷洒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提早预防效果更佳。
7 适时采收
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适时采收,诸暨地区消费者喜食400~550 g的嫰瓜。采收时带柄摘下,并去除残留花瓣。越冬大棚南瓜采摘期较长,2月上旬采摘第一批瓜,此时正逢春节,嫩南瓜供不应求,市场批发价达13元∕kg。3月底南瓜大量上市后售价下降,6月下旬采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