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2021-10-29陈豪郭伦君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驻马店463400
陈豪,郭伦君(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400)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临床西药治疗尚无特效手段,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西药疗效差异较大,且存在病情效果控制不佳、不良反应等问题[1]。因此,寻找其他治疗方式较为重要。近年来,中药制剂、穴位埋线等治疗手段被逐渐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中,其中穴位埋线主要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产生物理机械性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2]。而温补固元汤具有宣肺散寒、益气温阳、化痰之效。考虑将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益。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方案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前瞻性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7.13±3.22)岁;病程2-13年,平均(7.16±2.10)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29±3.14)岁;病程3-12年,平均(7.09±2.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3]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中医符合《中医内科学》[4]中寒哮证型,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慢闷如塞、咳不甚;次症: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形寒畏冷;舌脉症:苔白、脉弦。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无用药禁忌证;③无穴位埋线禁忌证;④入组前3个月内未应用本研究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呼吸道先天性畸形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祛痰、解痉、减轻呼吸道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选择穴位肺俞穴、膻中穴、定喘穴、足三里、丰隆穴,工具有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8号),医用羊肠线(000号),碘酒、消毒纱布等。操作如下:背部穴位患者取俯坐位,行常规消毒,将1.5cm羊肠线装入无菌注射器针头前端内,手持注射针头,刺入相应穴位,腹部穴位,在其局部下方向上平刺、背部穴位向脊柱斜刺,直至肌层或皮下组织,令其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管,将羊肠线埋入穴位皮下,线头不外露,盖上无菌敷料,用胶布固定24h,每2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补固元汤治疗,药方成分如下:生黄芪15g,白术10g,防风、大枣、生姜、白芍、桂枝、淫羊藿各10g,仙茅8g,炙甘草4g,水煎煮,去渣取汁200ml,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肺功能仪(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MSA99)检测两组肺功能,包括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水平。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患者主要中医证候评分,包括呼吸急促、哮鸣音、胸闷,根据症状体征严重程度分别记0、2、4、6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是否出现皮肤红肿、口干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肺功能 治疗前,两组PEF、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PEF、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47例) PEF/(L·s-1) FEV1/L治疗前观察组 4.35±0.36 1.32±0.39对照组 4.30±0.39 1.35±0.36 t 0.646 0.388 P 0.520 0.699治疗4周后观察组 6.65±0.52* 2.36±0.35*对照组 5.84±0.42* 1.91±0.32*t 8.308 6.505 P 0.000 0.000
2.2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两组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呼吸急促、哮鸣音、胸闷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g/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ng/L,±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47例) 呼吸急促 哮鸣音 胸闷治疗前观察组 2.89±0.95 3.55±1.02 2.60±0.86对照组 2.92±0.94 3.50±1.06 2.67±0.84 t 0.154 0.215 0.399 P 0.878 0.830 0.691治疗4周后观察组 0.40±0.12* 0.60±0.16* 0.45±0.13*对照组 0.97±0.17* 1.01±0.28* 0.89±0.14*t 18.779 8.716 15.789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例皮肤红肿,发生率为2.13%;观察组出现1例皮肤红肿、1例口干,发生率为4.26%,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穴位埋线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是将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后,可作为一种异体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积极调动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分解羊肠线,进而变成小分子多肽,产生生物刺激[5]。其中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走行上,可调节脏腑功能;膻中穴属于气会,肺主一身之气,可理气宽胸、调畅气机;定喘穴为经外奇穴,具有止咳平喘之效;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可调理中焦、补中益气;丰隆穴可配膻中、肺俞,发挥止咳止痰之效。且现代药理表明,肺俞穴的解剖部位临近支配气道和肺的交感神经节,刺激该穴后,可兴奋交感神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发挥平喘止痉之效;膻中穴上毗邻肺与气管,可有效缓解气道痉挛。
祖国医学将支气管哮喘归属于“哮证”,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肺不能布散津液,脾无法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致使津液凝聚成痰,积于肺部;加上外邪侵袭、情志刺激等因素刺激,导致素体阳虚,痰从寒化[6]。因此治疗原则应以宣肺散寒、化痰为主。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4周后,PEF、FEV1水平较对照组高,呼吸急促、哮鸣音、胸闷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可见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可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究其原因在于,温补固元汤是由生黄芪、白术等重要组成,其中,生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之效;白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化浊之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之效;大枣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之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效;白芍具有平抑肝阳之效;桂枝具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降气之效;淫羊藿、仙茅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效;炙甘草具有通阳复脉、益气之效。上述诸药共奏益气固表、宣肺散寒之效。且现代药理表明,生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提高机体体液免疫能力,促使呼吸道黏膜的保护性抗体分泌型IgA含量提高,还可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促进支气管纤滑肌松弛,促进痰液的排出,此外,还可减轻支气管黏膜的炎性水肿,改善临床症状[7]。防风中的升麻苷可抑制环氧合酶的表达,抑制一氧化氮水平,达到抗炎作用,其中含有的多糖还可调节淋巴细胞亚群与机体免疫应答的平衡,有效松弛平滑肌,改善肺通气[8]。生姜可通过减少环磷酸腺苷的水解破坏量,提高体内效应器官浓度达到有效水平,促使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改善肺通气情况,促进肺功能的改善。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发挥协助作用,进一步缓解患者气道痉挛程度,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温补固元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