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压治疗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29朱淑芳刘华之黄春兰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6期
关键词:周径宫颈癌血流

朱淑芳 刘华之 黄春兰

1.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西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感科,江西赣州 341000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比高达67%,早期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和下肢肿痛等,患者重视度不高,使得多数患者于临床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患者生存率不高[1]。放疗是治疗宫颈癌晚期患者的常用方法,可快速缩小肿瘤,并缓解患者疼痛感,但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有研究[2]发现,DVT 在妇科肿瘤术后发生率达到10%~30%,其中良性疾病发生率为1%~15%,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9.8%~30%。DVT 一旦发生,可在较短时间内引起血栓后综合征,并引起下肢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因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预防DVT 形成,以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故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气压治疗对宫颈癌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于赣州市肿瘤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74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8~62 岁,平均(51.24±2.23)岁;病理类型:鳞癌20 例,腺癌13 例,鳞腺癌4 例;临床分期:Ⅱb 期12 例,Ⅲ期23 例,Ⅳ期2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9~62 岁,平均(51.44±2.12)岁;病理类型:鳞癌19例,腺癌14 例,鳞腺癌4 例;临床分期:Ⅱb 期12例,Ⅲ期22 例,Ⅳ期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3];②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存在药物禁忌症者;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放疗后每隔2 h 帮助患者翻身1 次,将患者双下肢抬高,按摩双下肢,放疗后第2~3 天下床活动,加强营养支持,并做好保暖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使用气压治疗仪(珠海市普瑞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F730)治疗,放疗后回病房治疗1 次,次日起2 次/d,上下午各1 次,每次20~30 min,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并依据患者耐受度对治疗强度进行合理调节。

具体操作方法:将仪器电源接通,对仪器进行检查,确认其可正常操作;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尽量放松肢体,将下肢腿套展开后,指导患者将下肢腿部放置于腿套中间,将拉链拉上;对主机、充气管路和腿套连接进行检查,确保其连接紧密;将主机电源打开,依据患者自感舒适度合理调节压力调节钮,对定时器进行调节,设定为20 min,进入充气循环状态后,按照足部、小腿、膝盖和大腿顺序,反复施加并释放压力,间隔时间为3~4 s;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主诉,加强巡视,若患者出现身体感觉异常、仪器异常或突然停电等情况,需立即停用。治疗完毕后停机,对患者下肢血液颜色、循环和感觉情况进行观察,从套筒上将空气管取下,并排除空气,最后拔掉电源插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下肢情况及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

治疗效果[4]:放疗后3 d 患者下肢无肿胀、疼痛等症状,体温正常且可自行下床,出院2 周后无异常为显效;放疗后3 d 患者下肢出现隐痛、酸胀等症状,体温正常,腓肠肌试验阴性为有效;放疗后3 d 患者下肢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站立或行走疼痛加重,体温异常,腓肠肌试验阳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下肢情况:包括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和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5]: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行血管彩超检查,若检查结果显示静脉官腔内存在实性低回声、频谱信号消失,即为血栓形成。

APTT:治疗后1、7、14 d 监测APTT,正常范围为26~40 s。

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治疗前、治疗7 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ACUSON S2000)测定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下肢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和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下肢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APTT 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7、14 d 的APTT 短于本组治疗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14 d 的APTT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APTT 的比较(s,±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APTT 的比较(s,±s)

与本组治疗后1 d 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后1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 值P 值37 37 47.76±13.44 39.05±7.55 3.436 0.001 45.66±13.55a 38.16±8.54a 2.848 0.005 51.25±14.24a 38.45±7.52a 4.834<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周径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本组治疗前,下肢周径短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周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周径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周径的比较(±s)

组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cm/s)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下肢周径(cm)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 值P 值14.28±2.24 14.33±2.18 0.097 0.922 15.48±2.66 19.57±3.27 5.901 0.000 2.098 8.110 0.039<0.001 33.75±5.21 33.81±5.16 0.049 0.960 31.48±4.26 29.05±4.07 2.508 0.014 2.051 4.405 0.043<0.00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HPV 感染,加上各项危险因素增加,如口服避孕药、吸烟等,宫颈癌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好发时间为30~50 岁,早期症状多表现为经期延长、阴道分泌物增加等,晚期可表现为下肢肿痛、贫血、尿频和输尿管梗阻等症状[6]。晚期宫颈癌常需行放疗治疗,有研究[7]发现,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有很大概率发生DVT,主要原因在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滞缓和静脉壁损伤等,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静脉血栓的常用方式,可对抗凝血酶和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产生抑制作用,以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率,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血小板减少等,易加重患者病情。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气压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中,可有效预防DVT。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和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14 d 的APTT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周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气压治疗干预宫颈癌放疗,可有效减少或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机体下肢肿胀程度,同时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究其原因,气压治疗属于非接触性治疗方法,通过对多腔气囊进行反复充气、放气,形成对下肢压力,以改善患者下肢血液运行情况。同时,气压治疗可促进患者肢体端压力的迅速释放,为其提供充分的动脉血供应,以缓解肢体缺氧状况,达到减轻肢体肿胀、疼痛程度的目的[8-10]。此外,气压治疗还可缩短机体APTT,缩小下肢周径,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其作用机制在于:脉动气流可经由气管进入到气囊气室中,通过增加和释放压力,对肢体起到挤压和按摩作用,所产生的刺激和压力可直达双下肢深部肌肉、淋巴管和血管[11-12]。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可排空加压部位的静脉血管,以提高血液回流速度,而减压处理则可快速充盈静脉血,进而加快血流速度,由此减少血液瘀滞,增加肢体局部血流量,以增加营养成分供给,有利于新陈代谢,可提高病理产物的排泄能力和代谢能力,进而达到预防肢体肿胀、疼痛和血栓形成的目的[13-15]。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干预宫颈癌放疗,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加快血液回流速度,减轻肢体肿胀程度。

猜你喜欢

周径宫颈癌血流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