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波古代城市发展中的“小溪”问题
2021-10-29王结华
王结华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浙江宁波 315012)
内容提要:“小溪”问题是研究宁波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关键所在。根据部分方志记载,宋时小溪镇曾经设有句章、鄞州、鄮县、明州等多座州、县治所。然而,从唐代以前史料、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三个层面分析,该地历史上并未设置过任何县级以上的治所,东晋末年迁移后的句章县治(包括隋代开皇九年即589年并句章、鄞、鄮、余姚四县为一县的句章县治)和唐代武德四年设立的鄞州州治、武德八年设立的鄮县县治、开元二十六年设立的明州州治应该都在今天的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与“小溪”之地没有任何关涉。
研究宁波地区古代城市的演变发展,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宋时的小溪镇(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一带)。据南宋以来部分志书记载,该地曾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至唐代武德四年(621年)为句章县治,武德四年至八年(625年)为鄞州治,武德八年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为鄮县治,开元二十六年至大历六年(771年)为鄮县治和明州治,大历六年至长庆元年(821年)为明州治,长庆元年至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复为鄮县治。前后凡500余年间,句章、鄞州、鄮县和明州曾经相继或同时建治于此。
以上说法自南宋出现伊始便备受质疑,但时至今日依然悬而未决,仍是研究宁波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拟在文献辨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对此作一深入探讨,以期厘清宁波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还原宁波古代城市演变的本来面目。
一、早期文献不支持“小溪”说
地方志书中关于“小溪”问题的记载十分芜杂,分别涉及句章、鄞州、鄮县、明州四座州、县治所。其中句章治于“小溪”这一说法出现的时间最早,也是“小溪”问题的主要源头所在。现存最早宁波方志、成书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的《乾道四明图经》云:“古句章城,在县[1]南六十里。”[2]因是时鄞县有句章乡,也在“县南六十里”[3],且小溪镇位于句章乡境[4],嗣后方志遂多据此认为句章曾经设治或迁治于斯,并以之为基础,进而引申出鄞州、鄮县、明州亦曾设治或迁治“小溪”之事(表一)。
表一//部分方志关于“小溪”设立州、县治所一览表
依据表一可以看出,虽然主张“小溪”说者众多,但也不乏质疑之声。譬如,关于东晋隆安年间句章迁治“小溪”之事,成书仅较《乾道四明图经》略晚的《宝庆四明志》即明确表示反对:“旧经:古句章城在鄞县南六十里。今鄞县之西南有句章乡。然按《汉书·地理志》:句章,渠水东入海。则所谓城山渡即其渠也。晋刘裕东讨孙恩,实戍句章,每战陷阵,贼乃退还浃口。是时孙恩泛海出没,御之当据要冲,而今句章乡乃在山间,必非戍守之地。乡名句章,特以其地素隶句章县,故尔。”[14]至于唐代武德四年设立的鄞州、武德八年更置的鄮县和开元二十六年设置的明州治于“小溪”之事,因分别迟至明、清两代才凭空出现,既未见方志作者经实地考察提供的确凿证据,亦未见于更早的史料,自然更加难以令人信服。现代研究者中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过不同看法,认为“小溪”一说值得商榷[15]。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晋末至隋唐之际,朝代更迭,兼之明(州)越(州)分设,今宁波辖地内的行政区划调整频繁,但其治所时人或未作记录或语焉不详,以至后世志书作者难以确认。
二是部分治所弃置时间久远且地表迹象芜废,导致后世志书作者或已无法实地考证,或根本未作实地考证。
三是误将宋时小溪镇所在的句章乡当作古句章县治所在,先由《乾道四明图经》得出了“古句章城,在县南六十里”这条结论,再由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推衍出“古句章城在小溪镇”[16]这一结论,后又由其他方志引申出鄮县、鄞州、明州亦皆曾设治或迁治于“小溪”这些结论。
四是没有准确把握“鄞江”这一水系名称及其指向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仅据《唐会要》等史料中的“明州北邻鄞江”[17]这一记载,不加辨别地得出了明州初治于今鄞江镇的错误看法。关于此点,笔者下文再作详细解读。
五是部分方志在转抄过程中,或人云亦云,或臆测附会,或节略失当,或刊刻添误,因此难免谬漏甚至自相矛盾。
事实上,关于句章、鄞州、鄮县治所和明州初治所在,南宋以前的史料中并非没有蛛丝马迹可寻。试举数例。
《隋书·地理志下》:
句章,平陈,并余姚、鄞、鄮三县入。[18]
《元和郡县图志》:
武德四年于(句章)县立鄞州,八年废。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分越州之鄮县置明州,以境内四明山为名。句章故城,在州西一里。……鄮县,上。郭下……隋平陈,省入句章。武德八年再置,仍移理句章城,后属明州。[19]
《通典》:
明州,今理鄮县。[20]
《旧唐书·地理三》:
开元二十六年,于越州鄮县置明州。[21]
《唐会要》:
长庆元年三月,浙东观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邻鄞江,城池卑隘,今请移州于鄮县置,其旧城近南高处置县。”从之。[22]
以上记载虽然简略,却可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
1.隋初平陈(开皇九年,589年)后合余姚、鄞、鄮三县设置的句章县和唐代武德四年新设的鄞州、武德八年改设的鄮县、开元二十六年分设的明州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2.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的句章治,即《元和郡县图志》中提到的“句章故城”,仅在当时的明州“州西一里”。《元和郡县图志》系唐代名相李吉甫所撰的一部可信度较高的地理总志,李吉甫又曾在贞元年间(785—805年)任过明州长史一职,因此这些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3.唐代武德八年改置的鄮县治,“仍移理句章城”,可见彼时的鄮县治与句章旧治当在一处,其和后来明州治的距离同样不会太远。这和《元和郡县图志》“鄮县,上。郭下”及《通典》“明州,今理鄮县”的记载也是相互吻合的。
4.唐代武德四年,“于(句章)县立鄞州”,然仅四年之后即改为鄮县。鄞州治于何处?史料未明,以其仅存四年这一情况看,可能系直接利用句章旧治,至少也当与句章旧治和后来的鄮县、明州治所相距不远,否则有违常理。
5.唐代长庆元年,明州与其附廓鄮县曾经易治。明州治所从此固定在今宁波城区三江口以西鼓楼之地未变;而鄮县既为明州附廓,则其治所当与州治同在一城,不可能分治两处,更没有再迁到“小溪”这么遥远地方的道理。
基于以上分析出发,只要搞清开皇九年至武德四年的句章治、武德四年至八年的鄞州治、武德八年至开元二十六年的鄮县治、开元二十六年至元和年间的明州治中的任何一处,即可确认其他治所的位置。这里以鄮县治来说明。
鄮,今宁波地区初设四县之一,开皇九年与鄞县、余姚县一同并入句章。武德四年废句章立鄞州,武德八年裁撤鄞州更置鄮县。开元二十六年析鄮县地为鄮、奉化、慈溪、翁山四县,立明州。后梁开平三年改鄮为鄞,鄮县废。
关于开皇九年以前的鄮县治,方志记载是在“阿育王山之西、鄮山之东”[23],虽然迄今具体位置不明,但其大体方位历来争议不多。关于武德八年以后的鄮县治,虽然后世方志有着“乃在今州治”“仍当在小溪”“徙治故鄮城”等等不同说法[24],但无疑以“乃在今州治”说最为可信。之前已有学者对此作过详细考订[25],此处不赘,其中采自《宝庆四明志》所引之《鲍郎庙记》堪称确证:“县[26]南有鲍郎庙,记云:唐圣历二年(699年),(鄮)县令柳惠古徙祠于县。是知初置鄞州,已治此,继废州为鄮县,不复在鄮山之东也。”[27]仅此一条,即可坐实当年的鄮县治就在南宋时的鄞县治和明州治即今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
据上可知,无论是句章治、鄞州治、鄮县治抑或是明州治,没有一条早期史料提及与宋时小溪镇有任何关联。反之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隋代开皇九年并设的句章治和唐代武德四年新设的鄞州治、武德八年改设的鄮县治、开元二十六年分设的明州治,都是在今天的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
二、考古发现不支持“小溪”说
历年来的考古发现,特别是近年来专门针对“小溪”问题开展的考古研究,同样不支持“小溪”有城一说。
(一)鄞江镇一带的考古发现
根据部分方志记载,历史上设于宋时小溪镇,即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一带的州、县治所,具体位置主要有以下四处:古城畈、高尚宅、悬慈村和凤凰山周边[28]。
2011—2015年间,笔者主持对鄞江镇一带实施了长达四年的考古调查、勘探、(试)发掘和航空遥感、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合计调查勘探面积达1360万平方米、(试)发掘面积达1120平方米,基本覆盖了鄞江镇区及其周边区域(图一)。调查与勘探情况显示,鄞江镇周边山地虽有唐代以前的墓葬发现,但数量并不丰富,规格也相对较低。试掘与发掘情况显示,在高尚宅、悬磁村地块及凤凰山周边,不仅没有任何城址迹象发现,甚至连宋元时期的文化堆积都十分罕见,这里堆积着的,多是冲积或淤积形成的沙层;在被认为最有可能的古城畈地块,虽然作了全面的勘探和发掘,但发现的也主要是宋元时期的水利遗存及其相关遗迹(图二;彩插六),缺乏单纯的唐代及其以前的文化堆积。这一考古结果,基本排除了历史上这里曾经建有县级以上治所的可能[29]。
图一//2011—2015年小溪(鄞江)一带考古范围示意图
图二//鄞江镇古城畈地块出土的宋元时期瓷器
1.石砌堤岸(东北—西南)
2.道路(西北—东南)
3.青瓷八卦炉(2014YGF2︰1)
4.白瓷盘(2014YGZ5︰8)
5.青瓷莲瓣纹碗(2014YGG1︰1)
6.黑釉盏(2014YGF3︰1)
(二)三江口一带的考古发现
与“小溪”之地相反,今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历年来有着不少唐代以前的遗存发现(图三;表二)。
图三//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唐代以前遗存分布示意图
表二//三江口一带发现唐代以前考古遗存一览表
这些发现表明,远在战国时期,今宁波城区周边高地已有不少人类居住活动;两汉至六朝时期,三江口一带人烟已较密集,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特别是较多建筑构件包括云纹、人面纹瓦当等高规格建筑构件的出土,强烈显示出当年这里可能曾经存在过较高等级的建筑。结合前文史料解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唐代长庆元年修筑明州子城以前,三江口一带已经相当繁华,东晋隆安年间因战争破坏的句章县治极有可能迁移于此;而这,又为隋代开皇九年句章、余姚、鄞、鄮合治和唐代武德四年鄞州治、武德八年鄮县治、开元二十六年明州治的相继设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上考古遗存,梳理宋元方志还可发现,长庆元年修筑明州子城之前的三江口一带,早已经是祠庙林立、寺观如云,同样反映出当时此地的繁盛,其中有案可查的即有僧伽塔(695—697年)[41]、灵应庙(699年)[42]、开元宫(738年)[43]、开元寺(740 年)[44]、太平兴庆寺(740年)[45]、天庆观(743年)[46]、纯孝庙(777年)[47]、吴刺史庙(766—779年)[48]、至圣文宣王庙(814年)[49]等9处。而从创建时间上看,这些宗教建筑在开元二十六年之后的集中涌现,可谓明州初治于此的又一有力佐证。
(三)其他出土文物证据
出土墓志也可为探讨“小溪”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前文已及,“鄞江”名称及其指向在不同时期的演变,是导致后世方志误以为明州初治“小溪”的一大原由。按《唐会要》载:“长庆元年三月,浙东观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邻鄞江,城池卑隘,今请移州于鄮县置,其旧城近南高处置县。’从之。”[50]《太平寰宇记》亦有相似记载[51]。因为这些记载明确提到明州“北邻鄞江”,后世方志遂多据此认为明州初治于此,至长庆元年时才迁至今宁波城区鼓楼之地。
事实上,“鄞江”一名在不同时期的指向是不完全相同的,无论文献记载抑或出土碑志都已清楚表明了这一点。文献记载如《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庙前十余步,当鄞江穷处,一山巍然出于海中,上有小浮屠。旧传,海舶望是山则知其为定海也,故以招宝名之,自此方谓之出海口。”[52]《宝庆四明志》:“大浃江,县南一里,与鄞江通。”[53]此二处鄞江系指今之甬江。清代《康熙宁波府志》等亦曾指出鄞江又名甬江[54],可为之证。又《乾道四明图经》:“鄞江跨江浮桥,在县东南二里……唐长庆三年(823年),刺史应彪建。大和三年(829年),刺史李文孺重建。初建桥于东渡门三江口,江阔水驶,不克成,乃徙今建桥之地。”[55]此处鄞江系指今之奉化江。
出土碑志如唐代大和九年(835年)的《唐故盐铁转运使江淮留后勾检官文林郎试太常寺协律郎骑都尉解君墓志铭并序》:“殷公作鄞江守……乃曰:余承命鄞江……不料殷公薨于鄞川。”[56]碑文中的殷公,据考证为长庆三年至宝历元年(825年)间出任明州刺史的殷彪[57],亦即长庆三年主持建造跨江浮桥的刺史应彪[58]。可见在时人语境中,鄞江等同于明州,而长庆元年后的明州治已稳定在今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碑文说殷彪“作鄞江守……承命鄞江”,可知当时的鄞江也可泛指今之三江口水系。又,吴越国宝大元年(924年)的《节度馆驿巡官富都监副知朝散大夫前守会稽县令侍御史赐绯鱼袋钱塘郡危德图东海郡夫人徐氏墓志铭并序》中有“宝大元年甲申岁夏五月八日,终于鄞江子城西北上桥之私第……以其年八月十八日甲申葬于鄞江之东面,鄮山之南隅,灵严乡太白里明堂奥之源”[59]的记载(图四),吴越国时明州子城在今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故“鄞江子城”只能是明州子城,可见其时鄞江依旧有等同于明州的用法。
图四//危德图东海郡夫人徐氏墓志铭
距今鄞江镇区约4千米的洞桥镇唐家堰村坟滩地,曾经出土一方唐代开成元年(836年)的《唐故守右威卫长琅琊王府君(贇)墓志铭并序》,上有“迁窆于句章之墟,祖妣葬之侧也,去州城五十里”的记载[60],有人认为这是句章设城于彼的“铁证”,实则不然。墟,作为名词,释义主要有三:①土丘。②故城;遗址。引申为原来有人居住但已荒废的地方。③乡村集市。由此可见,碑文中的“迁窆于句章之墟”既可释为迁葬于句章故城之遗址,也可释为迁葬于当时的句章乡之故址或句章乡境之丘墟,难以作为句章县曾设治于此的确证,且从“迁窆”之意及“坟滩地”之名理解,当以后一种释义即“丘墟”相对更为合理。
据上可知,唐宋以来的“鄞江”名称及其指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仅以“明州北邻鄞江”这一记载来求证明州初治,或者简单地以今天的鄞江来套用历史上的鄞江,显然都是不合适的。再比较前文提到的鄞江镇和三江口一带的考古发现,同样可以看出,无论是句章县治、鄞州州治,还是鄮县县治、明州初治,应该都是在今之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而与后世方志所谓的“小溪”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三、地理环境不支持“小溪”说
除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外,我们还可以从地理环境入手,来对“小溪”之地是否有城问题进行简要解读。
(一)地理位置偏远且水陆交通不便
鄞江镇地处宁波平原西南边缘四明山麓,这里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腹地同样偏狭,是否适宜作为区域性的中心有待探讨。《宝庆四明志》即明确指出:“晋刘裕东讨孙恩,实戍句章……是时孙恩泛海出没,御之当据要冲,而今句章乡乃在山间,必非戍守之地。乡名句章,特以其地素隶句章县,故尔。”[61]东晋末的句章县治尚且如此,况乎唐代时的鄮县治、鄞州治和明州治?!
水陆交通两皆不便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Google地图测算,鄞江镇至三江口间的直线距离约在23千米左右,这对今天来说当然并不算远,但在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陆路艰难曲折兼之鄞西南塘河尚未凿通的年代,却是一段不可忽视的距离。既然如此,则两地频繁互换州、县治所,或如《宁波港史》和《宁波通史》所言实行“城、港分设”[62],是否有其必要?!又是否可以承受?!
(二)地形卑隘潮湿且洪涝灾害易发
鄞江镇一带地形多卑隘潮湿,历来水患不断。《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它山之水……会于大溪,至于它山。溪通大江,潮汐上下,清甘之流,酾泄出海,泻卤之水,冲接入溪。来则沟浍皆盈,去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63]《鄞县水利志》亦载原鄞县有四个雨量高值区,其中两个高值区(樟水上游山区、西北部山区)[64]的东向水流多汇集于鄞江镇一带,洪涝威胁不难想象。可见,在唐代大和七年(833年)它山堰创设之前,在这里建城显然是不合适的。
即便在它山堰建成以后,这里的洪涝灾害也未完全绝迹,水利工程建设历代皆见施行。正因为坚持不懈的治理,才最终成就其作为进出四明山区门户的重要地位,部分方志之所以认为此地有城,或亦与当年这里的繁华有关。
据上可知,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水陆交通,还是从地形地势、洪涝灾害等角度看,“小溪”之地都是不宜建城的。
四、结语
综合前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宋时小溪镇,即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一带,历史上从未设置过任何县级以上的治所。“小溪”问题的出现,完全是后世方志臆测和历代转抄讹传的结果。
2.东晋末年迁移后的句章治(包括隋代开皇九年即589年并句章、鄞、鄮、余姚四县为一县的句章县治)和唐代武德四年设立的鄞州治、武德八年设立的鄮县治、开元二十六年设立的明州治,都在今天的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与“小溪”之地无涉。
3.战国以来特别是汉晋以后对于三江口一带的持续开发,以及句章、鄞州、鄮县的相继建治或迁治,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明州在此的设置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明州的设立,又为后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