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10-28王秋艳
王秋艳
摘要:如今,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为了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根据课本或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这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智力潜能的激发、数学兴趣的培养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发散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模式,能够不局限于常规,寻求变异,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答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发散思维,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先意识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培养质量。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大的帮助。
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由地联想数学知识。教师还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巧妙地融合,这是提高学生学习乐趣、调动学生探索欲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
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一道数学习题时,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自主探究,将所学的不同领域知识进行联系,从而打破思维定式,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长期坚持,通过发散思维,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而有效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大部分的数学问题涉及了不同方面的知识,需要多种知识的共同运用,所以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拓宽自身的视野。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结合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进行充分思考,在拓宽学生知识库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性,但使用的教学模式仍然较为落后,导致培养质量较差,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仅通过教师的讲解难以理解某些复杂的数学知识。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仅讲解浅显的概念,而让学生记忆其他较为复杂的知识。记忆过程较为枯燥,既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更会引发学生的厌恶情绪。学生在缺乏数学知识、缺少学习兴趣时很少进行主动思考,从而无法进行思维的发散。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过于重视自身的讲解过程,而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无法理解所有知识,因此产生较多问题,而教师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也无法了解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此种教学方式还会导致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逐渐失去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影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过于重视标准答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会让小学高年段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在练习之后,部分教师通常按照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向学生讲解。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部分教师通常让学生根据标准答案进行纠正.此种教学方式会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导致所有学生的解题方法统一,在做题过程中无法进行思维的碰撞,形成聚敛式的思考习惯。另一方面,标准答案中的解题方法通常较为符合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而与小学生的思考方式不符,不利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训练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部分教师忽略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过程,通常仅让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进行一题多解。虽然此种培养模式能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但方式较为单一且枯燥,无法吸引学生进行练习。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各知识点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用到多种数学知识。然而,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逆向思维的应用离不开抽象思维,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的难度,注重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究,有效地理解和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例如,在小数点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小数点的实际应用进行推理。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知道,若将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以让原本的数值扩大十倍;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可让数值缩小成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时,教师可以提问:“若小数点向左继续移动,数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进行逆向推理。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训练,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相关数学知识,还能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能让数学课堂变得轻松和愉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此外,通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提高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在设计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相应知识点,进行活动内容设计,让学生在体会活动乐趣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拯救白雪公主”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告诉学生,白雪公主被坏人困在了城堡里,需要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并顺利解答数学问题,才能将白雪公主解救出来。教师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重难点知识融入了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活动的教学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数学竞赛或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体会游戏乐趣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结: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发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发散思维中包括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多向性、独创性.发散思维能对更深层次的信息进行挖掘,对思路和解法进行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更好的了解,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柯小芳.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3):103.
[2]张艳芳.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