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2021-10-28赵倩茹

红豆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体育课程课程思政

【摘要】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为“《纲要》”),《纲要》对三全育人的概念及内涵进行阐述,指出“三全育人”逻辑、方法和意义,并指明大学生德育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课程思政”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纲要》对“三全育人”的具体要求,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特点进行分析,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学校德育工作指南,通过开展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德育为切入点,将体育课程的“动”与思想政治课程的“静相结合”,探寻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育人具体路径,以期促进大学生德育培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育人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思潮、文化观念、价值形态等都发生着深刻变革。大学生作为半社会人,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个体的必要性与现实的紧迫性,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的当下,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刻不容缓。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其主要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学校“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的教诲下,上海电机学院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德育工作,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德育教育融入学院各门各类课程,探寻高校德育教育具体路径,促进学生德育培养与品德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高素质技能专门人才。

一、“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背景

《纲要》的印发,对于高校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与整体安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仅限于高校思政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大学生跟各类专业课程均承担着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但由于课程知识点较为陈旧,课程内容较为枯燥,课程学习流于说教,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现实环境存在脱节等现象,导致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式微,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仅为两门课程,课时量与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思想政治学习需要,也与《纲要》所要求的“全员、全方位与全过程”育人不相符,学校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与德育效果不明显,迫切需要课程思政教育贯穿到高校各门、各类课程,贯穿到大学生大一到大四全部在校学习期间,贯穿到大学生课上学习、课外活动全过程之中。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任务。通过对高校体育的目标进行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具有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和终身体育目标五个维度,承担着发展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1-2门体育兴趣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任务。体育课作为一门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课程,相较于其它理论课程,具有开展德育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现阶段,大学生德育工作普遍以理论课程为主,缺乏与实践结合,这也为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和理论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五大教学目标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元素和教育渠道,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认知,紧密围绕大学生德育具体任务,根据高校体育教学五个方面目标挖掘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开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以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基础,以大学生德育工作为指导,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与内涵,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户外实践课程,其课程目标、教学组织、考核形式等方面都与其它课程具有较大区别,高校课程因其选项项目不同,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和特有的教育意义。例如,足篮排等集体球类项目,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载体。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太极拳等课程,可结合项目文化、历史、发展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民族文化教育;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网对抗类项目,可培养学生快速决策能力和果敢、坚毅的行、行事风格;中长跑、越野跑等运动项目,可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另外,不同体育项目所蕴含的项目文化、运动礼儀、裁判知识以及独特的体育美学价值等,都是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并通过教学实践与赛事、活动参与,对学生实现体育精神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学生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四、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育人路径

(一)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的落地,需充分重视对于高校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培训,以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思想政治水平武装教师,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高校应对全体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培训,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与体育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培育跨学科、跨专业思政教育团队,促进高校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对于统一课程,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程发展体质、掌握项目技能和培养体育习惯的基础目标外,重视对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塑造,将价值观教育、意志品质教育根植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

(二)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设计

实践性作为体育课程的鲜明特性,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相较于室内理论课程,更具多样性性和动态性。体育课程以户外身体练习为主要课程形式,课堂贯穿素质、活动、竞赛、规则教育与纪律教育,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性质具有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组织者应在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导入、案例设计、活动组织、赛事策划等多种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设计,通过对学生在身体力行的体育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体质、培养运动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教学、同伴互评与分组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换位思考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正确对待胜负的态度。

(三)以赛事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赛事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高校體育课程应转变传统以练习为主的授课模式,通过建立以课堂技能练习为基础,以课外赛事、活动为载体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实现校园体育运动氛围的丰富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校园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赛事、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可为大学生模拟真实社会环境与实践体验,在提高学生体育参与、运动锻炼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个人成就感与团队归属感,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四)以身心健康为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中涵盖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这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体育课程的“静”与思政课程的“静”有机结合,也可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德育工作效果。身心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体育课程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体育教师应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在注重对学生体质提升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身体练习与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乐观自信、谦虚谨慎的态度;通过课前热身与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以及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体育竞赛的开展,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与耐挫性,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的态度,提高学生耐挫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五、结论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高校应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优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中,通过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设计,以赛事活动为载体,以身心健康为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隐性功能,在发展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基础上,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形成合力,将德育教育纳入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以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张烁.人民日报.2016(001).

[2]论体育课程的思政价值[J].陈庆合,王剑锋,赵华恩,李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14-119.

[3]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张洋,魏军.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06):35-40.

[4]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J].黄河,程传银,赵富学.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01):67-71.

[5]“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耦合与路径探索[J].朱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05):1-4.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探赜[J].刘经纬,郝佳婧.思想教育研究.2018(04):23-27.

作者简介:赵倩茹,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体育课程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