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延续护理方案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1〕
2021-10-28谢小明
谢小明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病变,是造成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排尿异常的重要原因[1]。外科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切除癌变组织稳定病情[2]。但前列腺作为男性重要性腺器官,具有控制排尿、分泌激素等多种功能,病变及手术均会对其功能造成影响,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负担。同时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恢复期较长,强化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意义重大。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是一种医疗质量管控模式,可从项目结构、开展过程及结果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以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延续护理方案在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排尿功能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手术患者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观察组年龄49~77 岁;病理分期:Ⅰ期19 例,Ⅱ期2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 例,高中与专科16 例,本科及以上13 例。对照组年龄50~75 岁;病理分期:Ⅰ期20 例,Ⅱ期19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与专科18 例,本科及以上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符合《临床肿瘤学》[4]前列腺癌诊断标准;为局限性病变,可进行腹腔镜根治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泌尿系统手术史者;合并其他肿瘤或泌尿系统病变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脾、肺、肾、肝、胃等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肿瘤专科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环境管理、口头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日常清洁管理等,出院时发放健康管理宣教资料,出院后每个月电话随访2次,每次15 min,持续观察3个月。
1.3.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延续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3.2.1 结构评估
第一,医院评价:赣州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保健、康复、教学为一体的三甲医院,医院硬件设施完善,随访系统较为完善,人员配置合理。第二,患者评估: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极易出现排尿异常,且患者年龄普遍较高,缺乏疾病相关认知,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院外护理需求高。
1.3.2.2 流程评价
收集既往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分析常规护理存在的问题,对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优化。第一,多学科指导:由肿瘤专科护理人员主导建立护理小组,肿瘤科和泌尿科医生、心理医生、营养师、康复理疗师参与指导。肿瘤专科及泌尿外科医生负责病情评估,指导居家用药和保健护理方法;心理医生负责心理评估、心理疏导;营养师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确定营养摄入需求及膳食方案;康复理疗师评估患者排尿功能,指导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第二,建立高质量干预途径:建立微信患者管理群,每日统一时间在线解答患者问题,每周3次分享健康咨询,每周1次视频随访,每次时间不低于30 min。由护理人员负责执行,其他学科专科医生给予专业支持。
1.3.2.3 结果评价
每个月上门随访1次,评估分析患者心理、排尿功能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及时调整护理重点。持续护理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心理状况、排尿功能及生存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两个量表均有20个条目,以4级评分(0~4分)计分,最终评分=1.25×量表粗分,分值范围25~100分,分值越低则心理状况越好。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7]评价排尿功能,包括漏尿次数(0~5分)、漏尿量(0~6分)、漏尿影响程度(0~10分)和漏尿发生时间(不计分),分值越低则尿失禁程度越轻。采用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P)[8]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共39题,包括情感、功能和身体、社会/家庭与其他担忧等维度,分别对应6,14,7,12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0~4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均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分
2.2 两组排尿功能比较
出院时两组ICIQ-S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ICIQ-SF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均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排尿功能比较分
2.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出院时两组FACT-P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FACT-P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早中期前列腺癌治疗中具有较大优势,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前列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较大,会对患者前列腺、精囊、盆腔淋巴结等造成较大损伤,尿失禁发生风险较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9-10]。李海燕等[11]研究发现,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在信息咨询、心理、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院外护理需求。常规肿瘤专科护理主要侧重于院内护理,院外随访护理以书面资料支持及电话随访为主,存在区域及时间上的局限性,且无规范的执行标准,影响院外护理质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3个月的SAS,SDS,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ACT-P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前列腺癌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指导建立延续性护理方案,可通过对整个护理流程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医院优势,持续发现、改进延续性护理的不足之处[13-14]。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通过对医院特点及综合优势进行分析,合理、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建立多学科护理小组,由专业医生参与护理评估及指导,较好地掌握患者生理特点,采取更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认知、营养及康复干预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术后排尿功能恢复。院外护理措施落实度较差与区域限制及时间上的滞后性相关,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根据此问题建立微信平台完成延续性护理,实现实时、面对面护理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病后生活,有利于提升生存质量。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还注重阶段性护理结果评估,能够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干预重点,促进护理措施的落实,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续提升生存质量。卢惠明等[15]研究显示,在前列腺癌患者延续性护理中采用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负面情绪,提升控尿能力及生存质量,进一步证明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延续护理方案在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前列腺癌早中期患者经外科治疗后多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而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临床还应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更全面、深入地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