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

2021-10-27肖春娥梅江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酮体酮症酸中毒

肖春娥 梅江华

1.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北松滋 434200;2.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松滋 434200

糖尿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若未能及时开展治疗,患者易并发急性肾衰竭、休克,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其中酮症酸中毒为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多采取胰岛素用药治疗,通过补充胰岛素以促进机体葡萄糖分解,有效抑制脂肪分解、糖异生,最终达到促机体糖类、蛋白、脂肪代谢,控制机体血糖、血酮体、尿酮体水平的目的[1-2]。但不同胰岛素给予方式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效果亦有所不同,临床常用胰岛素方式有胰岛素静脉滴注、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本研究就此分析胰岛素静脉滴注、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用药安全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松滋市人民医院(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组并分别开展胰岛素静脉滴注、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以进一步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②急诊科收治;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此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①饥饿性酮症;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高渗性昏迷;③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④对本研究涉及用药过敏;⑤存在免疫、循环、血液系统疾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组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33~73岁,平均(46.39±5.17)岁,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6.21±0.69)年,其中轻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11例、重度患者1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46.96±5.11)岁,糖尿病病程2~9年,平均(6.19±0.73)年,其中轻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11例、重度患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即以0.1 U/(kg·h)速度开展胰岛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90001)静脉输注治疗,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待患者血糖值低于13.9 mmol/L,采用1 U胰岛素溶入4 g葡萄糖注射液(黑龙江七台河制药厂,国药准字H20103479)中并行静脉输注,直至患者尿酮体水平改善。随访3个月。

观察组开展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以0.5 U/kg标准计算患者胰岛素每日用量,餐前以0.5~1.0 U/(kg·h)速度采用微量泵行连续皮下泵入治疗,并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待患者酸中毒纠正后调整用药剂量为0.6 U/h,直至患者尿酮体水平改善。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以及治疗结束后血糖指标水平。

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即于治疗过程中每2小时监测1次空腹血糖值,患者空腹血糖值为7.8~11.0 mmol/L则为血糖达标。记录两组患者血酮体转阴、尿酮体转阴时间,即治疗过程中每2小时监测1次外周血酮体、尿酮体,血酮体值低于0.6 mmol/L、尿酮体值为2.0~4.0 mg/L即为转阴。以上时间指标值越低提示治疗效果越佳。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糖指标水平,即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处理结果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比较(x ± s,h)

2.2 两组患者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比较(x ± s)

2.3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酮症酸中毒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多食以及呼吸时有酮味、血酮体增多、酸中毒,随疾病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除感染、手术、严重创伤之外,胰岛素缺乏为常见致病原因,因胰岛素缺乏致使机体胰岛素对抗儿茶酚胺、皮质醇等调节激素,导致机体葡萄糖分解减少,丙酮酸消耗增加,而因丙酮酸水平下降,机体脂肪酸不能进入丙酮酸循环,导致大量酮体产生,最终导致代谢性酸中毒[4-5]。为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症状,需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临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多使用胰岛素治疗,通过补充胰岛素促进机体葡萄糖分解,提升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度,进而有效抑制脂肪分解、糖异生,对促进机体糖类、蛋白、脂肪代谢有显著效果。而不同胰岛素给予方式下是否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效果有影响,本研究就此进行对比、分析。持续静脉滴注为临床常用胰岛素给予方式,对控制、改善机体血糖水平有较好效果[6-8]。但该用药方式下,胰岛素用量及滴注速度难以精准掌控,致使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出现低血糖次数较多[9-11]。相比之下,微量泵注胰岛素方式使用定容型输液泵进行药物泵入,药物流速更为稳定,用药剂量亦能够更为严格把控,对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及泵入速度更为方便[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微量泵注胰岛素方式下患者疾病症状控制效果更佳。许玲玉等[15]研究表明,相较于开展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开展微量泵注胰岛素方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配置次数、酮体转阴时间值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为胰岛素的使用提供了临床依据,但因样本量有限,临床价值亦有限。为进一步探究不同胰岛素使用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影响,需加大样本量,并加大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而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提供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相比于胰岛素静脉滴注,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开展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对减少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酮体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尿酮体“±”或“+”代表啥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抗体阴性的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