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1-10-26田颖

康颐 2021年12期

田颖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对其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0例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将上述产妇分为2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施行徒手旋转胎头。比较分析2组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  结果:在2组分娩情况比较中,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此研究中,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能改善产妇分娩情况,同时对新生儿有较高安全性。该方法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徒手旋转胎头术;枕横位;枕后位难产;分娩情况;Apgar评分

【中图分类号】R71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52

在临床分娩期间,胎头位置关系到产妇的分娩进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较容易导致难产,引起胎儿呼吸窘迫等情况,进而对母婴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枕横位与枕后位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头位难产,因胎头下降速度慢等因素,极易导致胎儿缺氧。为此,临床上常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术以对产程予以加快。为此,本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0例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对其治疗效果予以探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0例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将上述产妇分为2组各400例。基础资料:年龄(实验组:21-36岁,平均年龄25.67±4.32岁;对照组:22-38岁,平均年龄24.67±4.21岁)。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述产妇均满足本次研究标准,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符合伦理审核标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产妇产前检查对胎儿头部位置予以明确,不采取旋转胎头干预,对其产程进展予以密切观察,保持其宫缩,若发生宫缩乏力情况,需及时给予催产素干预,以静脉滴注方式进行治疗。以对其产程予以加快。若自然分娩仍然无法进行,则应施行剖腹产。

1.2.2实验组

实验组施行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详情见下文:

起初对产妇阴道、外阴部予以严格消毒处理,对其腹围予以测量,以估计胎儿大小,观察产妇产道、宫口,明确其有无水肿、炎症等情况,并且对胎儿朝向予以明确。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徒手旋转胎头术的方法及作用,以对其负面情绪予以缓解。于产妇宫缩暂停期间,用右手中指及食指置入产妇阴道,与胎儿头部贴近,胎儿后囟门用中指固定,胎儿前囟门则由食指固定,两指间成50°-70°,左手掌接近于胎儿后背,于产妇宫缩时将缓慢旋转胎儿头部。

(1)对于产妇发生左枕横位以及左枕后位状况时,首先将胎儿头部向上推,动作轻柔,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45°-90°,直至胎儿头部抵达左枕前位终止旋转。

(2)对于产妇发生右枕横位以及右枕后位状况时,掌心则朝下,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45°-90°,直至胎儿头部抵达右枕前位终止旋转。

(3)转位完成后,对胎儿头部予以固定,同时对胎头衔接情况予以密切观察,如果衔接较佳,则将手指撤离。

1.3效果标准

比较分析2组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分娩情况: 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损伤率。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总分为10分,正常(8-10分);新生儿轻度窒息(4-7分);新生儿重度窒息(4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输入到SPSS22.0软件中予以分析,分娩情况、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娩情况

实验组分娩情况:自然分娩率89.00%(356/400)、产后出血率4.00%(16/400)、产后损伤率2.75%(11/400)。对照组分娩情况:自然分娩率66.75%(267/400)、产后出血率11.25%(45/400)、产后损伤率17.00%(68/400)。x2检验值:自然分娩率(x2=14.764,P=0.001);产后出血率(x2=12.764,P=0.001);产后损伤率(x2=18.984,P=0.001)。在2组分娩情况比较中,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新生儿Apgar评分

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357例(89.25%);4-7分26例(6.50%);4分>17(4.25%)。对照组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296例(74.00%);4-7分47例(11.75%);4分>57例(14.25%)。x2检验值:8-10分(x2=11.654,P=0.001);4-7分(x2=8.653,P=0.001);4分>(x2=12.764,P=0.001)。在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在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经研究结果对比可知,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2-3]。

综上所述,此研究中,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能改善产妇的分娩情况,同时对新生儿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方法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波.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评价[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2(005):24.

[2]张小伟.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疗效观察[J]. 我和宝贝, 2019, 009(010):57-58,84.

[3]单利霞.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医学, 2020, 40(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