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渡之史, 百年之兴

2021-10-26毛佳雯

今古文创 2021年40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

毛佳雯

【摘要】 陈河的新作《天空之镜》讲述了一个叫李的华裔男性前往玻利维亚查证奇诺的中国身份,意外地追寻到百年前秘鲁华人史,而面对今日中国公司的海外开拓,百年间民族历史的变化令人喟叹。作品中跨越百年的历史和移动的空间现场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脉络流动。作者以小说的口吻写下亲身经历的非虚构实践,在历史寻根过程中不断返归自身,反思历史民族意义。

【关键词】 《天空之镜》;陈河;新移民文学;文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1)40-0004-03

事情起源于那个叫奇诺的中国男性,那个与切·格瓦拉一同遇难的“未知”革命者。为了查证他的中国身份,故事的追寻者李飞往玻利维亚,沿着切·格瓦拉的革命活动轨迹,在城市漫游与意外牵涉中迈进更悠长的历史线索中,从百年前华工被贩卖到秘鲁,到华人后代奇诺参与革命,再到当下中国在南美土地上的发展印记。跨越地理上的山河,民族历史带着不可思议与理应如此缓缓走来。

有意思的是,故事的主角李,作者这样描述他,“他的老家在中国江南一个小城,1994年5月出国到了东欧的阿尔巴尼亚做生意,曾遭武装人员绑架,五年之后移民到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定居了20年了”①,无视作者不必在百度上搜寻信息的“劝告”,很明显这就是他本人生平经历的描述;结合创作谈中作者称大部分是真实的,以及“现场小说”说法的提出,不难得出李就是陈河本人的结论。但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李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一个临时代号;更重要的是故事本身与故事之上的思考感悟。

回到《天空之镜》文本本身。当兵、出国、经商、写作,陈河丰富而又传奇的经历,似乎使得他笔下的故事也沾染上了传奇的色彩。多重文化身份与文化视域的浸润下,《天空之镜》成为承载更为庞大内容的历史之舟。那么要理解这个文本,首先要梳理其中交缠的史实脉络。

一、移动的历史现场

《天空之镜》中,叙述者李带着读者变换场景追踪历史现场,不免让人想起古代游记小说。不同于游记小说,故事中插入了大量作者的主观思考和史料史实。伴随着寻找奇诺身份的解谜过程,一部分南美洲土地上的华人历史迷雾在进进退退的线索移动中拨散开来。梳理历史脉络,理应是按照线性发展规律来进行,而文本本身是一个解谜过程,历史片段在解谜中被不断发现,再加上非顺叙的叙述,因此先粗略说明文本历史脉络和相关线索的呈现,然后再整合为线性的史实来详细展开。

大致罗列文本主要线索,可概括为:李前往玻利维亚旅行,途中遇上华人工程队而和小崔结识;从导游玛利亚处得知奇诺是秘鲁华人,得到了奇诺传记信息;在旅行中因玛利亚意外摔下陡坡昏迷以及偷拍照,李被警察怀疑扣留了护照而求助了小崔,联系到了旧识老杨,在老杨工地暂住的这段时间搜查了秘鲁华人的苦难历史资料;随后在老杨的邀请下去乌尤尼,两人谈论到了中国在当地作为建设者的行为与意图;回到工地后李查阅了奇诺传记《胡安之书》;玛丽亚醒来,最后在切·格瓦拉最初葬身的墓园结束他的行程。

由参观墓园兴起的查证念头,到最后在墓园完成初衷,李的查证与历史回溯旅程也算是有始有终,仿佛是一个循环与句号。

将这些散乱线索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后,最先呈现的是中国苦力贩卖进入秘鲁的苦难历史。1849年至1874年十几万中国人被强卖到九千英里外的秘鲁成为地位低下的苦力。绝大多数人留在当地逐渐改变自己的境遇而地位上升。奇诺便是这些秘鲁华工的后代。在进入奇诺的历史段之前,还需关注华工贩卖史的时间节点,1849年到1874年,此时中国处于晚清亡国“进程”中,国力衰微,内忧外患。

接下来是关于奇诺的历史,这是整条历史线的中间环节也是文本的主线。作者几乎搬运了整个《胡安之书》的内容,插入了《玻利维亚日记》作为补充,基本上交代清楚了奇诺的生平经历。胡安·巴勃罗生于1930年,死于1967年。1945年加入阿普拉党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到1967年被枪杀,他不断出入监狱又不断被流放,且从未停止学习和革命斗争。在友人口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激进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革命信念深重。他也曾为中国身份斗争,当国会议员侮辱胡安的秘鲁华人身份时,他站出来直接与对方进行生死决斗。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者他将永远地留在切·格瓦拉身旁。而这段历史是一段个人史,是秘鲁华人独立史与秘鲁革命史的平行与交叉。

目光来到当下。不同于百年前被屈辱地卖入南美,当代大批中国公司作为建设者和互帮共赢者以一种平等姿态进入拉美地区,身份实现了完全转换,这其中潜藏着中国本土百年艰难奋斗与拼搏,暗含于叙述与现实背景中。但是随着作者旅程逐渐展现这段“当代史”,截然对立的观点出现了:本地人马扎罗认为中国公司和政客共同获利,既破坏环境也没有善待当地工人;而中国公司代表老杨指出这是谣言,中国通过支援亚非拉从而借助它们的力量重回联合国,是互惠互利,他也明白中国的快速发展必然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必须善待土地和人民才能长足发展。如何判断和评价,作者并没有给出回答,他只是呈现历史走向和模糊思考,问题交给读者和时间来回答。

如此看来,奇诺的特殊身份夹在两个时代中间,承前审后,连接了这片土地百年之久的华人舶来与开拓史,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民族的衰兴变革。历史追寻呈现的并不是循环与句号,恰恰是一个开始。在这移动的历史现场与流动的时间中,在钩沉纵深的史实与转换的现实中,视野的重心来到了当下。如是断言,作者是在历史追寻中寻根,追寻过去不仅为了展望当下、寻找“出路”,同时也是为了安定自身的异乡身份,或者说是在寻找自我族群身份。

二、“黑白电影里的城市”

陈河在创作谈中提到有朋友从《天空之镜》中读出了《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味道,他发现两者确有相同气息,“写的都是在一个时间走廊里发生的故事”②。他认为,要抓住历史的一点去努力发掘其中流动的时间。从上文的历史梳理看,陈河确实这样去处理文本;但是,时间走廊里的故事不是时间的,而是时间与空间的共谋。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讲述了李松在吉诺卡斯特——电影《宁死不屈》和真实历史的城市里,经历了老电影的回忆与场景追寻、与伊丽达的情感发展、阿尔巴尼亚的动乱,最后因持枪被捕,真实历史、电影与现实的意外重合令李松不由得对时间产生感慨。这是一个在特定城市空间中时间堆叠的故事。空间的固定让时间沉积下来,不同时间中的历史拼凑出了空间历史,历史与现实的巧合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化了。

反观《天空之镜》,空间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跳跃的。一个是随着李的探寻而不断变换的地点空间,另一个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转移到其他空间;不同空间中的信息拼凑出相关历史与时间,这拼凑的历史时间在跳跃的空间下呈现出交叉形态。与其说“嵌入华人苦难历史显得更厚重”③,不如说是使得整个时空关系复杂化了,至少三个大的地理空间——中国、秘鲁、玻利维亚的时间线关联在了一起。历史融入现实,民族融入世界,文本之上容纳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倘若是上述时间与空间的分析,并不能够看出两个文本的相似性,只能说这两个文本在运用时空的技巧上比较明显。假如简化时空关系,《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存在一个内在时间脉络,即1944年二战德占时期、1969年电影《宁死不屈》拍摄、1994年李松当下的时间;而在《天空之镜》中,同样存在内在时空脉络,即19世纪秘鲁华工历史、20世纪中期奇诺的生平、21世纪当下中国的走出去。从这一方面观察,两个文本确实有相似之处。

进一步阅读陈河的其他小说,不去关注具体的时空技巧运用而关注其中的时空意识,那么便可以发现他作品中时空意识十分鲜明突出。比如《怡保之夜》在故事开展上与《天空之镜》非常类似,叙述者“我”为了查证怡保抗日史来到马来西亚,而查证过程中意外获知了“蒙面人”的历史案件。蒙面人投靠日方屠杀华人的惨案、抗战胜利后的抓捕与逃脱、现今牛肉汤店的经营,一个历史故事在查证的过程中缓缓浮现。其他如《西尼罗症》等小说都运用了时空关系来呈现故事。

这样,跳跃的时间与转换的空间在牵扯与交融下架构出拼接的结构形态,呈现出内蕴丰富的文本,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时空合谋可以算作是陈河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技巧。

三、小说与非虚构

还是在创作谈中,陈河说他一直把这个作品当作非虚构作品来写,因为引用了大量史实,但最后是作为小说来发表,非虚构被去掉了;倘若要归类,他认为这个作品应该是现场小说。不妨简单来谈谈小说与非虚构的问题。

非虚构,即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现实的。以非虚构进行创作的写作潮形成了“非虚构写作”,成为当下热点并引起了争论。但是非虚构并未成熟也尚未有定论,因而此处针对《天空之镜》只是作尝试性讨论。

考察整个文本非虚构因素,除《胡安之书》、秘鲁华人移民历史、《玻利维亚日记》片段,至少还包括电影《切·格瓦拉传》、具体建筑及历史事件的说明、老杨的生平经历、冰山少女的故事等等。而判断非虚构的证据是陈河的创作谈,他声称大部分都是真实的。文本中确有大量的现实内容和相关资料,那么是否这样的作品可以被称为非虚构作品,又如何来评判呢?

有学者认为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标准是真实,而“文学上的真实遵循的是一种艺术真实,很难用纯粹的客观真實来比照” ④,主张非虚构是一种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介入性写作姿态。于是在非虚构作品中,作家主动积极介入,无时无处不在,“不仅充当了事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材料的搜集人和甄别者,还通过叙事本身不断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历史质询或真相推断。”⑤按照上述观点,《天空之镜》可被认为是非虚构作品。但假如无视创作谈,不关心文本外的信息,《天空之镜》理应被归为小说,一个有作者色彩的华人海外历史探寻小说,不会被执意打上非虚构的标签。

需注意两个事实:一是“怎么写”是没有标准的,传统文类划定只是一种参考;二是虚构与非虚构的界定并不是绝对的。更加重要的是,为了探索文学的发展形式和多元姿态,应当以开放包容态度对待文本,允许文本带有不确定的划归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标为一个文类。拿《天空之镜》来说,它确实有相当多的非虚构成分,也可以被认为是小说,作者的亲身探寻和主观介入使得它也带有游记、散文色彩,或者如作者自己提到的那样,它也可以是现场小说,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界定。

总之,小说与非虚构的区分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以包容眼光来看待标准之外的文本,允许文本的多元与不确定。

四、寻根与民族喟叹

前文断言称作者是在历史中寻根,是在展望当下与寻找自我。这个判断主要源于作者身份的复杂性,一是国籍转换带来双重民族身份,二是南美的异域性又使得作家以双重文化身份来追寻审视真相,在具体寻找过程中各种身份混杂在一起,表现出复杂与矛盾心理。但是渗透在血脉中的原始民族身份始终占据上风,作者总是自觉返归自身,反思历史民族意义。

“中国”这一身份线索频频在文中出现。从开头就提醒了追寻者身份的复杂,李在十几年前就已使用加拿大护照而非中国护照。他不断表明自己是为查证奇诺中国身份而来。面对中国公司的海外项目和马扎罗的评价,李感慨“中国公司真是在世界各个角落无处不在了” ⑥ 。当他被警察扣留护照,想要寻求大使馆帮助时,却想起曾经被中国大使馆营救的事。加拿大使馆无法作为的无奈之下,李求助于中国公司的熟人才得以离开,此时的描述是“李紧绷着的神经松了下来,感到了安全,他进入了中国的保护,虽然他已经是持加拿大护照”⑦。他承认是因为自己异乡人身份而紧抓着奇诺不放,结果却在追寻中发现了更大的历史走向,面对秘鲁华工苦难史和当下大量中国工程,站在奇诺这个过去与现在的中间人物上,李不停追问与思索。

当作者化身成李在文中紧抓着奇诺中国人身份上下求索时,他就已经在寻根了。伴随着中国身份出现的是作者作为加拿大外籍华人的他者审视眼光,对于南美及这块土地上的历史而言他也是一个他者。于是,以双重他者的宏观视野去关照历史线的三个片段,有什么改变了,百年来民族的兴衰变化亦能在他国历史中寻得踪迹;有什么没有变,从早期秘鲁华人到奇诺再到工地上的建设者们,民族血脉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始终如一。矛盾的是,他一再申说自己没有中国国籍,强调加拿大国籍,却对种种中国问题的细节格外敏感,遇上困难又只能救助于中国同胞由此获得安全感。也就是说,本国民族文化身份最终还是超越了他者身份。在他的审视和矛盾中,未必没有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他在历史的幽冥中追随奇诺身份这一鬼火,而最终却看到了自己来世今生的某些图景。”⑧通过寻找与解谜,本质上是民族文化的参與、对话与认同,终于在审视中返归自身,确证了自己的族群身份,有了可以行进下去的根基;海外华人的独特历史确证了自身价值也反过来确证了本民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一次身份探寻,实际上竟然是自我的寻根与民族历史的喟叹,真是不可思议。

还有两个有趣的意象需要说明。一是“天空之镜”。天空之镜是标题,是乌尤尼盐沼湖的代称,也是老杨的总公司驻地。天空之镜所折射的景象是历史沉默的见证者,而盐沼湖拥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老杨作为当代华人代表,中国公司的进驻与开采印证了当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双重见证是文本意义的隐含,也是作者的巧思。

另一是飞蛾文身。表面看它对文本中心意义的生成并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倘若没有最初文身的回忆与好奇,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故事。当文身秘密破解,玛利亚醒来解除作者的嫌疑,探寻之旅也基本上临近结束。飞蛾文身这个意象就这样串联起了整个文本。陈河的整体构思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与悬念,令人不得不佩服命运的巧合与作者的结构安排。

总体来看,文章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现实资料的大量塞入,资料构成了文章的非虚构色彩,增强了可信度。但是材料的大段切入造成了拼接感,削弱了作品本身艺术性,频繁切出叙述插入现实材料也可能造成阅读的阻滞。另一方面,作者主观感知过分张扬,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读者应有的想象空间。

尽管有部分瑕疵,但是无论是从文本的民族历史意义、时空与非虚构的叙事技巧还是从作家的写作态度来看,陈河的《天空之镜》都称得上佳作,值得细细赏读。

注释:

①②③⑥⑦⑧陈河:《天空之镜》,《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0年11期,第123页、第168页、第168页、第128页、第140页、第162页。

④⑤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文学评论》2016第3期,第62页,第62-63页。

参考文献:

[1]陈河.天空之镜[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0,(11).

[2]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J].文学评论,2016,(3).

[3]洪治纲.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2,(11).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
汉语言文学多元化教学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现当代文学评论方法及提升对策研究
本刊启事
人工智能化时代的文学评论
《百合花》三元冲突与融合之浅析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探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