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离断大腿剔骨肌皮瓣修复髋周难治性压疮
2021-10-26黄书润张勇刘江涛欧阳容兰庄美平
黄书润,张勇,刘江涛,欧阳容兰,庄美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烧伤整形科,福建泉州 362000)
截瘫导致的髋周难治性压疮大多属于难免性压疮,常因患者体质较差,创面巨大,髋关节周围感染严重,缺乏合适皮瓣修复,处理极其棘手[1-2]。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6例双下肢截瘫脊髓损伤致髋周难治性压疮患者,采用单侧股骨上段截骨、髋关节离断后剔除股骨、大腿肌皮瓣修复残端及压疮创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烧伤整形科共收治6例髋周严重感染的巨大压疮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3~69岁,平均(48±2.5)岁。截瘫原因: 胸椎骨折4例, 腰椎骨折2例, 均伴脊髓损伤,截瘫时间1~25年。所有患者均有2处以上Ⅳ期压疮,压疮部位: 骶尾部+单侧坐骨结节+同侧膝部压疮2例, 双侧坐骨结节+左侧股骨大转子等处压疮2例,左侧臀部+左髋外侧等处压疮2例。单个压疮体表面积(2 cm×3 cm)~(22 cm×15 cm),创面存在时间3个月~7年。其中,5例合并化脓性髋关节炎,2例伴髋关节脱位,4例既往行压疮修复手术2~4次。
6例患者入院时均精神差,极度消瘦,食欲不佳,发热(体温38℃~40℃), 心率快, 血压低, 伴不同程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双下肢肌肉萎缩,部分关节畸形。创面情况:呈口小腔大“烧瓶”状,腔内肉芽组织水肿老化,皮下组织自骨面分离,骨质表面纤维组织覆盖;腔内感染严重,脓性分泌物多,味臭;创周红肿、炎性瘢痕增生。创面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奇异变形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埃氏菌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
入院后卧流体悬浮床,减少创面受压,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加强静脉营养,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予抗菌药物控制感染。行髋关节CT或MRI增强扫描等检查。术前1 d备血浆、红细胞,灌肠行肠道准备。
1.2.2 手术方法
均行单侧股骨上段截骨、髋关节离断后剔除股骨、大腿肌皮瓣修复残端及压疮创面。患者俯卧位,垫高臀部,大腿最上端上止血带,术中严密监护。根据压疮位置及大小,在大腿前内侧设计足够大皮瓣,面积(25 cm×15 cm)~(28 cm×22 cm)。大腿下段做切口,截除股骨,贴近股骨面向上剥离股骨,松止血带,止血,继续剥离股骨至髋关节处,剔除上段股骨,完成髋关节离断。压疮创面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剪除腔内水肿肉芽及纤维组织,切除窦道、坏死组织,咬除关节骨面至内板,止血,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采用余留的大腿肌皮瓣肌肉部分填塞创面空腔,可吸收线缝合,皮瓣反折覆盖髋部创面,分层缝合,置引流管引流。其余骶尾部及另一侧臀、髋、踝等处压疮,彻底清创后采用直接缝合、局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
1.3 术后处理
继续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加强营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4~7 d。卧流体悬浮床,避免受压或翻身时伤口裂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少于5 ml/d后予以拔除。注意敷料牢固包扎,加强换药,观察局部皮瓣、肌皮瓣成活情况。
2 结 果
本组6例患者均采用单侧髋关节离断,一次手术修复,大腿剔骨肌皮瓣成活好,5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切口小部分裂开,经换药后痊愈;其余部位采用的局部皮瓣及肌皮瓣均成活良好。本组住院时间14~25 d。术后患者精神好,食欲佳,血Hb、 ALB恢复正常。随访5个月~2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可依靠上身肌力自行上下床及轮椅,生活基本自理,4例患者可帮忙做家务。5例压疮无复发,1例术后1年其他部位受压溃烂,再行皮瓣修复。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63岁,因“截瘫21年,左臀、髋部溃烂流脓7年,加重伴发热10 d”于2017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因腰椎骨折致双腹股沟平面以下截瘫,长期卧床,左臀、髋部出现巨大压疮,面积分别为22 cm×15 cm及5 cm×3 cm,肌肉、肌腱坏死,脓性分泌物多,周围皮肤红肿。曾于骨科行清创、封闭性负压引流等治疗,因无合适皮瓣修复创面遂转入我科。患者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进食少,消瘦外观,体温38℃~40℃,脉搏、血压正常,测Hb 90 g/L,WBC 5.98×109/L,ALB 27 g/L,血糖8.29 mmol/L。左髋关节CT平扫示关节积液、感染、脓肿。经抗感染、降血糖、输血及白蛋白等治疗,病情平稳后于12月5日行左股骨上段截骨、离断左髋关节、剔除股骨上段、压疮创面清创、肌肉填塞、肌皮瓣(面积25 cm×15 cm)覆盖残端创面,置管引流。手术历时3 h,出血量1 700 ml, 输红细胞6.5 U, 血浆400 ml。术后患者精神好,饮食增多,生命征正常,复查Hb、ALB均正常,肌皮瓣成活。随访1年,左臀部压疮无复发,患者行动较前灵活,生活基本自理(图1)。
a. CT示左髋关节积液
b. X线示左髋关节感染、脓肿
c. 左髋创面,伴坏死性筋膜炎
d. 左臀压疮,伴髋关节脓肿
e.术中见创面大量肌肉肌腱筋膜坏死
f. 上段股骨关节面感染坏死
g. 大腿肌皮瓣包裹残端
h. 术后1年压疮无复发
4 讨 论
双下肢截瘫患者常因强迫体位、大小便污染、营养不良、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臀骶尾部、髋部等部位长期受压,形成口小腔大的Ⅳ期压疮,腔内坏死组织多,常伴窦道、坏死性筋膜炎、滑膜囊炎、关节脓肿等深部感染,由于创面周围组织炎症明显,并且已经历了多次手术,无法再以常规皮瓣修复,成为复杂难治性压疮[3-5]。患者常因细菌感染、慢性消耗出现发热、纳差、恶病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现象,病情危重。本组3例患者入院时呈昏睡状态,对外界反应差,高热,心率快、血压下降,有脓毒血症表现,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本组患者经术前处理后,病情渐趋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暂时得到纠正。但是,如不尽早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封闭创面,减少感染及消耗,病情仍将继续恶化。同时患者因耐受性差,经济困难,不适合反复多次手术,并且由于创面巨大,创周严重感染、瘢痕化,已无合适供区提供皮瓣修复,故考虑行髋关节离断股骨剔除、残留大腿肌皮瓣修复压疮及残端创面。笔者认为以下情况适用本方法:①反复发作、创面巨大、复杂的髋周压疮合并髋关节感染或脱位,周围无合适皮瓣修复[6-7];②创面慢性消耗,有出血、 癌变倾向, 感染严重危及患者生命[8];③截瘫患者,肢体废用,丧失功能; ④患肢反复溃烂、经久不愈,成为患者的负重及负担,影响生活质量;⑤患者及家属同意截肢。本方法的优点是:①能够获得足够大的肌皮瓣修复髋周巨大压疮创面。②可直视下手术操作,视野开阔,方便止血,能够尽可能清除创面坏死组织。③通过去除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等突出骨面,并在其表面覆盖全厚肌皮瓣,降低了压疮复发风险。本组6例术后随访5个月~2年,原部位均未出现压疮复发。④可提供大块血供丰富的肌肉填塞清创后产生的巨大空腔,不需彻底清创,肌肉组织可通过“生物清除”作用吸收坏死组织、控制感染[9]。⑤截除失去功能的下肢,可减轻患者负重,去除部分感染灶,降低脓毒血症发生率,且有利于患者翻身、坐轮椅及活动,提升生活质量。本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活动较术前更加灵活,有4例患者能帮忙做家务,减轻了家庭负担,患者精神状态也日趋好转。
本组6例患者入院时均系高危,营养状况差,合并症多,加之手术创伤大,时间较长,出血量大,风险极大,因此应完善术前准备,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方考虑手术,且年龄大不是手术禁忌,能耐受手术即可施行[10]。术前患者及家属对截肢手术应知情同意,告知其肢体已废用,截肢可减少营养消耗、防止感染加重、减轻负担,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通过CT或MRI增强扫描等检查明确窦道形成、关节腔感染、骨质破坏等情况,判断是否行髋关节离断术。术后患者卧于流体悬浮床,切口妥善加压包扎,应用止血药物。注意观察术区出血情况,确保引流通畅,及时观察引流量,待引流液减至2~5 ml/d后方能拔除。
采用髋关节离断股骨剔除、残留大腿肌皮瓣修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减少术中出血,患者因创面大,水肿炎症明显,肌肉血管收缩性差,术区出血量多,本组出血量达1 000~1 700 ml,其中1例创面持续渗血,术中血压降至9.33/6.67 kPa,出现失血性休克,经输血、补液、创面压迫止血等处理后得以控制。笔者建议:①术前备足血浆、红细胞,建立良好的输血通道,术中严密监测,最好由麻醉师协助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紧急情况的处置;②采用逆向手术,先在大腿最上端上止血带,自大腿远端截断股骨,贴近骨面向近侧剥离,然后松止血带,止血,离断髋关节,最后清创,无法上止血带的区域应尽量在正常组织操作,避免损伤大血管,注意仔细止血;③创面清创应求快速、不要求很彻底,以缩短出血时间,尽量切除坏死筋膜、纤维及瘢痕组织,肉芽组织搔刮至渗血,关节面较脆容易咬平;④术中发现患者出现烦躁、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应及时中断操作,补足血容量后再继续手术。
综上,对于已多次手术仍反复复发感染并且危及生命的髋周难治性压疮,采用髋关节离断股骨剔除、大腿肌皮瓣修复创面,可以挽救生命,减少压疮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